2009年 第34卷 第12期
2009, 34(12): 1387-1389.
摘要:
对滑坡变形分析与预报的一些新方法如提升小波、模糊聚类和模糊神经网络等方法及应用进行了研究,为滑坡变形分析与预报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对滑坡变形分析与预报的一些新方法如提升小波、模糊聚类和模糊神经网络等方法及应用进行了研究,为滑坡变形分析与预报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2009, 34(12): 1390-1393.
摘要:
提出了一种双差载波相位GPS/INS紧密组合的新形式,分析了紧密组合和松散组合的计算形式和特点,进而统一了紧密组合和松散组合的估计状态,并将此紧密组合和松散组合相结合,实现了一个复合滤波器。此滤波器可以根据GPS的实际观测情况动态选择合适的滤波方式,可兼顾滤波器的精度和可靠性。通过处理实测数据,验证了此滤波器在精度和可靠性上都优于任一种单一的组合模式。
提出了一种双差载波相位GPS/INS紧密组合的新形式,分析了紧密组合和松散组合的计算形式和特点,进而统一了紧密组合和松散组合的估计状态,并将此紧密组合和松散组合相结合,实现了一个复合滤波器。此滤波器可以根据GPS的实际观测情况动态选择合适的滤波方式,可兼顾滤波器的精度和可靠性。通过处理实测数据,验证了此滤波器在精度和可靠性上都优于任一种单一的组合模式。
2009, 34(12): 1394-1398.
摘要:
讨论了仅利用星间测距观测值进行导航卫星自主定轨时所遇到的星座整体旋转问题,分析了潮汐摄动对升交点赤经以及导航卫星自主定轨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潮汐对自主定轨的切向和法向误差的影响较大,而且这种影响随着自主定轨时间的增加会越来越大,在第110 d时,其影响可达4 m,由此指出了在高精度自主定轨中顾及潮汐摄动的必要性。
讨论了仅利用星间测距观测值进行导航卫星自主定轨时所遇到的星座整体旋转问题,分析了潮汐摄动对升交点赤经以及导航卫星自主定轨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潮汐对自主定轨的切向和法向误差的影响较大,而且这种影响随着自主定轨时间的增加会越来越大,在第110 d时,其影响可达4 m,由此指出了在高精度自主定轨中顾及潮汐摄动的必要性。
2009, 34(12): 1399-1402.
摘要:
研究了三轴地球的自由晃动,给出了Euler动力学方程的椭圆函数解和Euler/Chandler周期。研究表明,三轴性使得极移轨迹变为短、长半轴分别与主惯性轴A、B平行的椭圆,同时使得极移和自转速率产生耦合效应,导致Chandler晃动的振幅-频率调制机制。根据IERS数据还得出了地极正以3.93 mas/a的速率向77.98°W方向漂移的结论。
研究了三轴地球的自由晃动,给出了Euler动力学方程的椭圆函数解和Euler/Chandler周期。研究表明,三轴性使得极移轨迹变为短、长半轴分别与主惯性轴A、B平行的椭圆,同时使得极移和自转速率产生耦合效应,导致Chandler晃动的振幅-频率调制机制。根据IERS数据还得出了地极正以3.93 mas/a的速率向77.98°W方向漂移的结论。
2009, 34(12): 1403-1406.
摘要:
针对联合降相关算法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改进的联合降相关算法。该算法在降相关每个模糊度之前先查找精度最高的模糊度进行降相关,并将条件方差按照大致降序顺序排列。对联合降相关算法和改进的联合降相关算法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联合降相关算法能降低方差-协方差矩阵的相关性,减少降相关过程所花费的时间,有效地提高条件搜索的速度。
针对联合降相关算法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改进的联合降相关算法。该算法在降相关每个模糊度之前先查找精度最高的模糊度进行降相关,并将条件方差按照大致降序顺序排列。对联合降相关算法和改进的联合降相关算法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联合降相关算法能降低方差-协方差矩阵的相关性,减少降相关过程所花费的时间,有效地提高条件搜索的速度。
2009, 34(12): 1407-1409.
摘要:
针对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空间研究中心(UTCSR)发布的GRACE Level-2 RL04版本时变重力场模型位系数,分析了GRACE重力场位系数中存在的系统相关误差,并确定了相关误差滤波策略。利用JASON-1卫星测高数据与WOA05海洋模型对滤波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相关误差滤波技术能够有效消除位系数中存在的相关误差,可提高利用GRACE重力场模型获取地球表面质量变化短波分量的能力。
针对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空间研究中心(UTCSR)发布的GRACE Level-2 RL04版本时变重力场模型位系数,分析了GRACE重力场位系数中存在的系统相关误差,并确定了相关误差滤波策略。利用JASON-1卫星测高数据与WOA05海洋模型对滤波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相关误差滤波技术能够有效消除位系数中存在的相关误差,可提高利用GRACE重力场模型获取地球表面质量变化短波分量的能力。
2009, 34(12): 1410-1414.
摘要:
根据LEO星载GPS反射信号接收机的遥感地球物理学参数,利用SGP4卫星轨道预测模型,对反射事件进行了模拟。定量讨论了LEO轨道参数包括轨道倾角、轨道高度、近地点角距和升交点赤经对海洋反射事件分布和数量的影响。此外,对单颗LEO卫星总的反射事件进行了模拟与分析。
根据LEO星载GPS反射信号接收机的遥感地球物理学参数,利用SGP4卫星轨道预测模型,对反射事件进行了模拟。定量讨论了LEO轨道参数包括轨道倾角、轨道高度、近地点角距和升交点赤经对海洋反射事件分布和数量的影响。此外,对单颗LEO卫星总的反射事件进行了模拟与分析。
2009, 34(12): 1415-1418.
摘要:
在定位基准受限海域,为满足船只对飞行器精密定位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海面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对飞行器定位的技术。给出了协同定位的数学模型,引入双向不等时漂的时间同步方法(two-way timingwith unequal time drift,TWT-UTD),解决了因忽略时钟漂移导致的低同步精度问题。Monte Carlo仿真表明,通过优化定位精度因子,协同定位的精度优于常用的3坐标雷达跟踪精度;与无时漂往返校时技术相比,TWT-UTD同步精度提高了20%以上,将等效测距误差减小了3 m。
在定位基准受限海域,为满足船只对飞行器精密定位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海面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对飞行器定位的技术。给出了协同定位的数学模型,引入双向不等时漂的时间同步方法(two-way timingwith unequal time drift,TWT-UTD),解决了因忽略时钟漂移导致的低同步精度问题。Monte Carlo仿真表明,通过优化定位精度因子,协同定位的精度优于常用的3坐标雷达跟踪精度;与无时漂往返校时技术相比,TWT-UTD同步精度提高了20%以上,将等效测距误差减小了3 m。
2009, 34(12): 1419-1422.
摘要:
借鉴生存分析方法的思路,从整体上分析大坝位移规律,顾及到整座坝体的所有监测点,寻找外界因素影响坝体位移的规律。
借鉴生存分析方法的思路,从整体上分析大坝位移规律,顾及到整座坝体的所有监测点,寻找外界因素影响坝体位移的规律。
2009, 34(12): 1423-1425.
摘要:
根据位理论和挠曲均衡补偿理论,推导了重力梯度异常垂直分量与海深之间的关系。利用Geosat、ERS-1/2、T/PJ、ason-1、EnviSat-1卫星测高数据计算得到的南海海域重力梯度异常垂直分量,采用FFT求解法,反演了南海海域的海底地形,并与LDEO船测海深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之差的RMS较大,在大于5 000m的海域达到了595.1 m。
根据位理论和挠曲均衡补偿理论,推导了重力梯度异常垂直分量与海深之间的关系。利用Geosat、ERS-1/2、T/PJ、ason-1、EnviSat-1卫星测高数据计算得到的南海海域重力梯度异常垂直分量,采用FFT求解法,反演了南海海域的海底地形,并与LDEO船测海深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之差的RMS较大,在大于5 000m的海域达到了595.1 m。
2009, 34(12): 1426-1430.
摘要:
提出了利用6元组松弛匹配方法实现LiDAR数据与航空影像自动配准的方法。根据建筑物的一般建造原则定义其角点,利用同一水平面的任意3个角点组成的三角形投影前后相似的特点,采用基于6元组的松弛法匹配同名角点,最后利用投影变形规律优化匹配结果。实验证明,该方法无需航空影像内外方位元素,与尺度差异、旋转角无关,基本实现了LiDAR数据与航空影像自动、精确配准。
提出了利用6元组松弛匹配方法实现LiDAR数据与航空影像自动配准的方法。根据建筑物的一般建造原则定义其角点,利用同一水平面的任意3个角点组成的三角形投影前后相似的特点,采用基于6元组的松弛法匹配同名角点,最后利用投影变形规律优化匹配结果。实验证明,该方法无需航空影像内外方位元素,与尺度差异、旋转角无关,基本实现了LiDAR数据与航空影像自动、精确配准。
2009, 34(12): 1431-1435.
摘要:
针对卫星影像核线的几何特性,采用线性模型简化表示每对同名核曲线,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近似核线重排快速算法,并对多种地形条件的卫星立体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影像定向参数精度较高的情况下,该算法能够生成子像素级上下视差的核线影像,且具有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
针对卫星影像核线的几何特性,采用线性模型简化表示每对同名核曲线,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近似核线重排快速算法,并对多种地形条件的卫星立体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影像定向参数精度较高的情况下,该算法能够生成子像素级上下视差的核线影像,且具有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
2009, 34(12): 1436-1439.
摘要:
常规线性合成方法对波段之间关系的描述过于简单,难以产生高度真实感的SPOT自然色影像。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利用波谱分析的SPOT自然色模拟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波谱库波谱与像元波谱的尺度转换问题,利用BP神经网络对波谱库中的地物波谱进行学习和分析,拟合波谱库波段间的非线性关系,然后利用这样的非线性关系模拟SPOT蓝波段,从而得到SPOT近自然色影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SPOT近自然色影像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波谱信息均优于常规的波段合成方法。
常规线性合成方法对波段之间关系的描述过于简单,难以产生高度真实感的SPOT自然色影像。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利用波谱分析的SPOT自然色模拟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波谱库波谱与像元波谱的尺度转换问题,利用BP神经网络对波谱库中的地物波谱进行学习和分析,拟合波谱库波段间的非线性关系,然后利用这样的非线性关系模拟SPOT蓝波段,从而得到SPOT近自然色影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SPOT近自然色影像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波谱信息均优于常规的波段合成方法。
2009, 34(12): 1440-1443.
摘要:
采用S-G滤波方法对MOD13A2-EVI自2001~2007年间数据进行时间序列重构,以达到去云、消除离异值的目的,从而提高数据质量及可信度。对比重构前后数据发现,重构后的EVI数据在空间上更加一致,在时间维度上时序数据年间变化更加稳定。
采用S-G滤波方法对MOD13A2-EVI自2001~2007年间数据进行时间序列重构,以达到去云、消除离异值的目的,从而提高数据质量及可信度。对比重构前后数据发现,重构后的EVI数据在空间上更加一致,在时间维度上时序数据年间变化更加稳定。
2009, 34(12): 1444-1447.
摘要:
根据支持向量机(SVM)的计算理论,结合高光谱影像的数据特点,利用最近点算法(NPA)求两类最优超平面,为每类设立一个合理的权指标,提出了基于NPA的加权“1 V m”SVM算法来实现高光谱遥感影像多分类,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和计算量,提高了SVM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可操作性和分类效率。
根据支持向量机(SVM)的计算理论,结合高光谱影像的数据特点,利用最近点算法(NPA)求两类最优超平面,为每类设立一个合理的权指标,提出了基于NPA的加权“1 V m”SVM算法来实现高光谱遥感影像多分类,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和计算量,提高了SVM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可操作性和分类效率。
2009, 34(12): 1448-1453.
摘要:
针对自然场景图像中交通标志的自动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交通标志快速自动检测算法。该算法综合运用了自适应图像分割、灰度投影、形状分析和立体影像匹配等技术,实现了车载立体影像中道路交通标志的快速自动检测及其空间位置、尺寸等几何信息的计算。利用该算法对车载移动测量系统所拍摄的实际影像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鲁棒性强、检测速度快和检测准确率高等特点。
针对自然场景图像中交通标志的自动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交通标志快速自动检测算法。该算法综合运用了自适应图像分割、灰度投影、形状分析和立体影像匹配等技术,实现了车载立体影像中道路交通标志的快速自动检测及其空间位置、尺寸等几何信息的计算。利用该算法对车载移动测量系统所拍摄的实际影像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鲁棒性强、检测速度快和检测准确率高等特点。
2009, 34(12): 1454-1457.
摘要:
针对遥感信息服务中用户需求语义的复杂性,数据维度语义的丰富性,传感器语义的多样性,遥感信息处理语义的错综复杂性和遥感信息传输语义的时变性,从用户语义约束、数据语义约束、处理服务功能语义约束和处理服务质量语义约束等4个不同层次,建立多层次语义约束模型。
针对遥感信息服务中用户需求语义的复杂性,数据维度语义的丰富性,传感器语义的多样性,遥感信息处理语义的错综复杂性和遥感信息传输语义的时变性,从用户语义约束、数据语义约束、处理服务功能语义约束和处理服务质量语义约束等4个不同层次,建立多层次语义约束模型。
2009, 34(12): 1458-1462.
摘要:
利用点扩散函数的图像模糊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点扩散函数进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model,DEM)尺度转换的方法,即以不同尺度的点扩散函数作为模板,通过其与原始DEM的卷积实现不同分辨率DEM的尺度上推。设计了DEM尺度转换的评价指标,该指标包括高程统计特征、空间自相关特性及地形结构特征等。以陕北和晋中两种不同地形的1∶1万5 m格网分辨率DEM为研究数据,对此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并与常用的最邻近、双线性以及立方卷积等方法进行了对比。
利用点扩散函数的图像模糊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点扩散函数进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model,DEM)尺度转换的方法,即以不同尺度的点扩散函数作为模板,通过其与原始DEM的卷积实现不同分辨率DEM的尺度上推。设计了DEM尺度转换的评价指标,该指标包括高程统计特征、空间自相关特性及地形结构特征等。以陕北和晋中两种不同地形的1∶1万5 m格网分辨率DEM为研究数据,对此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并与常用的最邻近、双线性以及立方卷积等方法进行了对比。
2009, 34(12): 1463-1466.
摘要:
针对子集区域划分方案对DEM地形信息量计算的不确定性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定理的子集划分算法。新算法较好地避免了人为指定分级标准带来的DEM信息熵计算的主观性与随意性,为实现DEM地形信息量的有效评价提供了客观的理论依据。
针对子集区域划分方案对DEM地形信息量计算的不确定性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定理的子集划分算法。新算法较好地避免了人为指定分级标准带来的DEM信息熵计算的主观性与随意性,为实现DEM地形信息量的有效评价提供了客观的理论依据。
2009, 34(12): 1467-1470.
摘要:
对增加了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的数学曲面上DEM模型的整体误差与地形、内插方法和原始数据的质量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不同地形、不同的DEM表面模型的整体误差不同,不同的DEM模型在不同地形时对原始格网数据误差的敏感程度不同。
对增加了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的数学曲面上DEM模型的整体误差与地形、内插方法和原始数据的质量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不同地形、不同的DEM表面模型的整体误差不同,不同的DEM模型在不同地形时对原始格网数据误差的敏感程度不同。
2009, 34(12): 1471-1475.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页面爬行、链接探测和能力匹配的Web地图服务(Web map service,WMS)发现方法。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在总体响应时间上与传统方法相当,命中率是传统方法的10倍左右,有效服务链接命中平均响应时间是传统方法的0.44倍;且能对WMS服务进行语义化,适合复杂的推理查询。
提出了一种基于页面爬行、链接探测和能力匹配的Web地图服务(Web map service,WMS)发现方法。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在总体响应时间上与传统方法相当,命中率是传统方法的10倍左右,有效服务链接命中平均响应时间是传统方法的0.44倍;且能对WMS服务进行语义化,适合复杂的推理查询。
2009, 34(12): 1476-1479.
摘要:
在建立时间依赖的动态交通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GA)和GIS的动态路径诱导算法。针对动态交通网络的特性,设计了特定个体适应值函数和选择、交叉、变异算子。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此算法的高效性。
在建立时间依赖的动态交通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GA)和GIS的动态路径诱导算法。针对动态交通网络的特性,设计了特定个体适应值函数和选择、交叉、变异算子。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此算法的高效性。
2009, 34(12): 1480-1484.
摘要:
分析了异质空间情形下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特征,给出了异质环境下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的几个重要指标及计算方法。在实际中应用该方法,能有效地取得空间关联规则及由异质性导致的表现区域的差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
分析了异质空间情形下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特征,给出了异质环境下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的几个重要指标及计算方法。在实际中应用该方法,能有效地取得空间关联规则及由异质性导致的表现区域的差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
2009, 34(12): 1485-1489.
摘要:
针对海量数据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算法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算法充分利用了免疫识别、免疫记忆及克隆选择特性,把要挖掘的空间关联规则作为抗原,候选项目集作为抗体,把挖掘的关联规则存入记忆库,加快了关联规则的挖掘速度。以杆塔故障的空间要素的关联关系为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针对海量数据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算法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算法充分利用了免疫识别、免疫记忆及克隆选择特性,把要挖掘的空间关联规则作为抗原,候选项目集作为抗体,把挖掘的关联规则存入记忆库,加快了关联规则的挖掘速度。以杆塔故障的空间要素的关联关系为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2009, 34(12): 1490-1494.
摘要:
为提高加权平均法求插值点的效率,用相邻斜轴抛物线顶点的切矢量构造Hermite插值曲线,避免了开方运算。为提高切矢量计算效率,用长度比值点确定的切线方向作为切矢量近似方向,用弦线在切线上的投影长度作为切矢量模。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与斜轴抛物线加权平均算法相比,插值曲线形状相近而效率更高。
为提高加权平均法求插值点的效率,用相邻斜轴抛物线顶点的切矢量构造Hermite插值曲线,避免了开方运算。为提高切矢量计算效率,用长度比值点确定的切线方向作为切矢量近似方向,用弦线在切线上的投影长度作为切矢量模。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与斜轴抛物线加权平均算法相比,插值曲线形状相近而效率更高。
2009, 34(12): 1495-1498.
摘要:
针对曲线结构特征,引入极化角点指数作为特征角点的候选依据,提出了一种与曲线起始点位置无关的基于角点检测的多边形近似算法。实验证明,此方法快速有效,结果稳定,噪声抑制效果较好。
针对曲线结构特征,引入极化角点指数作为特征角点的候选依据,提出了一种与曲线起始点位置无关的基于角点检测的多边形近似算法。实验证明,此方法快速有效,结果稳定,噪声抑制效果较好。
2009, 34(12): 1499-1501.
摘要:
研究了一种结合贪心算法的混合遗传算法及其各种交叉算子,应用于平面图的四色着色问题。通过实验分析对比了该混合遗传算法的4种可行的交叉算子对该算法的影响,结果显示,边重组交叉算子效果最好。
研究了一种结合贪心算法的混合遗传算法及其各种交叉算子,应用于平面图的四色着色问题。通过实验分析对比了该混合遗传算法的4种可行的交叉算子对该算法的影响,结果显示,边重组交叉算子效果最好。
2009, 34(12): 1502-1506.
摘要:
探讨探索性数据分析在分析土地利用分布特征、土地利用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应用。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的实验结果表明,EDA能够有效地从总体到个体、从详细分类到概括分类、从普遍特征到局部特征、从现状特征到动态变化,多层次、多视角地发现土地利用数据集合内部隐含的深层土地利用信息。
探讨探索性数据分析在分析土地利用分布特征、土地利用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应用。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的实验结果表明,EDA能够有效地从总体到个体、从详细分类到概括分类、从普遍特征到局部特征、从现状特征到动态变化,多层次、多视角地发现土地利用数据集合内部隐含的深层土地利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