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岳林蔚, 沈焕锋, 袁强强, 刘修国.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多源DEM点面融合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7): 1090-1097.
doi: 10.13203/j.whugis20190238
|
[2] |
郝大磊, 闻建光, 肖青, 游冬琴, 吴小丹, 林兴稳, 吴胜标.
利用能量因子进行DEM升尺度转换精度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4): 570-577.
doi: 10.13203/j.whugis20170126
|
[3] |
李振洪, 李鹏, 丁咚, 王厚杰.
全球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2): 1927-1942.
doi: 10.13203/j.whugis20180295
|
[4] |
杨海, 王船海, 马腾飞, 郭伟建.
方差-尺度规律在DEM插值方法评价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2): 1605-161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864
|
[5] |
张锦明, 游雄, 万刚.
径向基函数算法中插值参数对DEM精度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5): 608-612.
|
[6] |
游炯, 张景雄.
土地覆盖信息尺度转换的判别空间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1): 1349-1352.
|
[7] |
陈楠.
DEM分辨率变化对坡度误差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5): 594-598.
|
[8] |
胡海, 游涟, 胡鹏, 彭会琨.
数字高程模型内插方法的分析和选择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 82-85.
|
[9] |
蒋厚军, 廖明生, 张路, 王腾.
高分辨率雷达卫星COSMO-SkyMed干涉测量生成DEM的实验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9): 1055-1058.
|
[10] |
胡海, 吴艳兰, 胡鹏.
数字高程模型精度标准、质量理论和科学观念讨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6): 713-716.
|
[11] |
胡鹏, 高俊.
数字高程模型的数字综合原理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8): 940-942.
|
[12] |
胡鹏, 白轶多, 胡海.
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中的高程序同构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3): 352-357.
|
[13] |
陈楠, 王钦敏.
基于地形因子信息量的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的选择——以黄土高原的研究为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692-695.
|
[14] |
刘学军, 张平.
DEM坡度、坡向的有效尺度范围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2): 1254-1258.
|
[15] |
刘水强, 陈继业, 朱鸿鹏.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伪装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6): 652-655.
|
[16] |
张艳, 王涛, 徐青, 孙雷.
基于HMRF先验模型的HBE卫星遥感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7): 589-592.
|
[17] |
朱庆, 李志林, 龚健雅, 眭海刚.
论我国“1:1万数字高程模型的更新与建库”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2): 129-133.
|
[18] |
万幼川, 林开愚, 李植生, 雷志洪.
二维水质扩散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1): 28-34.
|
[19] |
邱卫宁.
根据等高线建立数字高程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3): 199-203.
|
[20] |
高原, 朱娅男, 陈传法, 胡占占, 胡保健.
高精度DEM建模的加权径向基函数插值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10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