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第23卷 第2期
1998, 23(2): 95-99,110.
摘要:
讨论我国新一代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的特点及其可能的精度和分辨率,列出了采用移去恢复法时的实用公式,介绍了计算斯托克司公式的严格方法和高程异常推估点的精度评定。
讨论我国新一代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的特点及其可能的精度和分辨率,列出了采用移去恢复法时的实用公式,介绍了计算斯托克司公式的严格方法和高程异常推估点的精度评定。
1998, 23(2): 100-104.
摘要:
用灰关联分析与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变形点的多点分析,用地质定性分析与数学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峡链子崖危岩体T0~T6缝区进行了整体变形分析与空间预测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多点时空非线性模型是解决贫信息条件下整体变形预测的理想方法。
用灰关联分析与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变形点的多点分析,用地质定性分析与数学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峡链子崖危岩体T0~T6缝区进行了整体变形分析与空间预测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多点时空非线性模型是解决贫信息条件下整体变形预测的理想方法。
1998, 23(2): 105-110.
摘要:
在简要地介绍专家系统(ES)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专家系统应用于测量控制同优化设计的可能性,并利用专家系统开发工具ART,设计了一个基于通用平差软件的测量控制同优化设计专家系统(简称CONODES)。本文着重介绍其中的知识表示和工作原理,比较了其与传统的优化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最后以一个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实例加以说明。
在简要地介绍专家系统(ES)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专家系统应用于测量控制同优化设计的可能性,并利用专家系统开发工具ART,设计了一个基于通用平差软件的测量控制同优化设计专家系统(简称CONODES)。本文着重介绍其中的知识表示和工作原理,比较了其与传统的优化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最后以一个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实例加以说明。
1998, 23(2): 111-114.
摘要:
基于动态测量问题的统一状态模型,提出了一个快速高效、稳定性高的Kalman滤波算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字算例比较了其优越性。
基于动态测量问题的统一状态模型,提出了一个快速高效、稳定性高的Kalman滤波算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字算例比较了其优越性。
1998, 23(2): 115-117.
摘要:
根据香港GPS永久跟踪站的长期GPS观测资料,估计出了香港地区电离层垂向电子含量,并分析了垂向电子含量的周日变化规律,对建立香港地区实用的电离层模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香港GPS永久跟踪站的长期GPS观测资料,估计出了香港地区电离层垂向电子含量,并分析了垂向电子含量的周日变化规律,对建立香港地区实用的电离层模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8, 23(2): 118-120.
摘要:
定义了Xp分布,tp分布及Fp分布,导出了它们的分布密度函数。应用这些分布可对p-范分布子样进行假设检验等统计分析。
定义了Xp分布,tp分布及Fp分布,导出了它们的分布密度函数。应用这些分布可对p-范分布子样进行假设检验等统计分析。
1998, 23(2): 121-123,144.
摘要:
给出了一组空间离散点三维凸边界的定义,提出了基于八叉树的空间分块索引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生成三维凸边界的算法,并利用实验对算法进行了验证。
给出了一组空间离散点三维凸边界的定义,提出了基于八叉树的空间分块索引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生成三维凸边界的算法,并利用实验对算法进行了验证。
1998, 23(2): 124-127.
摘要:
针对当前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和GIS多专业应用需求的特点,本文以吉奥之星(Geostar)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例,研究了在当前二维系统中如何考虑三维或者2.5维表面表示与分析的问题。提出了集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常规的矢量数据和各种属性信息在一起,建立一体化的三维数据输入、操作与可视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维与三维混合表示的空间查询与分析模型。该模型扩展了可视化概念,将可视化技术贯穿于整个GIS运行过程。
针对当前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和GIS多专业应用需求的特点,本文以吉奥之星(Geostar)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例,研究了在当前二维系统中如何考虑三维或者2.5维表面表示与分析的问题。提出了集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常规的矢量数据和各种属性信息在一起,建立一体化的三维数据输入、操作与可视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维与三维混合表示的空间查询与分析模型。该模型扩展了可视化概念,将可视化技术贯穿于整个GIS运行过程。
1998, 23(2): 128-131.
摘要:
首先在点Voronoi图的基础上,引进了空间目标的Voronoi图的定义,进而论述了空间目标Voronoi图在GIS中定义空间邻近及其邻近查询中的作用。最后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首先在点Voronoi图的基础上,引进了空间目标的Voronoi图的定义,进而论述了空间目标Voronoi图在GIS中定义空间邻近及其邻近查询中的作用。最后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1998, 23(2): 132-136,158.
摘要:
对偶生成法和直接修正法是构造可视最短路径Voronoi图的两种基本途径。本文提出了分段剖分、整体剖分和统一剖分的修正思路;放宽了以往修正法中障碍物端点必为生长点的限制,并提出了能有效处理公共边的分簇算法和最适搜索算法,实现了在有限制的线状障碍物下对普通Voronoi图的有效修正,以生成可视最短路径Voronoi图。
对偶生成法和直接修正法是构造可视最短路径Voronoi图的两种基本途径。本文提出了分段剖分、整体剖分和统一剖分的修正思路;放宽了以往修正法中障碍物端点必为生长点的限制,并提出了能有效处理公共边的分簇算法和最适搜索算法,实现了在有限制的线状障碍物下对普通Voronoi图的有效修正,以生成可视最短路径Voronoi图。
1998, 23(2): 137-140.
摘要:
论文引入元组、集合、序列和时态4个基本构造子来建立时态对象结构的代数模型,同时例证了各种传统时态关系模型向时态对象模型的转化。研究表明,时态对象模型在复杂结构和时态语义建模方面比时态关系模型更具优势。
论文引入元组、集合、序列和时态4个基本构造子来建立时态对象结构的代数模型,同时例证了各种传统时态关系模型向时态对象模型的转化。研究表明,时态对象模型在复杂结构和时态语义建模方面比时态关系模型更具优势。
1998, 23(2): 141-144.
摘要:
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的时空特点及其变化的形式,提出了土地资源信息系统中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时空数据结构。
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的时空特点及其变化的形式,提出了土地资源信息系统中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时空数据结构。
1998, 23(2): 145-148.
摘要:
讨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松弛法影像匹配方法。采用小波变换对影像进行分解,生成影像匹配所需要的金字塔影像结构,并在传统松弛法影像匹配视差约束的同时,兼顾线性特征的约束,从而提高了影像匹配的可靠性。
讨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松弛法影像匹配方法。采用小波变换对影像进行分解,生成影像匹配所需要的金字塔影像结构,并在传统松弛法影像匹配视差约束的同时,兼顾线性特征的约束,从而提高了影像匹配的可靠性。
1998, 23(2): 149-152.
摘要:
考虑到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对农作物单产影响的后效性,通过灰色系统建模,并应用马尔可夫链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对农作物单产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合理,产量年景基本正确。
考虑到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对农作物单产影响的后效性,通过灰色系统建模,并应用马尔可夫链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对农作物单产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合理,产量年景基本正确。
1998, 23(2): 153-157.
摘要:
利用新疆北疆地区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的草地可食产量、环境与遥感资料等,使用3S技术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遥感估产及预报,建立了地面光学和线性或非线性遥感估产及产量预报模型,在实际估产和产量预测中加以应用、检验,并给出了生态学解释。
利用新疆北疆地区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的草地可食产量、环境与遥感资料等,使用3S技术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遥感估产及预报,建立了地面光学和线性或非线性遥感估产及产量预报模型,在实际估产和产量预测中加以应用、检验,并给出了生态学解释。
1998, 23(2): 158-162,174.
摘要:
讨论了生成AVLN数字地图及相应数据库所必须采集的信息。重点分析了AVLN系统中几个依赖数字地图的功能。
讨论了生成AVLN数字地图及相应数据库所必须采集的信息。重点分析了AVLN系统中几个依赖数字地图的功能。
1998, 23(2): 163-167.
摘要:
分析了多媒体空间数据模型的特点,基于关系数据库理论,提出了一种组织和存储多媒体空间数据的有效模型──NF2的多媒体数据模型,它是传统关系模型的扩展。借助于这种数据模型,能够有效地存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空间数据,并且允许关系的属性是另外一个关系,从而解决了多媒体系统中的嵌套结构功能。
分析了多媒体空间数据模型的特点,基于关系数据库理论,提出了一种组织和存储多媒体空间数据的有效模型──NF2的多媒体数据模型,它是传统关系模型的扩展。借助于这种数据模型,能够有效地存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空间数据,并且允许关系的属性是另外一个关系,从而解决了多媒体系统中的嵌套结构功能。
1998, 23(2): 168-170.
摘要:
介绍了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专题地图设计模型的思想和初步的实现方法,旨在通过对专题制图过程的抽象和自动化,减少专题图制图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
介绍了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专题地图设计模型的思想和初步的实现方法,旨在通过对专题制图过程的抽象和自动化,减少专题图制图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
1998, 23(2): 171-174.
摘要:
以专题地图制作中的专题图表为例,提出基于模板技术的专题制图方法。概述了模板的概念、模板工具设计原则以及模板库建立方法。
以专题地图制作中的专题图表为例,提出基于模板技术的专题制图方法。概述了模板的概念、模板工具设计原则以及模板库建立方法。
1998, 23(2): 175-178.
摘要:
在介绍图文电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计算机对图文电视信号的提取.图文信息的叠加.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存贮和重播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在介绍图文电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计算机对图文电视信号的提取.图文信息的叠加.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存贮和重播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1998, 23(2): 179-181.
摘要:
针对局部放电检测及放电量分度中对校正方波的特殊要求,给出了校准器设计方案和具体电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针对局部放电检测及放电量分度中对校正方波的特殊要求,给出了校准器设计方案和具体电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998, 23(2): 182-184.
摘要:
分析了测距仪周期误差初相角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周期误差理论的新思路,指出了周期误差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了测距仪周期误差初相角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周期误差理论的新思路,指出了周期误差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998, 23(2): 186-186.
摘要:
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是实现重力场逼近跨世纪目标的一项新重力探测计划。本文的核心是研究利用卫星中立梯度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理论、方法和实用解算模型,其中包括全球重力场确定和局部重力场逼近两个方面。
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是实现重力场逼近跨世纪目标的一项新重力探测计划。本文的核心是研究利用卫星中立梯度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理论、方法和实用解算模型,其中包括全球重力场确定和局部重力场逼近两个方面。
1998, 23(2): 186-186.
摘要:
GIS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是国际GIS领域的两大前沿课题之一。本文基于该课题研究现状分析,提出了建立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理论的必要性和基本思想。
GIS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是国际GIS领域的两大前沿课题之一。本文基于该课题研究现状分析,提出了建立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理论的必要性和基本思想。
1998, 23(2): 187-187.
摘要:
本文对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器影像保持量测精度的压缩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本文对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器影像保持量测精度的压缩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1998, 23(2): 187-187.
摘要:
本文在对栅格数据并行处理新理论数学形态学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基础上,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栅格数据分析与处理若干问题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了适宜于解决这类问题的一条基本途径。
本文在对栅格数据并行处理新理论数学形态学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基础上,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栅格数据分析与处理若干问题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了适宜于解决这类问题的一条基本途径。
1998, 23(2): 188-188.
摘要:
本文对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应用模型及其在影像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应用成果。在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种紧支集正交小波变换一般情形的边界处理方法;并对二维周期基数插值小波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构造证明了二维周期基数尺度函数、小波函数、对偶函数、算法等。
本文对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应用模型及其在影像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应用成果。在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种紧支集正交小波变换一般情形的边界处理方法;并对二维周期基数插值小波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构造证明了二维周期基数尺度函数、小波函数、对偶函数、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