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第23卷 第3期
1998, 23(3): 189-193,203.
摘要:
本文将混沌分形等现代科学前沿迅速发展的非线性系统科学理论,引入到对中国古典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及其空间分析与设计的理论基础——"风水"理论的研究中,从而在对传统建筑与城市空间理念进行整体性抽象继承的基础上,为探索和发展新的空间分析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将混沌分形等现代科学前沿迅速发展的非线性系统科学理论,引入到对中国古典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及其空间分析与设计的理论基础——"风水"理论的研究中,从而在对传统建筑与城市空间理念进行整体性抽象继承的基础上,为探索和发展新的空间分析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1998, 23(3): 194-198.
摘要:
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度和模糊聚类分析原理及多目标决策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并以复杂的城市化进程为例加以应用,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实践证明,该方法适合于多指标、多时段的(复杂)动态系统建模。
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度和模糊聚类分析原理及多目标决策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并以复杂的城市化进程为例加以应用,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实践证明,该方法适合于多指标、多时段的(复杂)动态系统建模。
1998, 23(3): 199-203.
摘要:
介绍了三维房屋重建与城市可视化方法研究和应用模块开发的初步成果。在一般二维不规则三角网的基础上,发展了有确定边界条件下的二维不规则三角网,通过对顾及地形的铅直墙面和不规则屋顶的分别构网和合成,形成建筑物的表面不规则三角网,消去共面条件下的公共边后,实现了顾及地形的的城市房屋重建。
介绍了三维房屋重建与城市可视化方法研究和应用模块开发的初步成果。在一般二维不规则三角网的基础上,发展了有确定边界条件下的二维不规则三角网,通过对顾及地形的铅直墙面和不规则屋顶的分别构网和合成,形成建筑物的表面不规则三角网,消去共面条件下的公共边后,实现了顾及地形的的城市房屋重建。
1998, 23(3): 204-207.
摘要:
针对线路勘测设计的特点,介绍了一种适合于线路CAD应用的快速建立和在线动态更新不规则三角网(TIN)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带状数据分布快速生成"类Delaunay三角形",并实现了TIN的局部更新,从而为线路CAD提供了基本的数学基础。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针对线路勘测设计的特点,介绍了一种适合于线路CAD应用的快速建立和在线动态更新不规则三角网(TIN)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带状数据分布快速生成"类Delaunay三角形",并实现了TIN的局部更新,从而为线路CAD提供了基本的数学基础。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1998, 23(3): 208-210.
摘要:
介绍了Voronoi图的矢量算法,从用于GIS的角度分析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Voronoi图生成的栅格方法。分析了利用传统的距离变换生成栅格Voronoi图的误差情况,对各种栅格算法从精度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空间实体Voronoi图的生成过程。
介绍了Voronoi图的矢量算法,从用于GIS的角度分析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Voronoi图生成的栅格方法。分析了利用传统的距离变换生成栅格Voronoi图的误差情况,对各种栅格算法从精度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空间实体Voronoi图的生成过程。
1998, 23(3): 211-214.
摘要:
设计了一个基于神经元网络的全模糊训练、分类和精度评估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一个城郊型土地覆盖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活、适应性强,并能取得较好的分类精度。
设计了一个基于神经元网络的全模糊训练、分类和精度评估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一个城郊型土地覆盖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活、适应性强,并能取得较好的分类精度。
1998, 23(3): 215-218.
摘要:
针对SAR影像噪声的特点,在分析了几种主要滤波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标准偏差的均值和中值滤波,试验证明了此方法的优越性。
针对SAR影像噪声的特点,在分析了几种主要滤波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标准偏差的均值和中值滤波,试验证明了此方法的优越性。
1998, 23(3): 219-221.
摘要:
着重讨论了彩色地图图像的分色原理、色空间的选择,给出了分色的具体过程,并对算法进行了分析,对分色结果加以讨论。
着重讨论了彩色地图图像的分色原理、色空间的选择,给出了分色的具体过程,并对算法进行了分析,对分色结果加以讨论。
1998, 23(3): 222-226.
摘要:
提出内蕴大地边值问题,使得有可能利用重力场边界观测研究地球重力场的内蕴结构。文中构造了椭球问题的迭代逼近求解程式,并给出了具体解式。
提出内蕴大地边值问题,使得有可能利用重力场边界观测研究地球重力场的内蕴结构。文中构造了椭球问题的迭代逼近求解程式,并给出了具体解式。
1998, 23(3): 227-229,278.
摘要:
本文所采用的基于输入-输出系统论的谱方法在计算结果的精度上与最小二乘配置方法相当,却很容易用于异性场的计算。用该谱方法对卫星测高及海洋重力资料进行组合求解重力场量(大地水准面差距和重力异常),其误差估计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场的计算精度优于各向同性场的精度。
本文所采用的基于输入-输出系统论的谱方法在计算结果的精度上与最小二乘配置方法相当,却很容易用于异性场的计算。用该谱方法对卫星测高及海洋重力资料进行组合求解重力场量(大地水准面差距和重力异常),其误差估计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场的计算精度优于各向同性场的精度。
1998, 23(3): 230-232,254.
摘要:
在分析了大坝实测性态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将模糊积分评判模型引入到大坝实测性态评价中来,为客观定量地研究大坝实测性态评价方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示例表明,所提出的大坝实测性态模糊积分评判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在分析了大坝实测性态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将模糊积分评判模型引入到大坝实测性态评价中来,为客观定量地研究大坝实测性态评价方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示例表明,所提出的大坝实测性态模糊积分评判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1998, 23(3): 233-237.
摘要:
将柔性坐标系引入经纬仪工业测量中,使其系统自定位不再受仪器整平误差和相对定向误差的影响。为了求解系统自定位的参数,本文给出了两种系统自定位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精度分析。
将柔性坐标系引入经纬仪工业测量中,使其系统自定位不再受仪器整平误差和相对定向误差的影响。为了求解系统自定位的参数,本文给出了两种系统自定位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精度分析。
1998, 23(3): 238-243.
摘要:
对LEGE法中的若干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讨论,证明了RX=V是AX=f非退化的线性变换,基于RX=V对粗差进行定位定值等效于基于AX=f对粗差进行定位定值。此外,提出了一种粗差定位定值判断指标的改进搜索方法。
对LEGE法中的若干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讨论,证明了RX=V是AX=f非退化的线性变换,基于RX=V对粗差进行定位定值等效于基于AX=f对粗差进行定位定值。此外,提出了一种粗差定位定值判断指标的改进搜索方法。
1998, 23(3): 244-247.
摘要:
给出了p-范分布子样的3个抽样分布——ip分布、tp分布及Fp分布的分布函数及数学期望、方差与不确定度区间的计算公式,并对若干有关分布的应用问题进行讨论。
给出了p-范分布子样的3个抽样分布——ip分布、tp分布及Fp分布的分布函数及数学期望、方差与不确定度区间的计算公式,并对若干有关分布的应用问题进行讨论。
1998, 23(3): 251-254.
摘要:
探讨了起算数据误差影响下的方差分量估计方法,给出了顾及起算数据误差影响时求解方差分量估值的方程组及单位权中误差估值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当起算数据误差较大时,它们对方差分量估计的影响是不应忽略的。
探讨了起算数据误差影响下的方差分量估计方法,给出了顾及起算数据误差影响时求解方差分量估值的方程组及单位权中误差估值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当起算数据误差较大时,它们对方差分量估计的影响是不应忽略的。
1998, 23(3): 255-259.
摘要:
应用图论理论,直接根据控制网平差的基于测站的网点信息和观测值文件,提出了最小独立闭合环自动生成的逐步回代法和附合导线自动生成的组合法,并编程予以实现。最后用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用之进行观测值质量检核的有效性。
应用图论理论,直接根据控制网平差的基于测站的网点信息和观测值文件,提出了最小独立闭合环自动生成的逐步回代法和附合导线自动生成的组合法,并编程予以实现。最后用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用之进行观测值质量检核的有效性。
1998, 23(3): 260-262.
摘要:
用计算机数值求解了高斯平面波场的狭缝菲涅耳衍射图样。以均匀平面波的衍射图样为参照,求出了不同光斑尺寸、横向偏移高斯光场衍射图样与参照图样之间的相关系数。对几种参数下的高斯光束衍射图样提取了重心坐标,研究了衍射图样的重心在空间的轨迹形状及拟合方程。
用计算机数值求解了高斯平面波场的狭缝菲涅耳衍射图样。以均匀平面波的衍射图样为参照,求出了不同光斑尺寸、横向偏移高斯光场衍射图样与参照图样之间的相关系数。对几种参数下的高斯光束衍射图样提取了重心坐标,研究了衍射图样的重心在空间的轨迹形状及拟合方程。
1998, 23(3): 263-267,275.
摘要:
在讨论JWP01像片解析定位仪电气部分的可靠性设计的基础上,探讨了该仪器电气部分的自检测问题。
在讨论JWP01像片解析定位仪电气部分的可靠性设计的基础上,探讨了该仪器电气部分的自检测问题。
1998, 23(3): 268-271.
摘要:
根据双摄像机的几何模型,提出了一套双眼立体显示系统的设计方案——场分立体视觉系统。硬件采用流行的PCI总线与计算机相连,能够实时获取2个摄像机图像,并能按双眼成像要求的频率工作,产生一个增强的三维世界。
根据双摄像机的几何模型,提出了一套双眼立体显示系统的设计方案——场分立体视觉系统。硬件采用流行的PCI总线与计算机相连,能够实时获取2个摄像机图像,并能按双眼成像要求的频率工作,产生一个增强的三维世界。
1998, 23(3): 272-275.
摘要:
提出了一种在时间抽取和频率抽取的基-2FFT算法中实现同址运算的快速方法。以一维的FFT为例来说明这个方法的应用,给出了用C语言编制的程序。
提出了一种在时间抽取和频率抽取的基-2FFT算法中实现同址运算的快速方法。以一维的FFT为例来说明这个方法的应用,给出了用C语言编制的程序。
1998, 23(3): 276-278.
摘要:
传统的投资评价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其结果仅能反映某种趋势,很难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科学的决策信息。用数学模型描述投资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可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投资评价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其结果仅能反映某种趋势,很难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科学的决策信息。用数学模型描述投资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可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
1998, 23(3): 279-281.
摘要:
将关于形状不变的自建模回归模型推广到多元自变量,解决了计算问题,并结合教育测量数据给出了实例。该模型既可以反映多条曲线走势的共性,又可以反映每条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个性。
将关于形状不变的自建模回归模型推广到多元自变量,解决了计算问题,并结合教育测量数据给出了实例。该模型既可以反映多条曲线走势的共性,又可以反映每条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