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常宜峰, 柴洪洲, 明锋, 谢恺.
世界地磁场模型WMM2010与台站年均值对比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8): 923-929.
doi: 10.13203/j.whugis20130124
|
[2] |
蔡昌盛, 朱建军, 戴吾蛟, 匡翠林.
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及结果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2): 1474-1477.
|
[3] |
刘耀林, 刘殿锋, 洪晓峰, 夏寅.
基于知识推理的土地退化程度评价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0): 1250-1254.
|
[4] |
刘波, 李大军, 阮见, 夏元平.
带空洞面对象间拓扑关系形式化描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 68-71.
|
[5] |
薛丰昌, 卞正富.
基于泛布尔函数的空间叠置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4): 488-491.
|
[6] |
张龙其, 刘亚岚, 阎守邕, 刘旭东.
面向应用的模型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2): 135-137.
|
[7] |
林爱文, 牛继强, 胡立峰.
赋权共原点灰色聚类的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2): 164-167.
|
[8] |
刘友文, 姜卫平, 鄂栋臣, 周晓惠.
南极国际GPS联测的海潮位移改正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0): 899-901.
|
[9] |
王家耀, 邓红艳.
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图综合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7): 565-569.
|
[10] |
刘耀林, 刘艳芳, 张玉梅.
基于灰色-马尔柯夫链预测模型的耕地需求量预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7): 575-579,596.
|
[11] |
闫浩文, 郭仁忠.
基于Voronoi图的空间方向关系形式化描述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4): 468-471,479.
|
[12] |
徐志红, 边馥苓, 陈江平.
基于事件语义的时态GIS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3): 311-315.
|
[13] |
冯文灏, 李欣, 樊启斌.
三旋转自由度激光经纬仪的扫描数学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2): 179-183.
|
[14] |
孟令奎, 边馥苓, 陈晓宁.
基于GIS的城市雨水管网优化设计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4): 361-365.
|
[15] |
方国柱, 张正禄, 章传银.
工程高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信息量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4): 344-349.
|
[16] |
杨仁, 陈兆玉, 程建权.
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及软件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4): 63-71.
|
[17] |
黄培之.
绘制透视立体图的一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4): 92-98.
|
[18] |
祝国瑞.
应用数学模型推断地图上河流的选取程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4): 47-51.
|
[19] |
陈军, 孙玉国.
基于GIS的城市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4): 99-104.
|
[20] |
郭鑫伟, 郭春喜, 聂建亮, 王海涛, 田婕.
一等水准成果构建的中国大陆垂直运动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