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 第14卷 第4期
1989, 14(4): 1-7.
摘要:
本文以利用试验区TM影象为例,介绍了TM影象数据精加工处理的原理、方法和精度。TM影象经计算机精加工后,可以达到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平面点位精度要求。本文还介绍了非遥感数据与遥感数据数字复合的原理和工作流程。多种数据复合有利于提高目视判读、自动识别分类、野外取样和定位的精度和速度。
本文以利用试验区TM影象为例,介绍了TM影象数据精加工处理的原理、方法和精度。TM影象经计算机精加工后,可以达到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平面点位精度要求。本文还介绍了非遥感数据与遥感数据数字复合的原理和工作流程。多种数据复合有利于提高目视判读、自动识别分类、野外取样和定位的精度和速度。
1989, 14(4): 8-15.
摘要:
文中阐述了权因子法方差分量估计的原理。利用权因子的概念,对目前方差分量估计存在的几个问题,如负方差问题,作了探讨,并与Helmert法进行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看法。算例很好地说明了权因子法方差分量估计的简便和实用性。
文中阐述了权因子法方差分量估计的原理。利用权因子的概念,对目前方差分量估计存在的几个问题,如负方差问题,作了探讨,并与Helmert法进行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看法。算例很好地说明了权因子法方差分量估计的简便和实用性。
1989, 14(4): 16-26.
摘要:
菲尔德斯海峡地壳断裂形变监测是我国在西南极地区进行地壳动态科学考察的主要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该监测网的布设和监测方法,分析了监测网的强度、可靠性、可监测性,对两期观测成果进行了初步形变分析,得出了该海峡地壳断裂有继续扩展的动态趋势和菲尔德斯半岛与企鹅岛之间可能有新的断裂存在的趋向性看法。
菲尔德斯海峡地壳断裂形变监测是我国在西南极地区进行地壳动态科学考察的主要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该监测网的布设和监测方法,分析了监测网的强度、可靠性、可监测性,对两期观测成果进行了初步形变分析,得出了该海峡地壳断裂有继续扩展的动态趋势和菲尔德斯半岛与企鹅岛之间可能有新的断裂存在的趋向性看法。
1989, 14(4): 27-33.
摘要:
本文首先讨论了频谱组合法中的椭球改正,推导了椭球改正的计算公式,并且在我国范围内进行了实际计算,最后得出了对于精化我国大地水准面有益的结论。
本文首先讨论了频谱组合法中的椭球改正,推导了椭球改正的计算公式,并且在我国范围内进行了实际计算,最后得出了对于精化我国大地水准面有益的结论。
1989, 14(4): 34-41.
摘要:
本文探讨了GPS卫星定位软件的设计问题。系统地分析了TIDPS**软件的功能和处理方法,并采用本软件对一条实测长基线进行了处理,证明本软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探讨了GPS卫星定位软件的设计问题。系统地分析了TIDPS**软件的功能和处理方法,并采用本软件对一条实测长基线进行了处理,证明本软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1989, 14(4): 42-46.
摘要:
栅格填充法建立多边形文件,是基于栅格象元"蔓延"算法,从"内点"出发自动搜索多边形轮廓边的地理数据处理方法。该法能适应任意复杂(具有"飞地"或"空洞"等情况)的多边形。该软件已成功地应用于作者研制的关系型地理数据库软件系统(RGDBS)。本文简述了该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算法。
栅格填充法建立多边形文件,是基于栅格象元"蔓延"算法,从"内点"出发自动搜索多边形轮廓边的地理数据处理方法。该法能适应任意复杂(具有"飞地"或"空洞"等情况)的多边形。该软件已成功地应用于作者研制的关系型地理数据库软件系统(RGDBS)。本文简述了该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算法。
1989, 14(4): 47-51.
摘要:
在评价地图的质量时,如果没有大比例尺地图相对照,传统上只能根据该图使用的地图投影、地图符号的规格化程度、制图时间、制图单位等标志间接推断,这种推断是极不可靠的。本文提出用要素分布的数学模型进行推断,并以河流为例,举出推断所用的数学模型及其使用方法,最后用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推断方法是可靠的。
在评价地图的质量时,如果没有大比例尺地图相对照,传统上只能根据该图使用的地图投影、地图符号的规格化程度、制图时间、制图单位等标志间接推断,这种推断是极不可靠的。本文提出用要素分布的数学模型进行推断,并以河流为例,举出推断所用的数学模型及其使用方法,最后用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推断方法是可靠的。
1989, 14(4): 52-59.
摘要:
本文讨论了计算全息光学元件作为半导体激光器与单模光纤之间的模式匹配元件的理论和方法。推导了产生计算全息光学元件的数学方程。由计算机控制绘图机刻制了全息图,照相缩制了全息光学元件,并得出了实验结果。
本文讨论了计算全息光学元件作为半导体激光器与单模光纤之间的模式匹配元件的理论和方法。推导了产生计算全息光学元件的数学方程。由计算机控制绘图机刻制了全息图,照相缩制了全息光学元件,并得出了实验结果。
1989, 14(4): 60-66.
摘要:
从提高测量精度、增大测量范围、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本文分析了常用的两种线阵CCD非接触尺寸测量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单眼"单端扫描测量方式,并设计出了适合测量应用的线阵CCD驱动电路和计算机通用接口。通过实验,证明此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从提高测量精度、增大测量范围、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本文分析了常用的两种线阵CCD非接触尺寸测量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单眼"单端扫描测量方式,并设计出了适合测量应用的线阵CCD驱动电路和计算机通用接口。通过实验,证明此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1989, 14(4): 67-73.
摘要:
本文利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对X光支气管影象进行处理。用可变加权窗口法,去除X光片的非支气管杂乱噪声干扰;用分段线性拉伸,对数变换法对支气管主枝、分枝进行增强;用多角边缘检测法提取支气管边缘信息图象以显示支气管分布的立体感,为支气管病变的X光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
本文利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对X光支气管影象进行处理。用可变加权窗口法,去除X光片的非支气管杂乱噪声干扰;用分段线性拉伸,对数变换法对支气管主枝、分枝进行增强;用多角边缘检测法提取支气管边缘信息图象以显示支气管分布的立体感,为支气管病变的X光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
1989, 14(4): 74-78.
摘要:
本文对一般教科书中关于积分中值定理的论证作了修正或补充,明确地指出积分中值点可以在积分区间内部取得,同时对推广的积分中值定理(广义积分中值定理)的中值点进行了讨论。另外又介绍了积分中值点在极限过程中的中点性质。
本文对一般教科书中关于积分中值定理的论证作了修正或补充,明确地指出积分中值点可以在积分区间内部取得,同时对推广的积分中值定理(广义积分中值定理)的中值点进行了讨论。另外又介绍了积分中值点在极限过程中的中点性质。
1989, 14(4): 79-85.
摘要:
本文从物体的反射特性与热辐射特性出发,在考虑大气影响后,推导出遥感中轨道传感器接受到地物的辐亮度的表达式,并对发射光谱(热红外、微波波段)的情况进行了讨论。
本文从物体的反射特性与热辐射特性出发,在考虑大气影响后,推导出遥感中轨道传感器接受到地物的辐亮度的表达式,并对发射光谱(热红外、微波波段)的情况进行了讨论。
1989, 14(4): 86-91.
摘要:
本文讨论了用快速付里叶变换(FFT)由大地水准面高度数据反算重力异常数据,由此提出了用FFT实现物理大地测量过值问题类型转换这一思想,并与正交基函数法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运用FFT这一方法能达到简化边值问题本身和运算步骤以及节省计算时间的目的。
本文讨论了用快速付里叶变换(FFT)由大地水准面高度数据反算重力异常数据,由此提出了用FFT实现物理大地测量过值问题类型转换这一思想,并与正交基函数法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运用FFT这一方法能达到简化边值问题本身和运算步骤以及节省计算时间的目的。
1989, 14(4): 92-98.
摘要:
本文对利用以规则格网表示的地面数字高程模型绘制透视立体图的方法进行了讨论,以透视原理为基础计算出模型点对应的变换点坐标。在分析过去采用的单方向处理隐藏线的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双方向处理隐藏线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绘制出了透视立体图。
本文对利用以规则格网表示的地面数字高程模型绘制透视立体图的方法进行了讨论,以透视原理为基础计算出模型点对应的变换点坐标。在分析过去采用的单方向处理隐藏线的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双方向处理隐藏线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绘制出了透视立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