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行, 罗斌.
利用动态上采样滤波深度网络进行多角度遥感影像超分辨率重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1): 1716-1726.
doi: 10.13203/j.whugis20200651
|
[2] |
曹闻, 李润生.
利用可变形部件模型检测遥感影像道路交叉口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3): 413-419.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03
|
[3] |
李谦, 张永军, 卢洪树, 刘欣怡.
基于错误式学习的低空影像人行横道多角度自动识别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 46-52.
doi: 10.13203/j.whugis20150342
|
[4] |
沈佳洁, 潘励, 胡翔云.
可变形部件模型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检测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9): 1285-1291.
doi: 10.13203/j.whugis20150048
|
[5] |
邢远秀, 章登义, 赵俭辉.
利用多尺度弦角尖锐度累积的自适应角点检测算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5): 617-622,627.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83
|
[6] |
汪汇兵, 唐新明, 邱博, 王文杰.
运用多算子加权的面要素几何匹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0): 1243-1247.
|
[7] |
杨朝辉, 陈鹰.
引入影像重构的边缘检测算子性能评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4): 445-449.
|
[8] |
李平湘, 邓少平, 张继贤, 杨杰.
利用自适应最优极化对比增强检测SAR影像边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7): 789-793.
|
[9] |
李欣, 侯文广, 杜志强, 商浩亮.
角度已知的结构光摄影测量三维重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9): 1063-1067.
|
[10] |
张帆, 黄先锋, 李德仁, 张璇.
基于直线感知增强的边缘提取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 36-39.
|
[11] |
李旭东.
基于图像灰度平均值的数字水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6): 556-559.
|
[12] |
费浦生, 王文波.
基于小波增强的改进多尺度形态梯度边缘检测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20-123.
|
[13] |
胡鹏, 傅仲良, 陈楠.
利用灰色理论进行图像边缘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5): 411-414.
|
[14] |
陈雪, 马建文.
遥感影像边缘增强的L_2向量空间范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6): 489-491.
|
[15] |
王晖, 卢健.
基于预测的边缘检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 23-26.
|
[16] |
阎平, 江万寿.
一种基于灰度剖面分析的边缘提取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6): 518-520.
|
[17] |
杜辉强, 舒宁.
光谱影像的灰度矢量相关特征与边缘特征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6): 572-577.
|
[18] |
周松涛, 宣家斌.
基于景物灰度分布特征的影像恢复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3): 230-234,239.
|
[19] |
王新华, 傅晓云.
从灰度变化获取表面形状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3): 189-194.
|
[20] |
黄幼才, 刘友光.
X光摄影测量在人体手腕骨骨龄评定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2, 17(3): 59-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