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庆志, 姚宜斌, 辛林洋.
融合ECMWF格网数据的水汽层析精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8): 1131-1138.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23
|
[2] |
韩贤权, 朱庆, 丁雨淋, 周东波.
散乱点云数据精配准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0): 1214-1220.
|
[3] |
牛瑞卿, 韩舸.
利用数据挖掘的滑坡监测数据处理流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7): 869-872.
|
[4] |
罗志才, 吴云龙, 钟波, 杨光.
GOCE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数据的预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0): 1163-1167.
|
[5] |
徐涵秋.
基于影像的Landsat TM/ETM~+数据正规化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 62-66.
|
[6] |
江樟焰, 陈云浩, 李京.
基于Landsat TM数据的北京城市热岛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2): 120-123.
|
[7] |
张剑清, 董明, 张宏伟.
TM影像与GIS矢量数据的自动配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1): 950-954.
|
[8] |
李振洪, 刘经南, 许才军.
InSAR数据处理中的误差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 72-76.
|
[9] |
何春阳, 曹鑫, 史培军, 李京.
基于Landsat7 ETM~+全色数据纹理和结构信息复合的城市建筑信息提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9): 800-804.
|
[10] |
苏光奎, 袁志勇, 杨维均.
远程智能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2): 208-211.
|
[11] |
李德仁, 关泽群.
将GIS数据直接纳入图像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1): 1-5.
|
[12] |
朱庆, 李德仁.
多波束测深数据的误差分析与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1): 1-4,46.
|
[13] |
苏光奎.
细纱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3): 265-268.
|
[14] |
郭庆胜.
基于地图数据库的复合目标的建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S1): 59-62.
|
[15] |
文和.
综合导航定位数据后处理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1): 10-19.
|
[16] |
陈永奇, A·, 契尔赞诺夫斯基.
GPS观测数据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1): 1-9.
|
[17] |
贾明海.
矿山开采变形观测的动态数据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2): 10-19.
|
[18] |
李德仁, 程家瑜, 许妙忠, 王树根.
SPOT影象的解析摄影测量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4): 28-36.
|
[19] |
张克权, 郭仁忠.
对应分析的原理和数据预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4): 1-13.
|
[20] |
陈春明.
卫星多普勒数据的预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4, 9(2): 2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