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41卷 第12期
2016, 41(12): 1563-1569.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20
摘要:
三维气象场是一个多维变化的环境,可视化是研究其内在规律的重要方法。针对三维气象场的全球范围、多维多尺度、海量数据等特征,提出了基于体元对象的数据模型和多级体元索引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面向三维气象场的可视化方法,包括基于箭头模型的矢量场可视化方法和改进后的基于三维纹理映射体绘制的标量场可视化方法。最后基于虚拟地球平台进行了可视化和时空检索分析实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维气象场是一个多维变化的环境,可视化是研究其内在规律的重要方法。针对三维气象场的全球范围、多维多尺度、海量数据等特征,提出了基于体元对象的数据模型和多级体元索引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面向三维气象场的可视化方法,包括基于箭头模型的矢量场可视化方法和改进后的基于三维纹理映射体绘制的标量场可视化方法。最后基于虚拟地球平台进行了可视化和时空检索分析实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6, 41(12): 1570-1576,161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710
摘要:
均一化迭代是基于栅格数据的洪水演进模拟常采用的迭代策略,存在设定迭代步长与栅格单元实际所需时间不一致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栅格单元水位、流量的计算精度。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层异步迭代策略。外层迭代控制洪水演进时刻,内层迭代则通过分析不同栅格单元洪水的流速特征,实现迭代步长及迭代次数的自适应设定。采用商用FloodArea软件、均一化迭代算法及双层异步迭代算法,分别对福建省万安流域暴雨洪水历史数据进行模拟。该算法模拟结果的平均误差比FloodArea小0.361 m,比均一化迭代算法小0.654 m,说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洪水演进模拟的整体精度。
均一化迭代是基于栅格数据的洪水演进模拟常采用的迭代策略,存在设定迭代步长与栅格单元实际所需时间不一致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栅格单元水位、流量的计算精度。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层异步迭代策略。外层迭代控制洪水演进时刻,内层迭代则通过分析不同栅格单元洪水的流速特征,实现迭代步长及迭代次数的自适应设定。采用商用FloodArea软件、均一化迭代算法及双层异步迭代算法,分别对福建省万安流域暴雨洪水历史数据进行模拟。该算法模拟结果的平均误差比FloodArea小0.361 m,比均一化迭代算法小0.654 m,说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洪水演进模拟的整体精度。
2016, 41(12): 1577-1583.
doi: 10.13203/j.whugis20140844
摘要:
介绍了一种基于内接正八面体和Snyder投影的近似等积格网构建方法。先构建与球面面积相等的正八面体,将正八面体的面作为初始剖分面,然后采用四元三角剖分方法将初始剖分面分割成层次嵌套的三角格网,利用Snyder等积投影将正八面体面上的层次格网投影至球面,用大圆弧代替Snyder投影弧,构建近似等积的全球离散格网系统。在分析Snyder投影弧和大圆弧差异的基础上,依次计算各层次格网的面积、长度、角度值;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不同层次近似等积格网面积、长度、角度变形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剖分层次的增加,格网面积误差呈减小的趋势;剖分层次为10时,99.8%的格网面积偏差在-10%~10%之间,面积变形较大的格网均位于由正八面体面的中心到三个顶点的连线附近;格网长度、角度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均呈收敛的趋势,分别收敛至1.73和3.03。
介绍了一种基于内接正八面体和Snyder投影的近似等积格网构建方法。先构建与球面面积相等的正八面体,将正八面体的面作为初始剖分面,然后采用四元三角剖分方法将初始剖分面分割成层次嵌套的三角格网,利用Snyder等积投影将正八面体面上的层次格网投影至球面,用大圆弧代替Snyder投影弧,构建近似等积的全球离散格网系统。在分析Snyder投影弧和大圆弧差异的基础上,依次计算各层次格网的面积、长度、角度值;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不同层次近似等积格网面积、长度、角度变形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剖分层次的增加,格网面积误差呈减小的趋势;剖分层次为10时,99.8%的格网面积偏差在-10%~10%之间,面积变形较大的格网均位于由正八面体面的中心到三个顶点的连线附近;格网长度、角度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均呈收敛的趋势,分别收敛至1.73和3.03。
2016, 41(12): 1584-159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831
摘要:
空间离群模式探测是空间数据挖掘的一个研究热点。以带有空间位置属性的点事件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在扩展了空间离群模式定义的基础上引入层次约束Delaunay三角网,发展了一种空间点事件离群模式探测方法(简称层次约束TIN法)。首先,借助Delaunay三角网粗略地构建空间点事件间的邻接关系;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针对Delaunay三角网的边长特性进行三个层次约束分析,以精化空间点事件的邻近域;最后,对具有空间邻接关系的点事件集合进行统计分析,以形成一系列空间簇,并通过一个统计约束指标提取数量较少的空间簇,即空间点事件离群模式。该方法不需要人为输入参数,通过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稳健地识别各类空间点事件离群模式。
空间离群模式探测是空间数据挖掘的一个研究热点。以带有空间位置属性的点事件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在扩展了空间离群模式定义的基础上引入层次约束Delaunay三角网,发展了一种空间点事件离群模式探测方法(简称层次约束TIN法)。首先,借助Delaunay三角网粗略地构建空间点事件间的邻接关系;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针对Delaunay三角网的边长特性进行三个层次约束分析,以精化空间点事件的邻近域;最后,对具有空间邻接关系的点事件集合进行统计分析,以形成一系列空间簇,并通过一个统计约束指标提取数量较少的空间簇,即空间点事件离群模式。该方法不需要人为输入参数,通过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稳健地识别各类空间点事件离群模式。
2016, 41(12): 1593-159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69
摘要:
某个区域在不同时间序列、不同尺度序列以及不同区域的格局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包括位置、形状、大小等空间特征,也包括非空间特征等。提出了一种“流水模型”空间格局相似性评价方法,引入了空间格局相似度系数和综合空间格局相似度系数。该方法兼顾整体与局部的格局特征,以某一时刻水流覆盖区域代替景观指数值对格局的描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景观指数“一值多形”的不确定性,避免了空间相关性对统计学方法结果的干扰。以1938~2014年的北京市骨干交通网络结构数据为例,探讨了不同年度交通网络的相似程度,揭示了历年交通网络格局的变化趋势和格局的变化过程。
某个区域在不同时间序列、不同尺度序列以及不同区域的格局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包括位置、形状、大小等空间特征,也包括非空间特征等。提出了一种“流水模型”空间格局相似性评价方法,引入了空间格局相似度系数和综合空间格局相似度系数。该方法兼顾整体与局部的格局特征,以某一时刻水流覆盖区域代替景观指数值对格局的描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景观指数“一值多形”的不确定性,避免了空间相关性对统计学方法结果的干扰。以1938~2014年的北京市骨干交通网络结构数据为例,探讨了不同年度交通网络的相似程度,揭示了历年交通网络格局的变化趋势和格局的变化过程。
2016, 41(12): 1599-1604.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37
摘要:
倾斜摄影测量进行三维模型重建时,由于影像匹配精度和密集点云简化等因素,使得三角形网格模型表面的法向量存在许多明显噪声,加上镜头畸变和光照条件不同引起的影像间几何与辐射的不一致,最终导致不同三角形之间纹理映射结果不连续,这种碎片状纹理表面的真实感不强,难以直观理解。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局部区域表面一致性约束的纹理映射方法,采用区域生长策略将多个三角形合并为一个较大的平面区域,并且在区域生长过程中顾及了区域的连续性和平面性,建立该平面区域与同一影像之间的映射关系。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纹理映射碎片化的现象。
倾斜摄影测量进行三维模型重建时,由于影像匹配精度和密集点云简化等因素,使得三角形网格模型表面的法向量存在许多明显噪声,加上镜头畸变和光照条件不同引起的影像间几何与辐射的不一致,最终导致不同三角形之间纹理映射结果不连续,这种碎片状纹理表面的真实感不强,难以直观理解。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局部区域表面一致性约束的纹理映射方法,采用区域生长策略将多个三角形合并为一个较大的平面区域,并且在区域生长过程中顾及了区域的连续性和平面性,建立该平面区域与同一影像之间的映射关系。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纹理映射碎片化的现象。
2016, 41(12): 1605-161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864
摘要:
提出基于方差-尺度规律的新型插值方法评价体系,根据“在给定研究区域内,变量的统计方差随尺度增大而减小”的理论规律,提出三项预设的评价准则。以DEM插值应用为例,选取高精度曲面模型、样条插值、克里金插值、反距离权重插值4种方法进行对比评价。数值实验表明,方差-尺度递变趋势的评价准则值得存疑。两组DEM插值案例表明,地形的复杂特性、插值算子的光滑效应以及尺度的综合效应致使理论的渐变规律无法达到。引入采样方差值后,不同采样密度下仍可以将方差变化趋势及方差的整体大小作为精度评价准则,在对第二、第三条预设评价准则修缮后确立三项评价准则。综合所有案例可知,此评价体系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为DEM插值方法评价提供了一套新的标准和框架,并且可针对不同采样密度条件提出完善的插值方法适用性建议。
提出基于方差-尺度规律的新型插值方法评价体系,根据“在给定研究区域内,变量的统计方差随尺度增大而减小”的理论规律,提出三项预设的评价准则。以DEM插值应用为例,选取高精度曲面模型、样条插值、克里金插值、反距离权重插值4种方法进行对比评价。数值实验表明,方差-尺度递变趋势的评价准则值得存疑。两组DEM插值案例表明,地形的复杂特性、插值算子的光滑效应以及尺度的综合效应致使理论的渐变规律无法达到。引入采样方差值后,不同采样密度下仍可以将方差变化趋势及方差的整体大小作为精度评价准则,在对第二、第三条预设评价准则修缮后确立三项评价准则。综合所有案例可知,此评价体系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为DEM插值方法评价提供了一套新的标准和框架,并且可针对不同采样密度条件提出完善的插值方法适用性建议。
2016, 41(12): 1613-161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82
摘要:
三维激光扫描点云在建筑物场景配准中存在同名特征难以区分、投票匹配算法复杂度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基元组的建筑物场景点云自动配准方法。平面基元组被定义为具有近似相同法向量的点云面集合。该方法从点云中提取平面基元,根据平面法向量方向,划分平面基元组,然后借助基元组搜索同名平面,利用单位四元数法估计转换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建筑物场景,能够实现点云的自动配准。
三维激光扫描点云在建筑物场景配准中存在同名特征难以区分、投票匹配算法复杂度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基元组的建筑物场景点云自动配准方法。平面基元组被定义为具有近似相同法向量的点云面集合。该方法从点云中提取平面基元,根据平面法向量方向,划分平面基元组,然后借助基元组搜索同名平面,利用单位四元数法估计转换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建筑物场景,能够实现点云的自动配准。
2016, 41(12): 1619-1625.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38
摘要:
针对我国圆形禁令交通标志,提出一种快速、稳定的标志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基于RGB空间对标志图像进行颜色分割,针对三通道差值的固定阈值分割方法对图像亮度的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基础通道选择的相对通道差值计算及阈值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自适应颜色分割,并针对标志与背景同色的情况,提出梯度过滤的方法将标志与同色背景分离;然后对分割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基于标志椭圆特征,用最小二乘椭圆拟合后验偏差估计法来对边缘进行筛选,并提取最终标志边缘。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对自然环境下不同亮度的圆形禁令标志自动检测,具有实时性和鲁棒性,在智能交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针对我国圆形禁令交通标志,提出一种快速、稳定的标志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基于RGB空间对标志图像进行颜色分割,针对三通道差值的固定阈值分割方法对图像亮度的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基础通道选择的相对通道差值计算及阈值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自适应颜色分割,并针对标志与背景同色的情况,提出梯度过滤的方法将标志与同色背景分离;然后对分割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基于标志椭圆特征,用最小二乘椭圆拟合后验偏差估计法来对边缘进行筛选,并提取最终标志边缘。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对自然环境下不同亮度的圆形禁令标志自动检测,具有实时性和鲁棒性,在智能交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6, 41(12): 1626-1631.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28
摘要:
依据2013年北京天坛站地面PM2.5/PM10、BJNM站GPS水汽和无线电探空水汽观测资料,分别进行了PM2.5/PM10与GPS水汽、无线电探空整层(分层)水汽的比较。研究发现,夏季GPS水汽(PWV)变化与PM2.5/PM10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规律;在秋、冬、春季节,GPS PWV变化与PM2.5/PM10变化的相关系数大于0.5;秋、冬、春季节无线电探空整层(分层)水汽变化与PM2.5/PM10变化的相关系数大于0.5,第3、4层(850~3 000 m)水汽变化与PM2.5/PM10变化的相关性最佳。
依据2013年北京天坛站地面PM2.5/PM10、BJNM站GPS水汽和无线电探空水汽观测资料,分别进行了PM2.5/PM10与GPS水汽、无线电探空整层(分层)水汽的比较。研究发现,夏季GPS水汽(PWV)变化与PM2.5/PM10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规律;在秋、冬、春季节,GPS PWV变化与PM2.5/PM10变化的相关系数大于0.5;秋、冬、春季节无线电探空整层(分层)水汽变化与PM2.5/PM10变化的相关系数大于0.5,第3、4层(850~3 000 m)水汽变化与PM2.5/PM10变化的相关性最佳。
2016, 41(12): 1632-1637.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02
摘要:
针对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不同类型卫星观测数据的特点,对TurboEdit方法进行改进。在利用M-W组合观测值检测时,使用固定窗口的滑动求解方法代替其原有的递推求解方法。将原有的电离层残差组合检测方法改进为双频电离层残差的相邻历元求差法,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卫星选择不同的检测参数。改进后的算法对GEO/IGSO/MEO卫星均可达到良好的检测效果。算法验证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检测并修复1周的小周跳,也可以检测修复双频点等周大小的小周跳,修复精度可达到0.1周以内。
针对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不同类型卫星观测数据的特点,对TurboEdit方法进行改进。在利用M-W组合观测值检测时,使用固定窗口的滑动求解方法代替其原有的递推求解方法。将原有的电离层残差组合检测方法改进为双频电离层残差的相邻历元求差法,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卫星选择不同的检测参数。改进后的算法对GEO/IGSO/MEO卫星均可达到良好的检测效果。算法验证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检测并修复1周的小周跳,也可以检测修复双频点等周大小的小周跳,修复精度可达到0.1周以内。
2016, 41(12): 1638-164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479
摘要:
结合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特点,通过对三频数据进行线性最优组合来有效探测和修复各类周跳。应用了5种线性几何无关组合并基于三步法进行周跳探测。对于探测到的不同周跳,通过特定的三频载波相位线性组合进行有效的分辨和修复,最后基于北斗三频实测数据,针对不同电离层延迟变化水平,分别就1 s、15 s、30 s不同采样间隔下的周跳探测和修复能力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优的结果。
结合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特点,通过对三频数据进行线性最优组合来有效探测和修复各类周跳。应用了5种线性几何无关组合并基于三步法进行周跳探测。对于探测到的不同周跳,通过特定的三频载波相位线性组合进行有效的分辨和修复,最后基于北斗三频实测数据,针对不同电离层延迟变化水平,分别就1 s、15 s、30 s不同采样间隔下的周跳探测和修复能力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优的结果。
2016, 41(12): 1643-164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720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授时和卫星星历实现跳频同步并且适用于卫星与地面站上下行链路的跳频通信方法。首先基于卫星星历,采用SGP4模型预测卫星轨道,计算卫星与地面站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然后估计电波传播时延和多普勒频偏,最后在地面站分别进行预校正与补偿,完成星地的高速跳频通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跳频系统相比,该方法硬件复杂度低,电波传播时延估计精度优于300 ns,归一化多普勒频偏估计精度优于1×10-8,开销为1%时跳频速率可达20 000 Hops/s,具有优良的抗干扰和抗截获性能。
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授时和卫星星历实现跳频同步并且适用于卫星与地面站上下行链路的跳频通信方法。首先基于卫星星历,采用SGP4模型预测卫星轨道,计算卫星与地面站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然后估计电波传播时延和多普勒频偏,最后在地面站分别进行预校正与补偿,完成星地的高速跳频通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跳频系统相比,该方法硬件复杂度低,电波传播时延估计精度优于300 ns,归一化多普勒频偏估计精度优于1×10-8,开销为1%时跳频速率可达20 000 Hops/s,具有优良的抗干扰和抗截获性能。
2016, 41(12): 1649-1655.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40
摘要:
差分码偏差(DCB)是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监测和建模的主要系统误差,卫星DCB也是卫星导航系统导航电文的重要参数。研究了卫星DCB的估计算法,推导了不同基准下DCB的转换公式,利用北斗观测实验网解算了2013年北斗卫星的DCB。在同一基准下分析了北斗卫星DCB的稳定性,并与MGEX发布的DCB产品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解算的北斗卫星B1-B2 DCB在-9~17 ns之间,北斗卫星DCB的稳定性优于0.4 ns;北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卫星稳定性优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MEO);利用北斗观测实验网解算的北斗卫星DCB与MGEX解算结果存在最大约1.7 ns的系统偏差,可能由于测距码的不一致性所致;接收机硬件材质的不同是导致接收机DCB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差分码偏差(DCB)是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监测和建模的主要系统误差,卫星DCB也是卫星导航系统导航电文的重要参数。研究了卫星DCB的估计算法,推导了不同基准下DCB的转换公式,利用北斗观测实验网解算了2013年北斗卫星的DCB。在同一基准下分析了北斗卫星DCB的稳定性,并与MGEX发布的DCB产品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解算的北斗卫星B1-B2 DCB在-9~17 ns之间,北斗卫星DCB的稳定性优于0.4 ns;北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卫星稳定性优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MEO);利用北斗观测实验网解算的北斗卫星DCB与MGEX解算结果存在最大约1.7 ns的系统偏差,可能由于测距码的不一致性所致;接收机硬件材质的不同是导致接收机DCB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6, 41(12): 1656-1663.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96
摘要:
对流层延迟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计算的主要误差之一,其模型精度对测站坐标解算有较大影响,在高程方向尤为明显。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的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的适用性进行评估。采用SHA解算了中国陆态网GNSS跟踪站的对流层天顶延迟数据,对常用的对流层改正模型EGNOS/UNB3m/GPT/GPT2的天顶延迟量在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种模型的RMS均为4~5 cm,各模型RMS之差小于1 cm,其中GPT2模型的RMS最小;4种模型的平均偏差(BIAS)为1 cm左右,GPT2模型的BIAS最大,为1.5 cm;时间上,各个模型在夏季精度普遍较低,这是因为夏季水汽丰富,对流层湿延迟变化较大;空间上,各模型在东南沿海精度较低,因为东南沿海气候湿润,湿延迟变化较大;各模型精度对测站高程不敏感,精度在比较高的测站并无明显降低。通过对不同模型在中国区域的精度分析,验证该改正模型可以为中国区域用户的对流层模型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对流层延迟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计算的主要误差之一,其模型精度对测站坐标解算有较大影响,在高程方向尤为明显。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的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的适用性进行评估。采用SHA解算了中国陆态网GNSS跟踪站的对流层天顶延迟数据,对常用的对流层改正模型EGNOS/UNB3m/GPT/GPT2的天顶延迟量在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种模型的RMS均为4~5 cm,各模型RMS之差小于1 cm,其中GPT2模型的RMS最小;4种模型的平均偏差(BIAS)为1 cm左右,GPT2模型的BIAS最大,为1.5 cm;时间上,各个模型在夏季精度普遍较低,这是因为夏季水汽丰富,对流层湿延迟变化较大;空间上,各模型在东南沿海精度较低,因为东南沿海气候湿润,湿延迟变化较大;各模型精度对测站高程不敏感,精度在比较高的测站并无明显降低。通过对不同模型在中国区域的精度分析,验证该改正模型可以为中国区域用户的对流层模型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6, 41(12): 1664-1670.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52
摘要:
扩展卡尔曼滤波技术可以利用序列观测重力异常数据以及航行区域重力异常基准图来校正惯性导航系统漂移误差。针对因重力测量环境的变化、测量仪器扰动等因素造成的重力异常观测噪声不确定问题,提出了基于量测残差自适应估计观测噪声协方差(residual-based adaptive estimation,RAE)的重力异常滤波匹配算法;设计了一组并行卡尔曼滤波器,并简化了最优滤波器的选择准则。不同重力特征区域的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降低惯性导航系统经纬向漂移误差,提高系统的导航定位精度。
扩展卡尔曼滤波技术可以利用序列观测重力异常数据以及航行区域重力异常基准图来校正惯性导航系统漂移误差。针对因重力测量环境的变化、测量仪器扰动等因素造成的重力异常观测噪声不确定问题,提出了基于量测残差自适应估计观测噪声协方差(residual-based adaptive estimation,RAE)的重力异常滤波匹配算法;设计了一组并行卡尔曼滤波器,并简化了最优滤波器的选择准则。不同重力特征区域的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降低惯性导航系统经纬向漂移误差,提高系统的导航定位精度。
2016, 41(12): 1671-1676.
doi: 10.13203/j.whugis20140801
摘要:
提出了一种分区域的复合相位解缠算法。首先根据相位质量图将缠绕相位分成高、低质量区域,并采用质量引导算法求解初始解缠相位。然后采用区域生长法识别出所有的低质量区域,每个低质量区域信息单独存储。最后依次对每个低质量区域进行最小不连续优化,获取最终的解缠相位。对InSAR干涉相位图的解缠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效率较最小不连续性算法高一个量级,而计算精度优于质量引导算法,在两者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提出了一种分区域的复合相位解缠算法。首先根据相位质量图将缠绕相位分成高、低质量区域,并采用质量引导算法求解初始解缠相位。然后采用区域生长法识别出所有的低质量区域,每个低质量区域信息单独存储。最后依次对每个低质量区域进行最小不连续优化,获取最终的解缠相位。对InSAR干涉相位图的解缠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效率较最小不连续性算法高一个量级,而计算精度优于质量引导算法,在两者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2016, 41(12): 1677-168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770
摘要:
测量数据的质量及可靠性取决于测量数据不确定性的大小。从如何评价测量数据的不确定性入手,以测量不确定度理论与模糊数学为基础,构建以测量不确定度为未知参数的测量数据不确定性评价的函数模型,提出“模糊熵测度”作为函数模型求解的最优准则并建立相应的算法,应用高程监测网数据进行解算并与最小二乘估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测量数据的质量及可靠性取决于测量数据不确定性的大小。从如何评价测量数据的不确定性入手,以测量不确定度理论与模糊数学为基础,构建以测量不确定度为未知参数的测量数据不确定性评价的函数模型,提出“模糊熵测度”作为函数模型求解的最优准则并建立相应的算法,应用高程监测网数据进行解算并与最小二乘估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16, 41(12): 1683-1689.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70
摘要:
提出了将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应用于联合平差的模型,推导了附有相对权比的总体最小二乘联合平差方法。采用了多种方案来确定相对权比的大小。以参数估值与真值的差值范数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比较了单一数据总体最小二乘平差和两类数据总体最小二乘联合平差的模拟算例;通过给各类数据加入不同大小的随机噪声,分析了判别函数最小化法中随机噪声大小对确定相对权比的影响。模拟算例表明,平差结果的质量与相对权比的选取有关;当先验信息准确时,验前单位权方差法的结果最好,而当先验信息不准确时,判别函数为 及 的判别函数最小化法均能取得有效的平差结果。
提出了将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应用于联合平差的模型,推导了附有相对权比的总体最小二乘联合平差方法。采用了多种方案来确定相对权比的大小。以参数估值与真值的差值范数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比较了单一数据总体最小二乘平差和两类数据总体最小二乘联合平差的模拟算例;通过给各类数据加入不同大小的随机噪声,分析了判别函数最小化法中随机噪声大小对确定相对权比的影响。模拟算例表明,平差结果的质量与相对权比的选取有关;当先验信息准确时,验前单位权方差法的结果最好,而当先验信息不准确时,判别函数为
2016, 41(12): 1690-1695.
doi: 10.13203/j.whugis20140725
摘要:
城市地下噪声场由自然地噪声和人文地噪声组成,人文地噪声和自然地噪声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时空分布的一致性、稳定性和相关性等方面。针对两者的不同特征,提出了噪声分离的三原则,采用多元分离的方法,实现了两类地噪声的有效分离。通过对比测试4种标准信号并进行分析,可得出该方法效果好于传统的小波方法的结论。深圳市地噪声场的探测试验表明,多元分离方法能够把地噪声有效分离成人文地噪声和自然地噪声两部分,它们可以分别提炼出地下地质信息。
城市地下噪声场由自然地噪声和人文地噪声组成,人文地噪声和自然地噪声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时空分布的一致性、稳定性和相关性等方面。针对两者的不同特征,提出了噪声分离的三原则,采用多元分离的方法,实现了两类地噪声的有效分离。通过对比测试4种标准信号并进行分析,可得出该方法效果好于传统的小波方法的结论。深圳市地噪声场的探测试验表明,多元分离方法能够把地噪声有效分离成人文地噪声和自然地噪声两部分,它们可以分别提炼出地下地质信息。
2016, 41(12): 1696-1700.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12
摘要:
为保持或提高轨道的平顺性,需要经常对轨道进行整正。纵断面线形拟合是铁路既有线纵断面整正的关键步骤,纵断面拟合线形决定了轨道纵断面调整的合理性。圆曲线拟合是铁路既有线纵断面拟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纵断面上的圆曲线具有弧长短、半径大的特点,难以拟合出准确的、符合铁路纵断面线形特点的圆曲线参数。针对上述问题,结合铁路纵断面圆曲线圆心在与其相邻的直线坡段所夹的内角平分线上和圆心到相邻直线坡段的距离等于圆曲线半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铁路纵断面圆曲线拟合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拟合参数少、拟合准确度高的特点,且所得圆曲线参数符合铁路纵断面线形特点,可为铁路既有线纵断面圆曲线拟合提供参考。
为保持或提高轨道的平顺性,需要经常对轨道进行整正。纵断面线形拟合是铁路既有线纵断面整正的关键步骤,纵断面拟合线形决定了轨道纵断面调整的合理性。圆曲线拟合是铁路既有线纵断面拟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纵断面上的圆曲线具有弧长短、半径大的特点,难以拟合出准确的、符合铁路纵断面线形特点的圆曲线参数。针对上述问题,结合铁路纵断面圆曲线圆心在与其相邻的直线坡段所夹的内角平分线上和圆心到相邻直线坡段的距离等于圆曲线半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铁路纵断面圆曲线拟合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拟合参数少、拟合准确度高的特点,且所得圆曲线参数符合铁路纵断面线形特点,可为铁路既有线纵断面圆曲线拟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