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30卷 第7期
2005, 30(7): 565-569.
摘要:
在指出制图综合大部分问题可以看作是优化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遗传算法引入制图综合研究中,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图综合模型。以点群目标选取为例,对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图综合模型中编码、适应度函数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图综合模型是解决数字地图环境下自动综合问题的一条全新而可行的思路。
在指出制图综合大部分问题可以看作是优化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遗传算法引入制图综合研究中,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图综合模型。以点群目标选取为例,对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图综合模型中编码、适应度函数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图综合模型是解决数字地图环境下自动综合问题的一条全新而可行的思路。
2005, 30(7): 570-574.
摘要:
对视频加密所涉及到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一些重要的方法、当前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全面介绍和综述;通过分析视频加密方法的特点,指出针对压缩视频数据信源特征而采用的选择性加密技术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对视频加密所涉及到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一些重要的方法、当前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全面介绍和综述;通过分析视频加密方法的特点,指出针对压缩视频数据信源特征而采用的选择性加密技术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2005, 30(7): 575-579.
摘要:
简要介绍了遥感卫星轨道参数外推、传感器姿态和扫描侧视角精化的算法,分析了对国内某地区同一轨道上连续17景资源二号卫星影像进行外推对地目标定位的试验结果。在无地面控制点情况下,根据外推出的遥感卫星系统参数对单景影像实施几何纠正,当外推16景影像(深度达480km)时,对地目标定位精度不低于实地上的100m,明显好于利用卫星星历数据直接进行影像几何纠正的568m精度,从而验证了所建立外推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简要介绍了遥感卫星轨道参数外推、传感器姿态和扫描侧视角精化的算法,分析了对国内某地区同一轨道上连续17景资源二号卫星影像进行外推对地目标定位的试验结果。在无地面控制点情况下,根据外推出的遥感卫星系统参数对单景影像实施几何纠正,当外推16景影像(深度达480km)时,对地目标定位精度不低于实地上的100m,明显好于利用卫星星历数据直接进行影像几何纠正的568m精度,从而验证了所建立外推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2005, 30(7): 580-582.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建筑物阴影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建筑物容积率提取方法。首先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城市大范围建成区建筑物阴影,再通过阴影矢量化、阴影坐标转换,将大比例尺的卫星分幅图进行自动拼接,最终根据阴影与建筑物面积关系回归分析、建筑物朝向分析等进行建筑容积率的计算和半自动提取。对上海中心城区的建筑容积率的提取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建筑物阴影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建筑物容积率提取方法。首先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城市大范围建成区建筑物阴影,再通过阴影矢量化、阴影坐标转换,将大比例尺的卫星分幅图进行自动拼接,最终根据阴影与建筑物面积关系回归分析、建筑物朝向分析等进行建筑容积率的计算和半自动提取。对上海中心城区的建筑容积率的提取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2005, 30(7): 583-587.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分解马尔科夫网(decomposableMarkovnetworks,DMN)的极端椒盐噪声的均值滤波方法,指出其网络节点的阈值衰减特性和网络节点的连接特性具有很好的对椒盐噪声污染图像的噪声定位的作用,并提出一种在该网络控制下,只对与噪声相关的像素进行均值计算以替代噪声像素的亚均值滤波算法,实现了图像的较强自适应滤波。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滤波性能。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分解马尔科夫网(decomposableMarkovnetworks,DMN)的极端椒盐噪声的均值滤波方法,指出其网络节点的阈值衰减特性和网络节点的连接特性具有很好的对椒盐噪声污染图像的噪声定位的作用,并提出一种在该网络控制下,只对与噪声相关的像素进行均值计算以替代噪声像素的亚均值滤波算法,实现了图像的较强自适应滤波。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滤波性能。
2005, 30(7): 588-591.
摘要:
在介绍模糊推理神经网络FNNLM训练算法及网络参数的确定方法的基础上,以东江大坝12个测点的水平位移预报为例,说明了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训练时间短、预报精度高的优势。
在介绍模糊推理神经网络FNNLM训练算法及网络参数的确定方法的基础上,以东江大坝12个测点的水平位移预报为例,说明了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训练时间短、预报精度高的优势。
2005, 30(7): 592-596.
摘要:
概述了深空测控网的基本技术要求,总结了我国卫星测控网和国内现有射电观测设施的技术、组成和分布,分析和论述了将我国现有的测控设施建设成深空测控网的具体方案
概述了深空测控网的基本技术要求,总结了我国卫星测控网和国内现有射电观测设施的技术、组成和分布,分析和论述了将我国现有的测控设施建设成深空测控网的具体方案
2005, 30(7): 597-600.
摘要:
在对广域差分GPS定位算法精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通用GPS系统运算平台,构造了浮点类型,并提出了DSP运行环境中的高精度函数算法,完成了对广域差分GPS定位算法的优化,编制了基于通用DSP系统的广域差分GPS定位算法软件,成功研制了广域差分用户接收机系统。
在对广域差分GPS定位算法精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通用GPS系统运算平台,构造了浮点类型,并提出了DSP运行环境中的高精度函数算法,完成了对广域差分GPS定位算法的优化,编制了基于通用DSP系统的广域差分GPS定位算法软件,成功研制了广域差分用户接收机系统。
2005, 30(7): 601-603.
摘要:
研究了电离层对GPS观测信号的主要影响及电离层折射误差模型,总结了电离层双频改正模型。针对GPS现代化中增加的第三频率,系统推导了三个频率的电离层改正模型及相位观测值无电离层组合(LC组合)模型。该模型将电离层折射误差模型改正至二阶项,可进一步提高GPS定位精度,同时,为GPS定位中其他误差的改正及分离、周跳的探测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
研究了电离层对GPS观测信号的主要影响及电离层折射误差模型,总结了电离层双频改正模型。针对GPS现代化中增加的第三频率,系统推导了三个频率的电离层改正模型及相位观测值无电离层组合(LC组合)模型。该模型将电离层折射误差模型改正至二阶项,可进一步提高GPS定位精度,同时,为GPS定位中其他误差的改正及分离、周跳的探测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
2005, 30(7): 604-608.
摘要:
利用GPS和VLBI的组合数据,解算了北美、欧亚、太平洋等12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欧拉矢量,得到了实测的板块运动模型GVM1。与地学模型(NUVEL1A)的比较指出,GVM1大体上与地学模型一致;EURANOAM的极位置与NUVEL1A的相应极比较接近,旋转速率略微偏大;澳大利亚板块在最近几年内是稳定的;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对的极位置与地学模型较为接近,这表明多种技术的组合数据提高了板块运动模型建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利用GPS和VLBI的组合数据,解算了北美、欧亚、太平洋等12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欧拉矢量,得到了实测的板块运动模型GVM1。与地学模型(NUVEL1A)的比较指出,GVM1大体上与地学模型一致;EURANOAM的极位置与NUVEL1A的相应极比较接近,旋转速率略微偏大;澳大利亚板块在最近几年内是稳定的;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对的极位置与地学模型较为接近,这表明多种技术的组合数据提高了板块运动模型建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2005, 30(7): 609-612.
摘要:
针对利用LEO星载GPS接收机对GPS卫星进行掩星观测的任务,在建立LEO卫星轨道模拟系统的基础上,考虑卫星几何关系和天线视场的情况下,对掩星事件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对于单颗LEO卫星,掩星事件的分布和数量随着LEO轨道参数包括轨道升交角距、升交点赤经、轨道高度和倾角而变化的规律,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针对利用LEO星载GPS接收机对GPS卫星进行掩星观测的任务,在建立LEO卫星轨道模拟系统的基础上,考虑卫星几何关系和天线视场的情况下,对掩星事件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对于单颗LEO卫星,掩星事件的分布和数量随着LEO轨道参数包括轨道升交角距、升交点赤经、轨道高度和倾角而变化的规律,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2005, 30(7): 613-616.
摘要:
运用投影理论和基于向量空间中最小二乘平差原理,介绍了最小二乘谱分析方法,给出了最小二乘谱的计算公式。利用加拿大超导重力观测数据实例,讨论了最小二乘谱分析的策略和步骤。
运用投影理论和基于向量空间中最小二乘平差原理,介绍了最小二乘谱分析方法,给出了最小二乘谱的计算公式。利用加拿大超导重力观测数据实例,讨论了最小二乘谱分析的策略和步骤。
2005, 30(7): 617-620.
摘要:
针对数字化建设中涉及的多类型、多精度、多源、动态非线性最小二乘测量参数平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算模型。该模型通过构造适当的差分点列,避免了一阶或二阶导数计算,对于模型复杂或者导数不存在的函数模型而言,具有适应面广、算法简单等特点,为广义非线性数据处理中的参数估计问题的解决开拓了又一新的思路。
针对数字化建设中涉及的多类型、多精度、多源、动态非线性最小二乘测量参数平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算模型。该模型通过构造适当的差分点列,避免了一阶或二阶导数计算,对于模型复杂或者导数不存在的函数模型而言,具有适应面广、算法简单等特点,为广义非线性数据处理中的参数估计问题的解决开拓了又一新的思路。
2005, 30(7): 621-624.
摘要:
根据粗差判断方程中的判断矩阵和两个统计检验量之间相关系数的函数式,论证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所确定的粗差不能定位的数学模型实际上是相等的。通过算例,不仅说明两种研究方法对观测量不能定位粗差的判断是一致的,而且使用判断矩阵研究观测量的粗差发现和定位能力会更加方便简单。
根据粗差判断方程中的判断矩阵和两个统计检验量之间相关系数的函数式,论证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所确定的粗差不能定位的数学模型实际上是相等的。通过算例,不仅说明两种研究方法对观测量不能定位粗差的判断是一致的,而且使用判断矩阵研究观测量的粗差发现和定位能力会更加方便简单。
2005, 30(7): 625-628.
摘要:
比较和分析了北京、拉萨和武汉等跟踪站2002年7月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和大气综合水汽的变化趋势,提出了无需进行其他转换利用天顶对流层延迟直接推算水汽含量的新方法,并对实测数据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比较和分析了北京、拉萨和武汉等跟踪站2002年7月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和大气综合水汽的变化趋势,提出了无需进行其他转换利用天顶对流层延迟直接推算水汽含量的新方法,并对实测数据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05, 30(7): 629-631.
摘要:
基于地球同步卫星定位原理,分析了当利用数字化地形图提供测站高程时测站的多解和无解现象。利用观测方程给出了判断多解和无解的依据,提出了虚拟地形投影方法,获得了“亚稳定”收敛点的定位解子集π2
基于地球同步卫星定位原理,分析了当利用数字化地形图提供测站高程时测站的多解和无解现象。利用观测方程给出了判断多解和无解的依据,提出了虚拟地形投影方法,获得了“亚稳定”收敛点的定位解子集π2
2005, 30(7): 632-635.
摘要:
研究了正交相关法的数学原理,给出了仿真计算与测试应用的实例。结果表明,正交相关法具有很强的噪声抑制能力,克服了大噪声对标定精度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甚宽频带地震计的频域标定精度。
研究了正交相关法的数学原理,给出了仿真计算与测试应用的实例。结果表明,正交相关法具有很强的噪声抑制能力,克服了大噪声对标定精度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甚宽频带地震计的频域标定精度。
2005, 30(7): 636-639.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性预处理的点删除简化算法。该算法针对海量地形数据,首先建立了高效的空间索引系统,利用这一索引系统快速完成了视锥截取、背面剔除和隐藏面消除等可见性测试,再对预处理后的网格模型依据顶点曲率大小进行点删除简化。实验表明,采用可见性预处理可大大提高绘制速度,并且绘制帧速率基本独立于模型的复杂度。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性预处理的点删除简化算法。该算法针对海量地形数据,首先建立了高效的空间索引系统,利用这一索引系统快速完成了视锥截取、背面剔除和隐藏面消除等可见性测试,再对预处理后的网格模型依据顶点曲率大小进行点删除简化。实验表明,采用可见性预处理可大大提高绘制速度,并且绘制帧速率基本独立于模型的复杂度。
2005, 30(7): 640-642.
摘要:
提出了基于地形图数据库、地面巡视、地形图修测对原始数据和修测数据比对进行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地物变化自动识别的方法。这种方法效率高,准确性强,已成功用于北京市1∶500地形图数据库更新前地物变化的自动发现
提出了基于地形图数据库、地面巡视、地形图修测对原始数据和修测数据比对进行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地物变化自动识别的方法。这种方法效率高,准确性强,已成功用于北京市1∶500地形图数据库更新前地物变化的自动发现
2005, 30(7): 643-645.
摘要:
给出了一种新的雷达辐射源属性识别方法及其具体模型。以雷达辐射源用途识别为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并与经典的统计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这为研究辐射源识别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给出了一种新的雷达辐射源属性识别方法及其具体模型。以雷达辐射源用途识别为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并与经典的统计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这为研究辐射源识别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2005, 30(7): 646-649.
摘要:
已有的时空数据库研究集中在模型和语言上,缺乏时空数据库的系统实现。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一种应用Informix数据刀片技术进行时空数据库系统实现的方法,论述了底层的时空数据模型、时空数据刀片的实现过程以及实验结果。
已有的时空数据库研究集中在模型和语言上,缺乏时空数据库的系统实现。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一种应用Informix数据刀片技术进行时空数据库系统实现的方法,论述了底层的时空数据模型、时空数据刀片的实现过程以及实验结果。
2005, 30(7): 650-653.
摘要:
仿照弧段节点的拓扑数据结构思想,把巷道分为巷道体和巷道间节点,分别对它们进行三维建模,并且构建了巷道间的拓扑关系。同时按照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给出了C++实现,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实验证明,巷道的建模方法和系统的实现方法是可行的。
仿照弧段节点的拓扑数据结构思想,把巷道分为巷道体和巷道间节点,分别对它们进行三维建模,并且构建了巷道间的拓扑关系。同时按照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给出了C++实现,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实验证明,巷道的建模方法和系统的实现方法是可行的。
2005, 30(7): 654-657.
摘要:
针对GPS接收机在接收信号的过程中经常存在由于干扰信号的影响而导致接收机无法跟踪锁定有用信号,从而失去精确导航定位的能力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天线部分增加一个自适应抗干扰模块的解决办法,并用TI公司的TMS320C6416芯片实现了该方案。
针对GPS接收机在接收信号的过程中经常存在由于干扰信号的影响而导致接收机无法跟踪锁定有用信号,从而失去精确导航定位的能力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天线部分增加一个自适应抗干扰模块的解决办法,并用TI公司的TMS320C6416芯片实现了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