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  第7卷  第1期

我国天文大地网与卫星多普勒网联合平差的初步方案
摘要:
本文提出的联合平差方案的要点是,先将天文大地网和卫星多普勒网按原定方案分别单独平差,然后将天文大地网和多普勒网的公共点的单独平差成果进行联合平差。在联合平差时,将公共点上的大地经纬度作为随机参数(即信号),以在天文大地网平差得到的这些点的经纬度值及其方差,作为信号的先验期望和先验方差,而以多普勒网平差得到的这些点在美国的NWL-10D地心坐标系统的坐标值作为相关观测值,列出它们的包含信号和另外几个参数的观测方程式,然后按最小二乘配置法进行平差。
隧道施工地面导线网的合理布设
摘要:
本文根据间接平差理论推导出隧道施工导线网的边角测量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的严密计算公式,讨论了边角权的选取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以横向贯通误差为依据,对导线网图形及其最优化设计进行了讨论和论证,指出了导线作为隧道地面施工控制的优点和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的验后权估计
摘要:
严格的自检校光束法平差的数学模型中包含三类观测值,即象片坐标、地面控制点坐标(虚拟的)和附加参数测观值。正确地选择它们的权才能保证自检校平差有稳定、可靠的结果,从而有效地补偿系统误差的影响。本文探讨用最小二乘法平差中的验后方差估计方法来估求这三类观测值的权,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是:(i)自检校光束法平差中的验后方差估计有唯一收敛解。(ii)在任何情况附加参数观测值方差的估值比较准确。但在确定它的最佳权时应适当的考虑到偶然误差的系统累积作用。(iii)稀疏控制下由于地面控制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很小,其权不可能估准,但这不会影响平差结果只有在密集控制下才有必要和可能精确地估计它的权。
卫星多普勒网平差原理及初步计算程序
摘要:
本文从短弧法与半短弧法多点定位的基本思想出发,根据最小二乘逐次间接平差原理,提出对卫星多普勒同平差的方法。这种方法吸取了逐次平差与传统的分区平差的优点,计算灵活、方便。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初步计算程序的主要计算步骤及程序框图。
方差-协方差-分量估计
摘要:
本文从间接平差出发推导了含有检验矩阵的方差-协方差-分量估计的特征方程,并详细讨论了估值的统计特性。作为协方差估计的特例,对方差估计的若干公式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各自的统计特性。最后给出了适合条件平差的方羞-协方差-分量估计公式。
航摄影象数字相关的一个试验
摘要:
这是一篇关于航测核线影象数字相关的实验报告,主要讨论了如下几个问题;<1>从扫描系统到核线系统的影象变换;<2>通过影象预处理增强对相关有益的特征;<3>带阈值的绝对差值总和的影象匹配算法;<4>用卷积算法剔除相关结果中的粗差;<5>由地形坡度引起的影象配准误差及目标区最佳尺寸分析。
遥感多光谱扫描(MSS)数字影象的几何纠正
摘要:
遥感扫描数字影象几何纠正的数学方法,大至可分为随机场的内插法和确定函数场的参数法两大类。就纠正过程而言,又可分为利用可预测的扫描参数作粗纠正和利用控制点作精纠正两大步骤。本文仅介绍用共线法对陆地卫星(Land-sat)多光谱扫描(MSS)影象进行精纠正的基本方法和试验结果。其中,一般多项式内插法被用来确定被纠正象元素的初始坐标;由有限元法产生的数字地面模型(DTM)格网被用于为共线方程提供高程信息。试验结果表明:Landsat MSS影象的几何纠正精度达1~0.5象元单位;共线法比多项式法的纠正精度稍高,但两者无显著差别;由后方交会求解的扫描传感器外方位元素并不代表实际传感器姿态等。本试验还对三种影象灰度的抽样法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三维地图的机助制图试验
摘要:
作者指出三维地图正在逐渐得到广泛使用,其原因是:1.许多制图物体具有三维表面,而就制图手段而言,三维地图能显示所表示物体的本来面目。2.从地图感受论来说,用透视方法制成的地图能较好地符合人们对实在的观察,因此这种地图具有更多的直观性而读者能便于获得具体印象。其次这种地图易于用机助制图方法制作。本文中指出若干不同题材的三维地图例子。是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地理系实验室用IBM 370/158计算机和Calcomp自动绘图机用机助制图方法完成的。
关于地图投影变换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摘要:
本文讨论了用多项式进行地图投影变换的几个理论问题:即地图投影变换函数的一般收敛特性;多项式对投影变换函数逼近过程的收敛性及多项式变换保持原图象的拓扑性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