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庆, 王所智, 丁雨淋, 曾浩炜, 张利国, 郭永欣, 李函侃, 王万齐, 宋树宝, 郝蕊, 程智博.
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智能管理的安全质量进度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8): 1155-1164.
doi: 10.13203/j.whugis20210573
|
[2] |
黄声享, 李冠青, 张文, 王新鹏.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控制网布设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5): 640-647.
doi: 10.13203/j.whugis20170196
|
[3] |
马下平, 游为.
附加垂线偏差参数的地面常规网与GNSS基线网联合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4): 550-557.
doi: 10.13203/j.whugis20150040
|
[4] |
徐亚明, 刘冠兰, 柏文锋.
顾及基坑施工影响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卡尔曼滤波预报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1): 1322-1325.
|
[5] |
张正禄, 邓勇, 吕耕超, 龚楚安.
锦屏辅助洞施工控制网布设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7): 794-797.
|
[6] |
黄声享, 杨保岑, 游新鹏.
GPS动态几何监测系统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9): 1072-1075.
|
[7] |
黄海, 祝国瑞.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土地合理储备量预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6): 561-563.
|
[8] |
黄声享, 刘经南, 吴晓铭.
GPS实时监控系统及其在堆石坝施工中的初步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9): 813-816.
|
[9] |
王仲锋.
导线网方差分量估计的综合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2): 112-117.
|
[10] |
黄加纳, 吴俊昶.
导线网可靠性分析和粗差探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1): 51-54.
|
[11] |
姚连璧, 沈云中, 胡丛玮, 刘大杰.
铁路隧道GPS网布设的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2): 180-183.
|
[12] |
赵少荣, 於宗俦, 陶本藻, 于正林.
断层区域的GPS监测点布设及其探测效果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2, 17(3): 43-51.
|
[13] |
吴俊昶.
相关平差的导线点精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3): 74-86.
|
[14] |
周忠谟.
在地面三角网中布设卫星观测站的最低精度要求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3): 30-36.
|
[15] |
张正禄, A. 安东诺甫罗斯.
隧道测量的设计和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2): 1-9.
|
[16] |
尹任祥, 刘大杰.
特级导线的精度计算和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4): 18-29.
|
[17] |
尹任祥.
特级导线中天文方位角的配置密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2): 93-107.
|
[18] |
管铮.
关于基本重力网的布设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2): 108-115.
|
[19] |
纪增爵, 崔希璋.
在我国特殊地区以光速测距法建立一等导线网的建议方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59, 3(3): 18-24.
|
[20] |
陈永龄.
菱形基线网图形强度的理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57, 1(0): 4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