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第29卷 第12期
2004, 29(12): 1035-1039,1105.
摘要:
从摄影测量的角度出发,在回顾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及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数字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的共同点及其本质差异,指出数字摄影测量的下一步发展必须与计算机视觉的理论和最新发展相结合。
从摄影测量的角度出发,在回顾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及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数字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的共同点及其本质差异,指出数字摄影测量的下一步发展必须与计算机视觉的理论和最新发展相结合。
2004, 29(12): 1040-1044.
摘要:
讨论了利用卫星卫星间的距离观测值建立导航卫星系统自主定轨的数学方法,并用GPS星座模拟星间观测值,采用滤波算法计算卫星的状态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在空间测距精度一定的情况下,自主定轨精度能高于GPS广播星历,因而能较精确地维持卫星系统的坐标框架。
讨论了利用卫星卫星间的距离观测值建立导航卫星系统自主定轨的数学方法,并用GPS星座模拟星间观测值,采用滤波算法计算卫星的状态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在空间测距精度一定的情况下,自主定轨精度能高于GPS广播星历,因而能较精确地维持卫星系统的坐标框架。
2004, 29(12): 1045-1049.
摘要:
分析了数字城市的内涵,基于数字工程思想,总结了数字城市的工程结构与技术体系,进而阐述了数字城市的意义与建设策略。
分析了数字城市的内涵,基于数字工程思想,总结了数字城市的工程结构与技术体系,进而阐述了数字城市的意义与建设策略。
2004, 29(12): 1050-1054.
摘要:
研究和分析了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对CBD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基于GIS的D-CBD概念,探讨了D-CBD的内涵与优势,并对D-CBD的空间对象及其业务操作、逻辑架构、建设内容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
研究和分析了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对CBD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基于GIS的D-CBD概念,探讨了D-CBD的内涵与优势,并对D-CBD的空间对象及其业务操作、逻辑架构、建设内容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
2004, 29(12): 1055-1058.
摘要:
在分析远程智能诊断与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因素基础上,结合农业领域应用,给出远程智能诊断与决策支持系统核心部件设计及系统实现。
在分析远程智能诊断与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因素基础上,结合农业领域应用,给出远程智能诊断与决策支持系统核心部件设计及系统实现。
2004, 29(12): 1059-1062.
摘要:
阐述了B/S和C/S混合架构的GIS系统中两种不同架构之间的基于数据层的交互、数据库的自动检查更新以及数据更新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数据库自动更新机制,同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阐述了B/S和C/S混合架构的GIS系统中两种不同架构之间的基于数据层的交互、数据库的自动检查更新以及数据更新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数据库自动更新机制,同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4, 29(12): 1063-1066.
摘要:
针对目前Web服务的行业标准中服务描述和发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Ontology的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描述和发现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采用"概念层应用层"两个层次来描述地理信息服务,将服务发布后,通过对服务描述中输入输出等参数和用户需求中功能描述的测度来判断服务与用户需求的匹配程度,从而进行服务发现。
针对目前Web服务的行业标准中服务描述和发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Ontology的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描述和发现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采用"概念层应用层"两个层次来描述地理信息服务,将服务发布后,通过对服务描述中输入输出等参数和用户需求中功能描述的测度来判断服务与用户需求的匹配程度,从而进行服务发现。
2004, 29(12): 1067-1070.
摘要:
针对当前多比例尺GIS存在的数据冗余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边节点和原子属性的数据模型,在模型中较好地解决了复合属性问题,并讨论了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针对当前多比例尺GIS存在的数据冗余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边节点和原子属性的数据模型,在模型中较好地解决了复合属性问题,并讨论了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2004, 29(12): 1071-1074.
摘要:
提出了一种将GML文档存储到空间数据库的存储映射模型G2SDB,同时通过定义边表,保留GML文档的部分结构信息,有利于处理GML查询中的路径表达式,提高查询操作的效率,也有利于GML文档的重构。
提出了一种将GML文档存储到空间数据库的存储映射模型G2SDB,同时通过定义边表,保留GML文档的部分结构信息,有利于处理GML查询中的路径表达式,提高查询操作的效率,也有利于GML文档的重构。
2004, 29(12): 1075-1079.
摘要:
探讨了一种在网格环境下的三维空间数据互操作方法,提出了基于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消息、以图层为单位的三维空间数据表达方法,通过解析SOAP消息便可得到符合GML规范的二维矢量数据、属性数据、纹理及模型数据,方便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互操作。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探讨了一种在网格环境下的三维空间数据互操作方法,提出了基于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消息、以图层为单位的三维空间数据表达方法,通过解析SOAP消息便可得到符合GML规范的二维矢量数据、属性数据、纹理及模型数据,方便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互操作。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04, 29(12): 1080-1083.
摘要:
讨论了地形可视化中的视区裁剪技术,分析了多种可能的改进方法,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层次包围球的快速视区裁剪算法。该算法可以十分快速和准确地判断地形渲染过程中节点和视区的相互位置关系,大大减轻图形系统的负担,有效地提高地形渲染的速度。
讨论了地形可视化中的视区裁剪技术,分析了多种可能的改进方法,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层次包围球的快速视区裁剪算法。该算法可以十分快速和准确地判断地形渲染过程中节点和视区的相互位置关系,大大减轻图形系统的负担,有效地提高地形渲染的速度。
2004, 29(12): 1084-1088.
摘要:
以对序列影像进行连续像对相对定向的结果(自由网相机参数和部分同名像点)为基础,对VIDEO序列影像的直线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并实现了相关的算法,给出了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以对序列影像进行连续像对相对定向的结果(自由网相机参数和部分同名像点)为基础,对VIDEO序列影像的直线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并实现了相关的算法,给出了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2004, 29(12): 1089-1092.
摘要:
对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进行控制点坡度校正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EM算法。根据EM算法以及基于区域增长的余弦散射模型建立了控制点坡度校正模型,并用河北省张北地区的雷达影像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较高的精度初值。
对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进行控制点坡度校正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EM算法。根据EM算法以及基于区域增长的余弦散射模型建立了控制点坡度校正模型,并用河北省张北地区的雷达影像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较高的精度初值。
2004, 29(12): 1093-1096.
摘要:
针对传统的边缘提取方法大部分不适应高光谱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光谱空间密度分析边缘提取的思想。在分组主分量变换提取第一主分量作为特征维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二次判别边缘的方法,通过立体判决将光谱空间中低密度超椭球体集群视为真实边缘点集群。试验表明,此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针对传统的边缘提取方法大部分不适应高光谱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光谱空间密度分析边缘提取的思想。在分组主分量变换提取第一主分量作为特征维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二次判别边缘的方法,通过立体判决将光谱空间中低密度超椭球体集群视为真实边缘点集群。试验表明,此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2004, 29(12): 1097-1100.
摘要:
提出了一种从数字航空立体像对半自动提取多直角平顶房屋的方法。试验表明,本方法能提高提取建筑物的精度,其定位精度较高。
提出了一种从数字航空立体像对半自动提取多直角平顶房屋的方法。试验表明,本方法能提高提取建筑物的精度,其定位精度较高。
2004, 29(12): 1101-1105.
摘要:
基于大角度的空间直角坐标转换,提出了以方向余弦为参数、适用于任何角度旋转的空间直角坐标转换的简明计算方法。
基于大角度的空间直角坐标转换,提出了以方向余弦为参数、适用于任何角度旋转的空间直角坐标转换的简明计算方法。
2004, 29(12): 1106-1110.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回"结构分辨率的LOD(level of detail)算法,真正实现了离视点越近越清楚、越远越模糊的视觉效果,避免了在模型简化过程中的交叉、重叠和细长的三角形出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时动态地生成不规则格网的连续多分辨率模型,实现地形场景的平滑绘制,同时具有较快的显示速度。
提出了一种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回"结构分辨率的LOD(level of detail)算法,真正实现了离视点越近越清楚、越远越模糊的视觉效果,避免了在模型简化过程中的交叉、重叠和细长的三角形出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时动态地生成不规则格网的连续多分辨率模型,实现地形场景的平滑绘制,同时具有较快的显示速度。
2004, 29(12): 1111-1114.
摘要:
根据面状符号的结构特征和实现机制,提出了基于分层的面状地图符号设计方法,把面状符号分为若干层,每层采用一种填充方式,并在基于VC++的Cartosymbol软件中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既便于地理现象的表达,又便于计算机实现。
根据面状符号的结构特征和实现机制,提出了基于分层的面状地图符号设计方法,把面状符号分为若干层,每层采用一种填充方式,并在基于VC++的Cartosymbol软件中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既便于地理现象的表达,又便于计算机实现。
2004, 29(12): 1115-1118.
摘要:
通过分析实现邮件过滤技术,提出了基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电子邮件过滤模型,并重点讨论了在模型中如何通过内容分析实现对邮件的分类。
通过分析实现邮件过滤技术,提出了基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电子邮件过滤模型,并重点讨论了在模型中如何通过内容分析实现对邮件的分类。
2004, 29(12): 1119-1122.
摘要:
提出了用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 MAS)协同工作模型来克服已有谈判支持的不足,研究了MAS系统的组织结构和交互机制;给出了基于MAS协同框架系统体系结构和工作模式,并介绍了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实验结果。
提出了用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 MAS)协同工作模型来克服已有谈判支持的不足,研究了MAS系统的组织结构和交互机制;给出了基于MAS协同框架系统体系结构和工作模式,并介绍了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