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37卷 第6期
2012, 37(6): 631-635.
摘要:
从单传感器和多传感器遥感数据集成两个方面介绍和阐述了遥感技术估算森林生物量的发展现状,以此提炼遥感技术估算森林生物量研究面临的问题。
从单传感器和多传感器遥感数据集成两个方面介绍和阐述了遥感技术估算森林生物量的发展现状,以此提炼遥感技术估算森林生物量研究面临的问题。
2012, 37(6): 636-639.
摘要: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地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带来的地物提取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次规则的面向对象的典型地物提取方法。改进了基于区域增长的影像分割方法,利用小区域内的全局最优策略进行初始增长,避开了种子点的选择。利用影像分割得到的影像对象作为地物提取的基元,针对影像上典型地物选择提取特征,利用多层次的提取规则进行地物提取,总的提取精度达到87.1%。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地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带来的地物提取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次规则的面向对象的典型地物提取方法。改进了基于区域增长的影像分割方法,利用小区域内的全局最优策略进行初始增长,避开了种子点的选择。利用影像分割得到的影像对象作为地物提取的基元,针对影像上典型地物选择提取特征,利用多层次的提取规则进行地物提取,总的提取精度达到87.1%。
2012, 37(6): 640-643.
摘要:
针对K-均值聚类存在的初始聚类中心不稳定、聚类数目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利用正交投影散度(OPD)优化K-均值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设计了RD指标函数用于估计聚类数目k。将所提出的算法应用于高光谱影像特征提取与端元提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的性能高于已有的类似算法。
针对K-均值聚类存在的初始聚类中心不稳定、聚类数目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利用正交投影散度(OPD)优化K-均值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设计了RD指标函数用于估计聚类数目k。将所提出的算法应用于高光谱影像特征提取与端元提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的性能高于已有的类似算法。
2012, 37(6): 644-648.
摘要:
利用多光谱图像的两像素点灰度差异强度指数,定量分析了多光谱图像的边缘特征及响应特征差异,指出传统灰度算子会导致弱边缘特征漏检。为减小边缘响应强度差异,在光谱特征空间中分别利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表征多光谱图像的梯度变化大小和方向,同时采用B样条小波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变换,获取不同尺度的边缘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多光谱图像检测出的边缘特征响应均匀且较为显著,综合多尺度边缘能准确检测并定位边缘点,且能有效地抑制噪声。
利用多光谱图像的两像素点灰度差异强度指数,定量分析了多光谱图像的边缘特征及响应特征差异,指出传统灰度算子会导致弱边缘特征漏检。为减小边缘响应强度差异,在光谱特征空间中分别利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表征多光谱图像的梯度变化大小和方向,同时采用B样条小波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变换,获取不同尺度的边缘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多光谱图像检测出的边缘特征响应均匀且较为显著,综合多尺度边缘能准确检测并定位边缘点,且能有效地抑制噪声。
2012, 37(6): 649-652.
摘要:
提出了一种利用Fourier-Mellin变换的遥感图像配准方法。首先,进行Fourier变换求取频谱能量值并进行高通滤波,将滤波后的能量转换成对数极坐标,通过计算互功率谱,运用相位相关技术得到比例系数和旋转角,两幅图像按照得到的参数进行旋转缩放变换得到变换图像;然后,进行相位相关运算得到平移量,作平移变换;最终叠加显示,可以得到配准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提出了一种利用Fourier-Mellin变换的遥感图像配准方法。首先,进行Fourier变换求取频谱能量值并进行高通滤波,将滤波后的能量转换成对数极坐标,通过计算互功率谱,运用相位相关技术得到比例系数和旋转角,两幅图像按照得到的参数进行旋转缩放变换得到变换图像;然后,进行相位相关运算得到平移量,作平移变换;最终叠加显示,可以得到配准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012, 37(6): 653-657.
摘要:
利用有限的卫星观测数据,通过反演地物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BRDF)模型提取复杂地表的真实信息,是一个不适定的地球科学反演问题。为了克服离散不适定性带来的困难,在分析引起模型解不稳定的原因和数据误差传递机制的基础上,使用构建滤波函数的方法实现BRDF模型的正则化约束反演。实验结果表明,正则化滤波算法与MODIS AMBRALS算法精度相当,完全适用于具有充足观测和稀疏观测情况下的地物参数反演。
利用有限的卫星观测数据,通过反演地物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BRDF)模型提取复杂地表的真实信息,是一个不适定的地球科学反演问题。为了克服离散不适定性带来的困难,在分析引起模型解不稳定的原因和数据误差传递机制的基础上,使用构建滤波函数的方法实现BRDF模型的正则化约束反演。实验结果表明,正则化滤波算法与MODIS AMBRALS算法精度相当,完全适用于具有充足观测和稀疏观测情况下的地物参数反演。
2012, 37(6): 658-661.
摘要:
对单频和双频卫星测高电离层改正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Topex卫星双频电离层改正噪声影响为例,采用沿轨高斯低通滤波后,其交叉点不符值RMS可减小5.7~7.3mm。将平滑后的双频Topex电离层改正与DORIS模型、新发展的IRI2007同化模型和根据全球连续GPS跟踪站实测数据建立的GIM模型进行了交叉比较,结果表明,根据实测数据建立的DORIS和GIM模型精度高于IRI2007模型;与上述3个模型的差值统计结果还显示了平滑后的Topex双频电离层改正存在的10~15mm的系统偏差。
对单频和双频卫星测高电离层改正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Topex卫星双频电离层改正噪声影响为例,采用沿轨高斯低通滤波后,其交叉点不符值RMS可减小5.7~7.3mm。将平滑后的双频Topex电离层改正与DORIS模型、新发展的IRI2007同化模型和根据全球连续GPS跟踪站实测数据建立的GIM模型进行了交叉比较,结果表明,根据实测数据建立的DORIS和GIM模型精度高于IRI2007模型;与上述3个模型的差值统计结果还显示了平滑后的Topex双频电离层改正存在的10~15mm的系统偏差。
2012, 37(6): 662-666.
摘要:
针对武器装备实验与训练活动中无人机等运动目标位置测量数据少、概率分布未知的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MGM(1,N)模型的轨迹预测方法,建立了针对运动目标3个位置坐标的MGM(1,3)模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GM(1,N)模型的运动目标轨迹预测方法合理可行,可以预测该周期内任一时刻的位置信息。
针对武器装备实验与训练活动中无人机等运动目标位置测量数据少、概率分布未知的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MGM(1,N)模型的轨迹预测方法,建立了针对运动目标3个位置坐标的MGM(1,3)模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GM(1,N)模型的运动目标轨迹预测方法合理可行,可以预测该周期内任一时刻的位置信息。
2012, 37(6): 667-670.
摘要:
探讨了几种新的电离层延迟改正算法,通过算例检验了新方案的效率和可行性,对不同精度用户选取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案给出了建议。
探讨了几种新的电离层延迟改正算法,通过算例检验了新方案的效率和可行性,对不同精度用户选取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案给出了建议。
2012, 37(6): 671-674.
摘要:
提出了利用单站地基GPS多普勒频移实时估计弯曲角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探空法和模型法的局限,可以全天候观测,适合于实时应用。实验结果显示,GPS结果与探空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在低仰角范围内优于模型结果。
提出了利用单站地基GPS多普勒频移实时估计弯曲角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探空法和模型法的局限,可以全天候观测,适合于实时应用。实验结果显示,GPS结果与探空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在低仰角范围内优于模型结果。
2012, 37(6): 675-678.
摘要:
分析了中国大陆27个基准站运行以来至2011年3月的坐标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小波变换进行了分频段处理,重点分析了长趋势项(T≥512d)。从长趋势项曲线形态上可以看出站点存在分区特征,同一区域的站点曲线相关系数较高,且区域与地块重合性较好;在曲线形态出现涨落特征后,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会发生Ms 7.5级以上地震。
分析了中国大陆27个基准站运行以来至2011年3月的坐标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小波变换进行了分频段处理,重点分析了长趋势项(T≥512d)。从长趋势项曲线形态上可以看出站点存在分区特征,同一区域的站点曲线相关系数较高,且区域与地块重合性较好;在曲线形态出现涨落特征后,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会发生Ms 7.5级以上地震。
2012, 37(6): 679-682.
摘要:
根据UTCSR发布的GRACE卫星资料,计算了汶川及其周边地区的卫星时变重力场,并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卫星重力场进行分解,得到了反映不同深度的重力场细节和逼近。通过研究各个细节和逼近成分的重力场变化,结合区域构造运动的特点,对GRACE观测的时变重力场及汶川地震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解释和讨论。结果表明,4阶细节和4阶逼近较好地揭示了汶川地区构造形变和深部物质流动引起的重力变化,而且这种震前重力变化特征满足地震孕育发生的条件。
根据UTCSR发布的GRACE卫星资料,计算了汶川及其周边地区的卫星时变重力场,并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卫星重力场进行分解,得到了反映不同深度的重力场细节和逼近。通过研究各个细节和逼近成分的重力场变化,结合区域构造运动的特点,对GRACE观测的时变重力场及汶川地震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解释和讨论。结果表明,4阶细节和4阶逼近较好地揭示了汶川地区构造形变和深部物质流动引起的重力变化,而且这种震前重力变化特征满足地震孕育发生的条件。
2012, 37(6): 683-687.
摘要:
设计了一种短基线情况下双差模糊度的实时解算方法,利用双频载波相位的两个长波组合φ-3,4和φ4,-5,通过坐标初始值约束和双频信号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快速求解模糊度,采用抗差自适应滤波来提高模糊度求解的可靠性及定位精度。该方法对监测点初始点位误差的要求可放宽至50cm,适合于变形幅度较大的动态监测系统。
设计了一种短基线情况下双差模糊度的实时解算方法,利用双频载波相位的两个长波组合φ-3,4和φ4,-5,通过坐标初始值约束和双频信号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快速求解模糊度,采用抗差自适应滤波来提高模糊度求解的可靠性及定位精度。该方法对监测点初始点位误差的要求可放宽至50cm,适合于变形幅度较大的动态监测系统。
2012, 37(6): 688-692.
摘要:
提出了一种长距离网络RTK参考站间双差整周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双频载波相位模糊度间的线性关系确定宽巷模糊度,然后选取双频载波相位的备选模糊度组合,通过计算参考站间对流层误差和轨道误差等非色散误差,对双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进行搜索。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快速、可靠地解算长距离参考站间的双差整周模糊度。
提出了一种长距离网络RTK参考站间双差整周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双频载波相位模糊度间的线性关系确定宽巷模糊度,然后选取双频载波相位的备选模糊度组合,通过计算参考站间对流层误差和轨道误差等非色散误差,对双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进行搜索。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快速、可靠地解算长距离参考站间的双差整周模糊度。
2012, 37(6): 693-696.
摘要:
对伪距与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二次差分构造周跳检验参数,并利用Jarque-Bera方法对历元窗口内的周跳参数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较好地实现了周跳的实时探测。利用实测GPS静态数据以及车载GPS动态数据进行了周跳探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实时探测出周跳,并能有效修复周跳。
对伪距与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二次差分构造周跳检验参数,并利用Jarque-Bera方法对历元窗口内的周跳参数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较好地实现了周跳的实时探测。利用实测GPS静态数据以及车载GPS动态数据进行了周跳探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实时探测出周跳,并能有效修复周跳。
2012, 37(6): 697-700.
摘要:
在利用W-M宽巷组合进行周跳初步探测的基础上,加入了新方法进行二次周跳探测。该方法通过利用来自同颗GPS卫星的无电离层影响L3组合相位观测值在相邻历元间的变化量与dm级精度的先验轨道坐标,计算得出星载GPS接收机历元间的钟差变化值。对于存在周跳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其计算结果会与同历元其他无周跳观测值解算的钟差变化量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二次探测可以发现新的周跳并对初步探测结果进行检核。
在利用W-M宽巷组合进行周跳初步探测的基础上,加入了新方法进行二次周跳探测。该方法通过利用来自同颗GPS卫星的无电离层影响L3组合相位观测值在相邻历元间的变化量与dm级精度的先验轨道坐标,计算得出星载GPS接收机历元间的钟差变化值。对于存在周跳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其计算结果会与同历元其他无周跳观测值解算的钟差变化量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二次探测可以发现新的周跳并对初步探测结果进行检核。
2012, 37(6): 701-703.
摘要:
从统计线性回归的角度对无味变换(unscented transformation,UT)进行分析,推导了迭代无味卡尔曼滤波(iterated unscented Kalman filter,IUKF)。针对IUKF计算量大的问题,结合弦线迭代法和IUKF,得到了一种新的混合迭代无味卡尔曼滤波器。数值仿真的结果表明,新滤波算法的精度优于扩展卡尔曼滤波、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和无味卡尔曼滤波,并可以有效降低IUKF的计算量。
从统计线性回归的角度对无味变换(unscented transformation,UT)进行分析,推导了迭代无味卡尔曼滤波(iterated unscented Kalman filter,IUKF)。针对IUKF计算量大的问题,结合弦线迭代法和IUKF,得到了一种新的混合迭代无味卡尔曼滤波器。数值仿真的结果表明,新滤波算法的精度优于扩展卡尔曼滤波、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和无味卡尔曼滤波,并可以有效降低IUKF的计算量。
2012, 37(6): 704-708.
摘要:
将CODE以及GPS广播星历提供的8个系数分别作为Klobuchar模型的输入参数,利用Klobuchar模型及NeQuick模型计算得到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15个GPS基准站上2000~2008年的电离层VTEC序列,以欧洲定轨中心CODE提供的事后电离层产品作为参考标准,得到了两个模型在中国地区的精度评估结果。
将CODE以及GPS广播星历提供的8个系数分别作为Klobuchar模型的输入参数,利用Klobuchar模型及NeQuick模型计算得到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15个GPS基准站上2000~2008年的电离层VTEC序列,以欧洲定轨中心CODE提供的事后电离层产品作为参考标准,得到了两个模型在中国地区的精度评估结果。
2012, 37(6): 709-713.
摘要:
从传统最小二乘的可靠性理论出发,推导了卡尔曼滤波观测方程和预计状态向量的可靠性理论,并与传统多余观测分量的可靠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案的观测方程的内部可靠性不仅与观测值的精度有关,还与卫星几何结构和卫星高度角有关。卡尔曼滤波的预计状态向量的内部可靠性比观测方程的内部可靠性更易受卫星几何结构的影响。虽然两种方案的外部可靠性在收敛之后都在mm级,但伪距的收敛速度要快于载波相位。
从传统最小二乘的可靠性理论出发,推导了卡尔曼滤波观测方程和预计状态向量的可靠性理论,并与传统多余观测分量的可靠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案的观测方程的内部可靠性不仅与观测值的精度有关,还与卫星几何结构和卫星高度角有关。卡尔曼滤波的预计状态向量的内部可靠性比观测方程的内部可靠性更易受卫星几何结构的影响。虽然两种方案的外部可靠性在收敛之后都在mm级,但伪距的收敛速度要快于载波相位。
2012, 37(6): 714-718.
摘要:
针对传统TDMA体制数据传输时延较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卫星导航系统星间链路的可抢占时隙的TDMA体制,并抽象出了该TDMA体制下的时隙编排优化目标,结合卫星导航系统星座的星间可视性,以顶点着色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时隙编排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GPS星间链路的TDMA体制相比,所提出的TDMA体制可达到相同的卫星自主定轨精度以及系统用户等效观测误差(URE)性能,同时大幅提高了系统通信性能。
针对传统TDMA体制数据传输时延较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卫星导航系统星间链路的可抢占时隙的TDMA体制,并抽象出了该TDMA体制下的时隙编排优化目标,结合卫星导航系统星座的星间可视性,以顶点着色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时隙编排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GPS星间链路的TDMA体制相比,所提出的TDMA体制可达到相同的卫星自主定轨精度以及系统用户等效观测误差(URE)性能,同时大幅提高了系统通信性能。
2012, 37(6): 719-723.
摘要:
根据三维拓扑的研究现状以及特定应用领域对三维拓扑的需求,分析了这些特定应用领域的拓扑关系,提出了两种三维拓扑构建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兼顾内拓扑的同时主要构建体之间的外拓扑关系。第一种方法是在体单独构建完毕后建立体之间的拓扑关系;第二种方法考虑到当前成熟三维建模软件或CAD软件中的数据大多以离散面方式组织,设计了自动寻体算法,同时构建体之间的外拓扑关系。利用深圳典型地籍数据和建筑设计图生成的三维数据进行实验,验证了此算法的可行性。
根据三维拓扑的研究现状以及特定应用领域对三维拓扑的需求,分析了这些特定应用领域的拓扑关系,提出了两种三维拓扑构建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兼顾内拓扑的同时主要构建体之间的外拓扑关系。第一种方法是在体单独构建完毕后建立体之间的拓扑关系;第二种方法考虑到当前成熟三维建模软件或CAD软件中的数据大多以离散面方式组织,设计了自动寻体算法,同时构建体之间的外拓扑关系。利用深圳典型地籍数据和建筑设计图生成的三维数据进行实验,验证了此算法的可行性。
2012, 37(6): 724-727.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的网格模式提取方法。该方法根据道路之间的关系生成关系图,运用交、联、提取连通分量和极大完全子图等图论算子完成模式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进行网格模式的提取。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的网格模式提取方法。该方法根据道路之间的关系生成关系图,运用交、联、提取连通分量和极大完全子图等图论算子完成模式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进行网格模式的提取。
2012, 37(6): 728-732.
摘要:
根据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城市道路网结构化分析与结构等级建模方法。首先,根据城市道路链生成对偶图;然后,分析路网几何结构,对由城市道路链生成的对偶图进行中心性测度分析;集成各项结构指标进行道路等级建模,以保持各个指标的结构信息;最后,根据集成指标分析城市道路的结构重要性、划分道路等级并保持道路网的连通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所提方法进行的道路结构化等级分析能够反映道路网中包含的等级结构特征,而且与单一指标和现有的道路分级相比,集成各项结构指标后划分的道路等级能够更好地符合道路网固有的等级特点。
根据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城市道路网结构化分析与结构等级建模方法。首先,根据城市道路链生成对偶图;然后,分析路网几何结构,对由城市道路链生成的对偶图进行中心性测度分析;集成各项结构指标进行道路等级建模,以保持各个指标的结构信息;最后,根据集成指标分析城市道路的结构重要性、划分道路等级并保持道路网的连通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所提方法进行的道路结构化等级分析能够反映道路网中包含的等级结构特征,而且与单一指标和现有的道路分级相比,集成各项结构指标后划分的道路等级能够更好地符合道路网固有的等级特点。
2012, 37(6): 733-736.
摘要:
在柯拉斯尼模型的基础上,借助因特网通信体系的分层方法,提出了Web 2.0地图作为空间信息平台的双向传输体系,丰富和完善Web 2.0环境下的地图信息传递理论。
在柯拉斯尼模型的基础上,借助因特网通信体系的分层方法,提出了Web 2.0地图作为空间信息平台的双向传输体系,丰富和完善Web 2.0环境下的地图信息传递理论。
2012, 37(6): 737-740.
摘要:
在C/S模式下,针对瓦片地图的数据组织特点,提出采用ArcEngine的自定义图层实现瓦片地图的动态绘制与投影,利用线程池、异步访问技术、缓存及.Net内存管理机制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用户互操作性。将基于Win32类库的和基于开源库GDAL的两种瓦片拼接方式结合起来实现瓦片拼接,避免单纯使用GDAL方式的低效率。以城市规划信息查询系统为例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在C/S模式下,针对瓦片地图的数据组织特点,提出采用ArcEngine的自定义图层实现瓦片地图的动态绘制与投影,利用线程池、异步访问技术、缓存及.Net内存管理机制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用户互操作性。将基于Win32类库的和基于开源库GDAL的两种瓦片拼接方式结合起来实现瓦片拼接,避免单纯使用GDAL方式的低效率。以城市规划信息查询系统为例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2012, 37(6): 741-745.
摘要:
面向大型土木工程设计,提出了一种运用WMS共享空间数据源并实现高效应用集成的工程设计应用技术体系。首先,直接针对WMS数据服务器定向开发数据获取应用,通过高效并行多线程实现空间数据的分块网络传输,同时结合本地缓存机制与网络共享,实现了一种双轨存储访问机制;其次,基于独立的应用下载与嵌入的实时线程分配,实现了远程数据的本地化模拟应用环境与分布式共享协同;再次,针对WMS数据的应用,实现了空间数据向工程数据的高精度转换与工程制图出图体系,开发了统一的全球三维可视化平台,用于直观地综合表达各种WMS数据源。
面向大型土木工程设计,提出了一种运用WMS共享空间数据源并实现高效应用集成的工程设计应用技术体系。首先,直接针对WMS数据服务器定向开发数据获取应用,通过高效并行多线程实现空间数据的分块网络传输,同时结合本地缓存机制与网络共享,实现了一种双轨存储访问机制;其次,基于独立的应用下载与嵌入的实时线程分配,实现了远程数据的本地化模拟应用环境与分布式共享协同;再次,针对WMS数据的应用,实现了空间数据向工程数据的高精度转换与工程制图出图体系,开发了统一的全球三维可视化平台,用于直观地综合表达各种WMS数据源。
2012, 37(6): 746-749.
摘要:
在多种配置的计算机上对全球多地区多级别的三维地形进行漫游测试,得出实验数据,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三维可视化系统中影响系统性能的11个硬件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影响三维可视化系统的主要硬件因素为CPU主频、二级缓存和内存,其中,二级缓存对可视化系统运行速率的影响尤为显著。
在多种配置的计算机上对全球多地区多级别的三维地形进行漫游测试,得出实验数据,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三维可视化系统中影响系统性能的11个硬件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影响三维可视化系统的主要硬件因素为CPU主频、二级缓存和内存,其中,二级缓存对可视化系统运行速率的影响尤为显著。
2012, 37(6): 750-755.
摘要:
遥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统计年鉴为数据源,在GIS技术支持下,选择15个评价指标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壤侵蚀脆弱性指数模型,并揭示了脆弱性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壤侵蚀脆弱性以中度和高度脆弱为主,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土壤侵蚀脆弱性与土壤侵蚀现状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不同。从土壤侵蚀驱动力、敏感度与响应能力这3个要素出发探讨了脆弱性空间分布形成的机制。
遥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统计年鉴为数据源,在GIS技术支持下,选择15个评价指标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壤侵蚀脆弱性指数模型,并揭示了脆弱性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壤侵蚀脆弱性以中度和高度脆弱为主,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土壤侵蚀脆弱性与土壤侵蚀现状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不同。从土壤侵蚀驱动力、敏感度与响应能力这3个要素出发探讨了脆弱性空间分布形成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