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祝意青, 刘芳, 张国庆, 赵云峰, 隗寿春.
中国流动重力监测与地震预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6): 820-829.
doi: 10.13203/j.whugis20220127
|
[2] |
戴海亮, 孙付平, 姜卫平, 肖凯, 朱新慧, 刘婧.
小波多尺度分解和奇异谱分析在GNSS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3): 371-380.
doi: 10.13203/j.whugis20190107
|
[3] |
马俊, 曹成度, 姜卫平, 周吕.
利用小波包系数信息熵去除GNSS站坐标时间序列有色噪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9): 1309-1317.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53
|
[4] |
卢小平, 卢遥, 焦金龙, 童小华, 张继贤.
基于重叠区域相关系数的视频影像关键帧提取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2): 260-267.
doi: 10.13203/j.whugis20170038
|
[5] |
王建民, 张锦.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变形智能预测模型及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2): 248-254.
doi: 10.13203/j.whugis20160075
|
[6] |
顾国华, 王武星, 占伟, 梁洪宝, 朱爽.
东日本Mw9.0大地震前、同震及震后地壳水平运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2): 1669-1676.
doi: 10.13203/j.whugis20130744
|
[7] |
邓敏, 陈倜, 杨文涛.
融合空间尺度特征的时空序列预测建模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2): 1625-1632.
doi: 10.13203/j.whugis20130842
|
[8] |
裴媛媛, 廖明生, 王寒梅.
时间序列SAR影像监测堤坝形变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266-269.
|
[9] |
陈江平, 韩青, 胡晶, 张鹏林.
顾及小波变换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因子的多尺度相关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9): 1118-1121.
|
[10] |
魏二虎, 李智强, 龚光裕, 张帅.
极移时间序列模型的拟合与预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2): 1420-1424.
|
[11] |
罗三明, 杨国华, 李陶, 袁油新.
PSInSAR方法探测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形变过程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5): 602-605.
|
[12] |
王伟, 宁津生, 罗志才, 汪海洪.
利用小波变换分离俯冲带重力异常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2): 187-190.
|
[13] |
林立宇, 茅力非, 王雷光, 秦前清.
一种基于分段线性系数变换的编码预处理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680-683.
|
[14] |
王新洲, 范千, 许承权, 李昭.
基于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的大坝变形预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5): 469-471.
|
[15] |
徐新, 王雁, 陈嘉宇, 孙洪.
基于小波系数统计特征的SAR图像恢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0): 855-857.
|
[16] |
顾利亚, 岑敏仪, 李志林.
粗差发现和定位能力与相关系数的关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7): 621-624.
|
[17] |
吴云, 孙建中, 乔学军, 王辉.
GPS在现今地壳运动与地震监测中的初步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79-82,136.
|
[18] |
王智均, 李德仁, 李清泉.
利用小波变换对影像进行融合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2): 137-142.
|
[19] |
邵巨良, 李德仁.
小波变换及其在影像表示中的应用和其方向选择性算法的改进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2): 1-9.
|
[20] |
徐培亮.
应用时间序列方法作大坝变形预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3): 2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