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硕, 张磊, 李健.
一种改进的宽巷引导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4): 637-642.
doi: 10.13203/j.whugis20150462
|
[2] |
谢建涛, 郝金明, 刘伟平, 于合理, 田英国.
一种基于多频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的BDS/GPS中长基线RTK定位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9): 1216-1222.
doi: 10.13203/j.whugis20150379
|
[3] |
高旺, 高成发, 潘树国, 尚睿, 邓家栋.
基于部分固定策略的多系统长距离基准站间模糊度快速解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4): 558-56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945
|
[4] |
宋超, 郝金明.
基于多接收机模糊度关联的动态PPP快速重新收敛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5): 595-599, 690.
doi: 10.13203/j.whugis20140747
|
[5] |
任锴, 宋小勇, 贾小林.
利用正交化方法确定独立基线及独立双差模糊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7): 974-977.
doi: 10.13203/j.whugis20140262
|
[6] |
王冰, 隋立芬, 王威, 马成.
GPS/陀螺组合测姿中整周模糊度的快速解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 128-133.
|
[7] |
张明, 刘晖, 丁志刚, 汤晟佳, 范城城.
基于序贯平差的长距离基准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3): 366-371.
|
[8] |
邓健, 潘树国, 洪卓众.
利用三频数据最优组合求解电离层延迟的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5): 600-604.
doi: 10.13203/j.whugis20120146
|
[9] |
郭际明, 周命端, 谢翔, 章迪.
利用DUFCOM和DC算法的GPS单历元双差整周模糊度快速确定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7): 813-817.
|
[10] |
王磊, 李盼, 吕翠仙.
关联矩阵法在独立基线及独立双差模糊度选择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6): 715-718.
|
[11] |
李博峰, 沈云中.
附有约束条件的GPS模糊度快速解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 117-121.
|
[12] |
王新洲, 花向红, 邱蕾.
GPS变形监测中整周模糊度解算的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 24-26.
|
[13] |
阳仁贵, 欧吉坤, 袁运斌.
部分搜索法提高GPS相位模糊度解算的效率和成功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60-163.
|
[14] |
罗孝文, 欧吉坤.
中长基线GPS网络RTK模糊度快速解算的一种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56-159.
|
[15] |
唐卫明, 刘经南, 施闯, 楼益栋.
三步法确定网络RTK基准站双差模糊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4): 305-308.
|
[16] |
刘智敏, 刘经南, 姜卫平, 李陶.
遗传算法解算GPS短基线整周模糊度的编码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7): 607-609.
|
[17] |
吴万清, 宁龙梅, 朱才连.
一种单频单历元GPS整周模糊度的解算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6): 497-501.
|
[18] |
楼益栋, 李征航, 张小红.
无模糊度和整周跳变问题的短基线解算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1): 995-998.
|
[19] |
喻国荣, 刘经南, 涂冰英, 姚宜斌.
一种动态参考站RTK模糊度解算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5): 407-410.
doi: 10.13203/j.whugis2004.05.008
|
[20] |
李博, 程鹏飞, 秘金钟, 徐彦田, 祝会忠, 高猛, 谷守周.
一种北斗非差非组合长距离基准站模糊度解算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00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