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第26卷 第4期
2001, 26(4): 283-289,302.
摘要:
采用移去恢复技术,利用我国高分辨率DTM和重力资料推算我国大陆重力大地水准面;然后再和我国GPS水准所构成的高程异常控制网拟合,推算了具有dm级精度、15'×15'分辨率的我国大陆大地水准面。利用全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的80余个高精度GPS水准点进行外部检核,检核结果证实和原设计精度完全一致,即该大陆大地水准面的绝对精度,在东经102°以东高于±0.3m,在东经102°以西、北纬36°以北为±0.4m,36°以南为±(0.4~0.6)m。利用卫星测高数据计算垂线偏差,反解我国海域大地水准面。为了检核,由测高垂线偏差反演为重力异常,与海上万余点船测重力值进行了外部检核;同时用上述反演的重力异常推算大地水准面,与直接解得的相应结果进行比较作为内部检核。由重力和GPS水准数据推算的上述大陆大地水准面,和主要由卫星测高数据确定的海洋大地水准面,二者之间一般都存在以系统误差为主的拼接差。顾及这一现象并结合我国在陆海大地水准面拼接区重力资料稀疏的实际,研究提出了扩展拼接技术,即在沿海选取部分陆海毗邻的局部地区,在这局部地区内,陆地用实测平均重力格网数据,海洋用测高平均重力格网数据,统一推算这陆海局部重力大地水准面。然后利用这一局部大地水准面的陆地部分和
采用移去恢复技术,利用我国高分辨率DTM和重力资料推算我国大陆重力大地水准面;然后再和我国GPS水准所构成的高程异常控制网拟合,推算了具有dm级精度、15'×15'分辨率的我国大陆大地水准面。利用全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的80余个高精度GPS水准点进行外部检核,检核结果证实和原设计精度完全一致,即该大陆大地水准面的绝对精度,在东经102°以东高于±0.3m,在东经102°以西、北纬36°以北为±0.4m,36°以南为±(0.4~0.6)m。利用卫星测高数据计算垂线偏差,反解我国海域大地水准面。为了检核,由测高垂线偏差反演为重力异常,与海上万余点船测重力值进行了外部检核;同时用上述反演的重力异常推算大地水准面,与直接解得的相应结果进行比较作为内部检核。由重力和GPS水准数据推算的上述大陆大地水准面,和主要由卫星测高数据确定的海洋大地水准面,二者之间一般都存在以系统误差为主的拼接差。顾及这一现象并结合我国在陆海大地水准面拼接区重力资料稀疏的实际,研究提出了扩展拼接技术,即在沿海选取部分陆海毗邻的局部地区,在这局部地区内,陆地用实测平均重力格网数据,海洋用测高平均重力格网数据,统一推算这陆海局部重力大地水准面。然后利用这一局部大地水准面的陆地部分和
2001, 26(4): 290-295.
摘要:
提出了一种从数字航空立体像对半自动提取建筑物的方法。操作员通过人机界面选择房屋的种类并输入初始位置,然后经过边缘检测、直线段提取和据此房屋几何模型的线段自动编组等处理得到各房屋角点的初始位置。最后,为了获得房屋的精确定位和符合物方严格几何约束的结果,基于物方空间几何约束的最小二乘匹配平差模型用于求取房屋直线边缘和物方几何模型的最优匹配。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建筑物的提取精度并可为半自动建筑物提取提供一个灵活的框架
提出了一种从数字航空立体像对半自动提取建筑物的方法。操作员通过人机界面选择房屋的种类并输入初始位置,然后经过边缘检测、直线段提取和据此房屋几何模型的线段自动编组等处理得到各房屋角点的初始位置。最后,为了获得房屋的精确定位和符合物方严格几何约束的结果,基于物方空间几何约束的最小二乘匹配平差模型用于求取房屋直线边缘和物方几何模型的最优匹配。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建筑物的提取精度并可为半自动建筑物提取提供一个灵活的框架
2001, 26(4): 296-302.
摘要:
将地图投影概念由传统的曲面到平面的变换扩展为曲面到曲面的变换,并提出一套适合于大型GIS和地球数字产品的实用"地图投影"模型。该模型的视图采用等距离切圆柱投影,度量空间是椭球面几何系统,符合计算机环境下GIS视图与度量空间分离的特性。鉴于全球多分辨率连续可视化,精密可视化量算、三维、多维地球数据统一,标准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只有在统一的空间系统内,全球资源、生态环境数据才能进行精确的地理分析等4个方面的需要,从地图投影发展到本模型将是方向和技术趋势
将地图投影概念由传统的曲面到平面的变换扩展为曲面到曲面的变换,并提出一套适合于大型GIS和地球数字产品的实用"地图投影"模型。该模型的视图采用等距离切圆柱投影,度量空间是椭球面几何系统,符合计算机环境下GIS视图与度量空间分离的特性。鉴于全球多分辨率连续可视化,精密可视化量算、三维、多维地球数据统一,标准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只有在统一的空间系统内,全球资源、生态环境数据才能进行精确的地理分析等4个方面的需要,从地图投影发展到本模型将是方向和技术趋势
2001, 26(4): 303-309.
摘要:
从GIS、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发展出发,提出了GIS功能部件库,利用库进行部件的管理,并从组织结构、分类、检索、评价等方面予以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部件生产"和"部件集成"开发方式
从GIS、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发展出发,提出了GIS功能部件库,利用库进行部件的管理,并从组织结构、分类、检索、评价等方面予以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部件生产"和"部件集成"开发方式
2001, 26(4): 310-314.
摘要:
在分析地景模型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景模型简化的判决准则,并根据该准则提出了基于视点的区域数据抽取与简化方法以及基于法矢量的细节模型简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数据压缩量大,绘制速度快,且逼真度无明显变化
在分析地景模型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景模型简化的判决准则,并根据该准则提出了基于视点的区域数据抽取与简化方法以及基于法矢量的细节模型简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数据压缩量大,绘制速度快,且逼真度无明显变化
2001, 26(4): 315-319,330.
摘要:
利用多分辨率小波分析的理论,分析了SAR图像经多分辨率小波分解后生成的系列子图像中信号与斑点噪声能量分布特性及其信噪比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新的小波域斑点噪声的滤波算法,该滤波算法的阈值取决于各细节子图像的序列长度、方差及其所在的层次,并采用真实SAR数据和模拟加噪图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噪声抑制和较好的边缘、细节保护能力及目视效果
利用多分辨率小波分析的理论,分析了SAR图像经多分辨率小波分解后生成的系列子图像中信号与斑点噪声能量分布特性及其信噪比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新的小波域斑点噪声的滤波算法,该滤波算法的阈值取决于各细节子图像的序列长度、方差及其所在的层次,并采用真实SAR数据和模拟加噪图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噪声抑制和较好的边缘、细节保护能力及目视效果
2001, 26(4): 320-324.
摘要:
根据目标识别算法对数据的要求,就杂波背景下的目标分离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析的自适应滤波算法,通过比较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根据目标识别算法对数据的要求,就杂波背景下的目标分离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析的自适应滤波算法,通过比较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1, 26(4): 325-330.
摘要:
在讨论和分析数学形态学用于多值灰度图像的原理和几种基本运算基础上,提出应用数学形态学进行图像边缘增强和提取的原理和方法,介绍了相应结构元的构成方法及试验效果
在讨论和分析数学形态学用于多值灰度图像的原理和几种基本运算基础上,提出应用数学形态学进行图像边缘增强和提取的原理和方法,介绍了相应结构元的构成方法及试验效果
2001, 26(4): 331-336.
摘要:
系统分析工业目标的多样性,总列现有10余种工业测量手段的性质、优缺点和适应性,探讨选用工业测量方法的基本原则
系统分析工业目标的多样性,总列现有10余种工业测量手段的性质、优缺点和适应性,探讨选用工业测量方法的基本原则
2001, 26(4): 337-342.
摘要: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并对缺乏纹理目标的人工纹理产生和影像获取方式进行了研究。对圆目标影像的分割、探测、定位等算法以及利用自检校光束法平差方法解求物方空间坐标、带权观测值的权值给定等作了试验研究。给出了一个解算孔群孔心坐标的应用实例,物方控制点的检查点坐标中误差小于±0.2mm。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并对缺乏纹理目标的人工纹理产生和影像获取方式进行了研究。对圆目标影像的分割、探测、定位等算法以及利用自检校光束法平差方法解求物方空间坐标、带权观测值的权值给定等作了试验研究。给出了一个解算孔群孔心坐标的应用实例,物方控制点的检查点坐标中误差小于±0.2mm。
2001, 26(4): 343-348.
摘要:
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将形变监测资料和库水位、温度等数据从时域转到频域内进行分析,研究库水位、温度变化速度与大坝变形速度的关系,及时反映大坝变形规律和变形原因,并研制了相应的软件
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将形变监测资料和库水位、温度等数据从时域转到频域内进行分析,研究库水位、温度变化速度与大坝变形速度的关系,及时反映大坝变形规律和变形原因,并研制了相应的软件
2001, 26(4): 349-353,373.
摘要:
推导了重力布点公式,应用全国重力点检验了原有代表误差系数的可靠性,估计了我国目前和将来5'×5'平均高的精度,阐述了陆地重力测量布点系统的建立方法和应用方法,给出了我国陆地重力点补测方案,应用它即可确定我国陆地每个5'×5'内应补测的重力点数及其分布
推导了重力布点公式,应用全国重力点检验了原有代表误差系数的可靠性,估计了我国目前和将来5'×5'平均高的精度,阐述了陆地重力测量布点系统的建立方法和应用方法,给出了我国陆地重力点补测方案,应用它即可确定我国陆地每个5'×5'内应补测的重力点数及其分布
2001, 26(4): 354-360.
摘要:
在论述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法及网的精度、可靠性、灵敏度以及费用等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值内部可靠性指标的工程控制网模拟法优化设计的新思想和算法,指出了该方法的优点和特点;介绍了该优化设计方法所采用的"科傻"软件,并用实例说明了用该方法进行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的计算步骤、优化效益以及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在论述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法及网的精度、可靠性、灵敏度以及费用等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值内部可靠性指标的工程控制网模拟法优化设计的新思想和算法,指出了该方法的优点和特点;介绍了该优化设计方法所采用的"科傻"软件,并用实例说明了用该方法进行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的计算步骤、优化效益以及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2001, 26(4): 361-363.
摘要:
根据Laplace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公式,推导了中位数的概率密度,在此基础上证明了L1-范估计的无偏性
根据Laplace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公式,推导了中位数的概率密度,在此基础上证明了L1-范估计的无偏性
2001, 26(4): 364-368.
摘要:
在对拓扑邻接凸多边形方向关系计算特殊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邻接凸多边形方向关系计算算法和二维空间方向关系推理方法。与Voronoi图所表达的邻近拓扑关系相结合,该算法可以用于计算离散二维空间目标之间的方向关系
在对拓扑邻接凸多边形方向关系计算特殊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邻接凸多边形方向关系计算算法和二维空间方向关系推理方法。与Voronoi图所表达的邻近拓扑关系相结合,该算法可以用于计算离散二维空间目标之间的方向关系
2001, 26(4): 369-373.
摘要:
介绍了基于语义网络的知识表示,并利用基于知识的方法将SNetL的知识表示转换为谓词逻辑的表现形式,将其用于推理。本文讨论知识表示的交互式输入方法以及中间模型的设计。按SNetL语言的描述机制,确定了用户描述的控制、导航方式,并研究转换中的规则和算法
介绍了基于语义网络的知识表示,并利用基于知识的方法将SNetL的知识表示转换为谓词逻辑的表现形式,将其用于推理。本文讨论知识表示的交互式输入方法以及中间模型的设计。按SNetL语言的描述机制,确定了用户描述的控制、导航方式,并研究转换中的规则和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