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30卷 第4期
2005, 30(4): 283-287.
摘要:
将计算智能理论引入土地评价领域,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首先基于模糊逻辑和人工神经网络构造了一个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然后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训练,能够快速收敛到最优解,对初始的规则库进行修正,形成了一个自学习、自适应的评价系统。
将计算智能理论引入土地评价领域,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首先基于模糊逻辑和人工神经网络构造了一个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然后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训练,能够快速收敛到最优解,对初始的规则库进行修正,形成了一个自学习、自适应的评价系统。
2005, 30(4): 288-292.
摘要:
以海南省琼海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为例,对遗传算法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中的运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构建出一套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并运用多目标的Pareto方法成功地对模型进行了解算,为今后的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以海南省琼海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为例,对遗传算法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中的运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构建出一套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并运用多目标的Pareto方法成功地对模型进行了解算,为今后的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2005, 30(4): 293-296.
摘要:
提出了渐进式简化建筑物群目标的算法,该算法考虑了目标之间的分辨距离和密度,能够渐进式得到任意比例尺的地图,可以从几何和语义两方面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建筑物群的特征,同时可保持综合前后不同分区之间的密度差异。
提出了渐进式简化建筑物群目标的算法,该算法考虑了目标之间的分辨距离和密度,能够渐进式得到任意比例尺的地图,可以从几何和语义两方面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建筑物群的特征,同时可保持综合前后不同分区之间的密度差异。
2005, 30(4): 297-300.
摘要:
针对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讨论了实用化地图综合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从软件开发角度讨论了地图综合系统功能的层次化划分及在软件中的圈层式结构组织,地图综合操作环境的建立,综合规则的形式化表达,综合算子的设计与软件实现。结合1∶1万到1∶5万数字地图综合及更新的应用实例,提出了多尺度空间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针对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讨论了实用化地图综合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从软件开发角度讨论了地图综合系统功能的层次化划分及在软件中的圈层式结构组织,地图综合操作环境的建立,综合规则的形式化表达,综合算子的设计与软件实现。结合1∶1万到1∶5万数字地图综合及更新的应用实例,提出了多尺度空间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2005, 30(4): 301-304.
摘要:
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并设计了一种任务驱动型工程建设模式,以便使新系统开发者更容易理解其设计思路,作出有利于系统复用的选择,最终为同类实践活动提供可操作的参考方案
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并设计了一种任务驱动型工程建设模式,以便使新系统开发者更容易理解其设计思路,作出有利于系统复用的选择,最终为同类实践活动提供可操作的参考方案
2005, 30(4): 305-308.
摘要:
以耕地利用动态度为度量,利用模糊有序聚类方法将耕地需求量划分为不同的模糊状态区间,利用模糊集理论构建马尔可夫链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改进传统的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用改进后的模型对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较传统的预测方法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以耕地利用动态度为度量,利用模糊有序聚类方法将耕地需求量划分为不同的模糊状态区间,利用模糊集理论构建马尔可夫链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改进传统的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用改进后的模型对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较传统的预测方法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2005, 30(4): 309-312.
摘要:
在分形扩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图综合的理论,分析了地图目标的自相似性在地图综合中的分形衰减现象,并研究了其变化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考虑了分形衰减现象的地图综合方法比原来认为分维数是定值的综合方法表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
在分形扩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图综合的理论,分析了地图目标的自相似性在地图综合中的分形衰减现象,并研究了其变化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考虑了分形衰减现象的地图综合方法比原来认为分维数是定值的综合方法表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
2005, 30(4): 313-316.
摘要:
介绍了视觉传达的概念,从地图图形符号和图形空间构图两方面探讨了关于新的视觉图形符号的挖掘和地图审美语境的塑造以及视觉流程、视觉中心等体现地图构思的形式美方法,由此总结出地图情感信息的视觉传达规律
介绍了视觉传达的概念,从地图图形符号和图形空间构图两方面探讨了关于新的视觉图形符号的挖掘和地图审美语境的塑造以及视觉流程、视觉中心等体现地图构思的形式美方法,由此总结出地图情感信息的视觉传达规律
2005, 30(4): 317-321.
摘要:
论述了地球空间信息的度量空间,讨论了地球信息度量空间下若干基础技术问题;结合Global GIS的技术趋势,讨论了球模型技术方案的意义,指出了Global GIS椭球模型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Global GIS椭球模型中度量空间数据基础、可视化理论和技术、空间数据处理、分析理论和技术等问题
论述了地球空间信息的度量空间,讨论了地球信息度量空间下若干基础技术问题;结合Global GIS的技术趋势,讨论了球模型技术方案的意义,指出了Global GIS椭球模型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Global GIS椭球模型中度量空间数据基础、可视化理论和技术、空间数据处理、分析理论和技术等问题
2005, 30(4): 322-325.
摘要:
分析了我国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技术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和多目标规划整合模型(SD- MOP;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法,研究了SD -MOP整合模型的构造、模型参数估计、敏感性因素识别和优化,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进行了模型的仿真运行和结果分析
分析了我国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技术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和多目标规划整合模型(SD- MOP;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法,研究了SD -MOP整合模型的构造、模型参数估计、敏感性因素识别和优化,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进行了模型的仿真运行和结果分析
2005, 30(4): 326-328.
摘要:
针对区域中大气环境质量的特点,采用对数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得各环境指标的权重及各监测点的横向排名,再用适宜的灰度关联方法进行了评价。整个过程在MATLAB6.5 中实现,计算简便易行,与传统的综合指数法相比较,其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针对区域中大气环境质量的特点,采用对数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得各环境指标的权重及各监测点的横向排名,再用适宜的灰度关联方法进行了评价。整个过程在MATLAB6.5 中实现,计算简便易行,与传统的综合指数法相比较,其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2005, 30(4): 329-332.
摘要:
基于Rough集理论提出了居民地属性知识约简及其结构化选取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Rough集理论具有较强知识挖掘能力的特点,定量分析居民地选取中条件属性的重要性,简化属性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计算每个居民地的重要性,实现居民地的结构化选取。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够从数据库中挖掘出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基于Rough集理论提出了居民地属性知识约简及其结构化选取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Rough集理论具有较强知识挖掘能力的特点,定量分析居民地选取中条件属性的重要性,简化属性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计算每个居民地的重要性,实现居民地的结构化选取。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够从数据库中挖掘出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2005, 30(4): 333-336.
摘要:
基于地理网络模型与GIS技术,提出了顾及地理网络特征的城市消防站布局渐进优化方法,实现了城市新建消防站的选址规划及城市消防站的整体布局优化。实例研究表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基于地理网络模型与GIS技术,提出了顾及地理网络特征的城市消防站布局渐进优化方法,实现了城市新建消防站的选址规划及城市消防站的整体布局优化。实例研究表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005, 30(4): 337-340.
摘要:
针对OWL语言表达地理本体的不足,提出借助于部分整体学、位置理论以及拓扑学这3 个理论工具,构造出形式化的空间特征以及空间关系公理,加入到OWL的建模原语当中,从而能够在OWL构建的地理本体之中表达其空间特征。实验表明,这种本体的形式化表达机制是可行的,能够有效地表达地理本体的空间特征
针对OWL语言表达地理本体的不足,提出借助于部分整体学、位置理论以及拓扑学这3 个理论工具,构造出形式化的空间特征以及空间关系公理,加入到OWL的建模原语当中,从而能够在OWL构建的地理本体之中表达其空间特征。实验表明,这种本体的形式化表达机制是可行的,能够有效地表达地理本体的空间特征
2005, 30(4): 341-344.
摘要:
在对模糊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地理目标位置与属性不确定性的集成度量策略,提出了基于四元组(x,y,A, D; 的能集成表达位置和属性不确定性的模糊点、模糊线和模糊面的形式化描述方法。以模糊度曲面在建设项目选址空间决策中的应用为例,探讨了基于该形式化描述方法的模糊分析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形式化描述方法是一种有效集成位置与主题属性不确定性的方法。
在对模糊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地理目标位置与属性不确定性的集成度量策略,提出了基于四元组(x,y,A, D; 的能集成表达位置和属性不确定性的模糊点、模糊线和模糊面的形式化描述方法。以模糊度曲面在建设项目选址空间决策中的应用为例,探讨了基于该形式化描述方法的模糊分析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形式化描述方法是一种有效集成位置与主题属性不确定性的方法。
2005, 30(4): 345-347.
摘要:
利用ARToolKit在室内实现了管网三维可视化的相关实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同时根据户外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GPS RTK和INS相结合进行精确定位,以电子罗盘和倾角计相结合测定视线方向的混合注册方法,并对地下管网增强现实系统的框架及功能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利用ARToolKit在室内实现了管网三维可视化的相关实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同时根据户外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GPS RTK和INS相结合进行精确定位,以电子罗盘和倾角计相结合测定视线方向的混合注册方法,并对地下管网增强现实系统的框架及功能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2005, 30(4): 348-350.
摘要:
探讨了地学信息图谱图形与属性信息的双向查询与检索的实现方法,同时以福建某区域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为例,在VB、MS Access 的环境中,利用GIS组件Mapobjects开发系统,实现了信息图谱图形与属性信息的双向查询与检索的新方法。该工作对福建省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其他地学图谱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探讨了地学信息图谱图形与属性信息的双向查询与检索的实现方法,同时以福建某区域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为例,在VB、MS Access 的环境中,利用GIS组件Mapobjects开发系统,实现了信息图谱图形与属性信息的双向查询与检索的新方法。该工作对福建省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其他地学图谱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5, 30(4): 351-354.
摘要:
在综述变化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NDVI的城市变化检测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可获得较高的变化/非变化精度
在综述变化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NDVI的城市变化检测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可获得较高的变化/非变化精度
2005, 30(4): 355-358.
摘要:
在分析地学信息图谱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的特殊性,提出了县级土地利用信息图谱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以余姚市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库为依托,利用GIS技术建立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图谱,并对该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实例证明,这是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在分析地学信息图谱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的特殊性,提出了县级土地利用信息图谱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以余姚市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库为依托,利用GIS技术建立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图谱,并对该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实例证明,这是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2005, 30(4): 359-361.
摘要:
针对公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关系比较复杂的特点,探讨了公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组织,并结合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践,对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查询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针对公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关系比较复杂的特点,探讨了公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组织,并结合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践,对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查询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2005, 30(4): 362-365.
摘要:
围绕国家基础地理信息1∶5 万核心地形要素数据库内容的完善,对不同专业领域和部门,通过问卷进行调研,了解地理信息用户对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要素内容、属性信息等的需求。针对反馈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了3种不同的数据库内容完善方案。方案的最终确定还需要采取空间分析的手段进行修正,使之可以作为数据库内容完善的参考
围绕国家基础地理信息1∶5 万核心地形要素数据库内容的完善,对不同专业领域和部门,通过问卷进行调研,了解地理信息用户对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要素内容、属性信息等的需求。针对反馈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了3种不同的数据库内容完善方案。方案的最终确定还需要采取空间分析的手段进行修正,使之可以作为数据库内容完善的参考
2005, 30(4): 366-370.
摘要:
研究了地震资料的特征参数与储层参数间的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相互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可以横向预测目的层的储层参数,实现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联合预测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研究了地震资料的特征参数与储层参数间的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相互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可以横向预测目的层的储层参数,实现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联合预测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2005, 30(4): 370-373.
摘要:
以LANDUSE DAT文件为例,论述了土地利用地图综合中图斑多边形拓扑关系的特点、数据结构定义及生成方法,阐述了土地数据库综合过程中图斑拓扑关系一致性的维护方法。
以LANDUSE DAT文件为例,论述了土地利用地图综合中图斑多边形拓扑关系的特点、数据结构定义及生成方法,阐述了土地数据库综合过程中图斑拓扑关系一致性的维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