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32卷 第12期
2007, 32(12): 1091-1094.
摘要:
介绍了利用地面获取的单幅房屋近景影像计算房檐改正值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数码相机倾斜影像和房屋外观的几何约束条件,根据交比不变与透视旋转原理,确立了灭点、物方直线段与影像投影直线段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计算房檐宽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介绍了利用地面获取的单幅房屋近景影像计算房檐改正值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数码相机倾斜影像和房屋外观的几何约束条件,根据交比不变与透视旋转原理,确立了灭点、物方直线段与影像投影直线段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计算房檐宽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2007, 32(12): 1095-1098.
摘要:
采用沿CAD模型在影像中投影的外轮廓边缘点统计与最邻近直线广义点平差迭代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钣金件初始方位的2D-3D自动定位。提出利用影像上的直线信息进行广义点平差,并基于多基线影像对工业钣金件进行高精度三维重建和尺寸误差检验,给出了带端点约束条件的多基线影像广义点摄影测量平差模型,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采用沿CAD模型在影像中投影的外轮廓边缘点统计与最邻近直线广义点平差迭代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钣金件初始方位的2D-3D自动定位。提出利用影像上的直线信息进行广义点平差,并基于多基线影像对工业钣金件进行高精度三维重建和尺寸误差检验,给出了带端点约束条件的多基线影像广义点摄影测量平差模型,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2007, 32(12): 1099-1102.
摘要:
利用Landsat ETM+遥感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CART集成学习的ISP遥感亚像元估算方法,将Boosting重采样技术引入CART分析中,用于提高ISP估算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ISP估算性能优于传统的单一CART学习算法,从ETM+影像中估算的ISP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1,平均偏差为11.16%。
利用Landsat ETM+遥感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CART集成学习的ISP遥感亚像元估算方法,将Boosting重采样技术引入CART分析中,用于提高ISP估算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ISP估算性能优于传统的单一CART学习算法,从ETM+影像中估算的ISP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1,平均偏差为11.16%。
2007, 32(12): 1103-1106.
摘要:
利用Nave Bayesian网络的学习和推理机制,提出一种在遥感影像上提取居民地目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所选取的正负样本进行学习,获取Bayesian网络的重要参数,即条件概率和概率分布密度。在此基础上,根据正负样本所构建的条件概率网,对未知类别信息的影像进行分类,从而获取居民地目标的信息。通过对实际全色SPOT5影像中居民地目标的提取,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利用Nave Bayesian网络的学习和推理机制,提出一种在遥感影像上提取居民地目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所选取的正负样本进行学习,获取Bayesian网络的重要参数,即条件概率和概率分布密度。在此基础上,根据正负样本所构建的条件概率网,对未知类别信息的影像进行分类,从而获取居民地目标的信息。通过对实际全色SPOT5影像中居民地目标的提取,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2007, 32(12): 1107-1110.
摘要:
针对海洋遥感数据的有效管理和网络发布需求,设计了面向海洋遥感数据的空间数据库引擎MRSS-DE。介绍了MRSSDE的数据逻辑结构模型、物理存储模型和性能优化方法,通过与主流数据库引擎ArcSDE的对比测试,证明了该引擎对海洋遥感数据具有存储效率高、数据上载速度及响应时间快等特点。
针对海洋遥感数据的有效管理和网络发布需求,设计了面向海洋遥感数据的空间数据库引擎MRSS-DE。介绍了MRSSDE的数据逻辑结构模型、物理存储模型和性能优化方法,通过与主流数据库引擎ArcSDE的对比测试,证明了该引擎对海洋遥感数据具有存储效率高、数据上载速度及响应时间快等特点。
2007, 32(12): 1111-1114.
摘要:
介绍了规则格网DEM自动综合方法的评价策略,应用4种常用自动综合方法对同一区域1∶5万DEM进行了综合处理,生成了1∶25万DEM数据。从高程值分布、派生坡度情况以及反生等高线叠置比较这3个方面对综合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各综合方法影响结果精度的主要原因。实验表明,结构化综合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介绍了规则格网DEM自动综合方法的评价策略,应用4种常用自动综合方法对同一区域1∶5万DEM进行了综合处理,生成了1∶25万DEM数据。从高程值分布、派生坡度情况以及反生等高线叠置比较这3个方面对综合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各综合方法影响结果精度的主要原因。实验表明,结构化综合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2007, 32(12): 1115-1118.
摘要:
提出了基于CHT_EUR空间数据库模型的多比例尺空间数据库更新方案。该方案通过空间要素匹配和属性对比对发生变更的数据进行自动识别,并且能通过基于地理对象构建的关联关系实现多尺度空间数据的联动更新,有效地解决了多比例尺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CHT_EUR空间数据库模型的多比例尺空间数据库更新方案。该方案通过空间要素匹配和属性对比对发生变更的数据进行自动识别,并且能通过基于地理对象构建的关联关系实现多尺度空间数据的联动更新,有效地解决了多比例尺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2007, 32(12): 1119-1122.
摘要:
针对道路面三维激光扫描的特点,结合点云法向量分布特征,提出了基于法向量模糊聚类的点云数据滤波算法。通过对3种不同类型实测道路面数据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对于路面扫描过程中产生的非路面冗余数据有较好的滤波效果,为点云数据滤波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针对道路面三维激光扫描的特点,结合点云法向量分布特征,提出了基于法向量模糊聚类的点云数据滤波算法。通过对3种不同类型实测道路面数据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对于路面扫描过程中产生的非路面冗余数据有较好的滤波效果,为点云数据滤波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2007, 32(12): 1123-1126.
摘要:
针对矢量数据的复杂内部结构以及失真在矢量数据中的特殊表现形式,提出了基于DCT变换的矢量数据有损压缩方案。该方案主要针对自然形成的矢量数据,通过分块将结构复杂的矢量数据划分为定长点序列,通过一个特别的量化表控制有损压缩产生的失真不超出事先给定的指标。实验表明,本方案具有较高的压缩比,且可以通过预期指标控制失真。
针对矢量数据的复杂内部结构以及失真在矢量数据中的特殊表现形式,提出了基于DCT变换的矢量数据有损压缩方案。该方案主要针对自然形成的矢量数据,通过分块将结构复杂的矢量数据划分为定长点序列,通过一个特别的量化表控制有损压缩产生的失真不超出事先给定的指标。实验表明,本方案具有较高的压缩比,且可以通过预期指标控制失真。
2007, 32(12): 1127-1130.
摘要:
利用蚁群优化算法解决特征选择问题,以获得能代表问题空间的较优特征子集,并能降低分类系统的搜索空间。以航空纹理影像的特征选择和分类问题为例,利用主分量变换和蚁群优化算法分别对原始纹理影像特征集合进行特征提取、选择和分类。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降低图像特征空间维数,减少图像分类的工作量,而且还可以提高分类识别的正确率。
利用蚁群优化算法解决特征选择问题,以获得能代表问题空间的较优特征子集,并能降低分类系统的搜索空间。以航空纹理影像的特征选择和分类问题为例,利用主分量变换和蚁群优化算法分别对原始纹理影像特征集合进行特征提取、选择和分类。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降低图像特征空间维数,减少图像分类的工作量,而且还可以提高分类识别的正确率。
2007, 32(12): 1131-1134.
摘要:
在HR-树基础上分别融入了HR+-树、SEST时空索引与快照-增量索引结构思想,对共享指针与非共享指针进行了区分,增加了增量与事件的索引数据结构。提出了基于HR-树扩展的时空索引模型,为实现高效、统一的时空查询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HR-树基础上分别融入了HR+-树、SEST时空索引与快照-增量索引结构思想,对共享指针与非共享指针进行了区分,增加了增量与事件的索引数据结构。提出了基于HR-树扩展的时空索引模型,为实现高效、统一的时空查询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7, 32(12): 1135-1138.
摘要:
先由IGS精密星历计算出GPS卫星的总加速度,此加速度可以作为卫星在空中飞行时所受全部力作用的结果;利用现有的力模型计算了部分摄动力对卫星产生的加速度,对这两种方法所得加速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现有的力学模型与卫星运动中所受的实际作用力之间仍有不可忽视的差距。
先由IGS精密星历计算出GPS卫星的总加速度,此加速度可以作为卫星在空中飞行时所受全部力作用的结果;利用现有的力模型计算了部分摄动力对卫星产生的加速度,对这两种方法所得加速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现有的力学模型与卫星运动中所受的实际作用力之间仍有不可忽视的差距。
2007, 32(12): 1139-1142.
摘要:
概述了GLAS高度计的在轨性能,分析了其数据产品的精度。利用高精度的ICESat卫星测高数据,以及第21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内陆冰盖考察GPS的实测资料,验证了此次考察中南极内陆冰盖Dome A最高点可能区域选取的正确性,并分析了Dome A最高点位置测定的准确性。
概述了GLAS高度计的在轨性能,分析了其数据产品的精度。利用高精度的ICESat卫星测高数据,以及第21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内陆冰盖考察GPS的实测资料,验证了此次考察中南极内陆冰盖Dome A最高点可能区域选取的正确性,并分析了Dome A最高点位置测定的准确性。
2007, 32(12): 1143-1146.
摘要:
介绍了GPS天线相位中心偏移、变化的校准方法和GPS天线相位中心改化的原理,并通过GAMIT软件描述了改化算法。计算了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对GPS定位结果的影响,给出了高精度GPS数据处理中关于天线相位中心改化的方法和建议。
介绍了GPS天线相位中心偏移、变化的校准方法和GPS天线相位中心改化的原理,并通过GAMIT软件描述了改化算法。计算了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对GPS定位结果的影响,给出了高精度GPS数据处理中关于天线相位中心改化的方法和建议。
2007, 32(12): 1147-1151.
摘要:
研究了短基线时利用少数历元的单频GPS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快速定位的一种算法。基于TIK-HONOV正则化原理,选择了一种具有物理意义的正则化矩阵,以减弱法矩阵的病态性。新算法只需解算几个历元的单频GPS相位数据,就可得到比较准确的模糊度浮动解及其相应的均方误差矩阵,用均方误差矩阵代替协方差阵,结合LAMBDA方法,可准确、快速地确定模糊度,最后得到基线向量的解。结合短基线算例,将少数历元算法与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作了比较分析,得出了新解法的有效性。
研究了短基线时利用少数历元的单频GPS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快速定位的一种算法。基于TIK-HONOV正则化原理,选择了一种具有物理意义的正则化矩阵,以减弱法矩阵的病态性。新算法只需解算几个历元的单频GPS相位数据,就可得到比较准确的模糊度浮动解及其相应的均方误差矩阵,用均方误差矩阵代替协方差阵,结合LAMBDA方法,可准确、快速地确定模糊度,最后得到基线向量的解。结合短基线算例,将少数历元算法与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作了比较分析,得出了新解法的有效性。
2007, 32(12): 1152-1155.
摘要:
通过模拟轨道,利用动力法对星载加速度计校准进行了研究。用不同参考重力场模型获得的校准参数分别重新积分卫星轨道,与模拟轨道的差异最大可达m级。结果表明,参考重力场模型误差对加速度计校准的影响不可忽略,在校准加速度计的同时应解算重力场模型,以削弱模型误差的影响。
通过模拟轨道,利用动力法对星载加速度计校准进行了研究。用不同参考重力场模型获得的校准参数分别重新积分卫星轨道,与模拟轨道的差异最大可达m级。结果表明,参考重力场模型误差对加速度计校准的影响不可忽略,在校准加速度计的同时应解算重力场模型,以削弱模型误差的影响。
2007, 32(12): 1156-1159.
摘要: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网络RTK综合误差内插法(CB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综合误差内插方法(MCBI)。该方法把综合误差分为对流层模型改正、一阶电离层影响和除一阶电离层影响外的其他综合影响3个部分。实例证明了该方法不仅在精度上比综合误差内插法要高,而且更利于流动站的应用。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网络RTK综合误差内插法(CB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综合误差内插方法(MCBI)。该方法把综合误差分为对流层模型改正、一阶电离层影响和除一阶电离层影响外的其他综合影响3个部分。实例证明了该方法不仅在精度上比综合误差内插法要高,而且更利于流动站的应用。
2007, 32(12): 1160-1163.
摘要:
论述了综合利用SLR和伪距观测数据进行导航卫星预报钟差精度评估的原理及计算步骤。分析了该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并进行了可行性验证。采用2005年的观测数据对广播星历预报钟差精度进行了评估,给出了有益的结论。
论述了综合利用SLR和伪距观测数据进行导航卫星预报钟差精度评估的原理及计算步骤。分析了该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并进行了可行性验证。采用2005年的观测数据对广播星历预报钟差精度进行了评估,给出了有益的结论。
2007, 32(12): 1164-1167.
摘要:
分析了我国当前土地利用规划布局的不足,对标准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元胞涵义、规则定义等进行了扩展,探讨了元胞自动机模型在政策及相关规划约束、邻域耦合、适宜性约束、继承性约束及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约束下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以广西东兴市为例进行了模型的仿真运行和结果分析。
分析了我国当前土地利用规划布局的不足,对标准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元胞涵义、规则定义等进行了扩展,探讨了元胞自动机模型在政策及相关规划约束、邻域耦合、适宜性约束、继承性约束及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约束下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以广西东兴市为例进行了模型的仿真运行和结果分析。
2007, 32(12): 1168-1171.
摘要:
构造了耕地产出效益系数、耕地消耗回报系数、耕地污染替代系数和耕地利用集约化系数等指标,对湖北省现有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观念更新、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优化农地使用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湖北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宏观对策,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了建议。
构造了耕地产出效益系数、耕地消耗回报系数、耕地污染替代系数和耕地利用集约化系数等指标,对湖北省现有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观念更新、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优化农地使用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湖北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宏观对策,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了建议。
2007, 32(12): 1172-1175.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变换提取和识别点状符号的新方法。首先对分版图的提取结果进行优化处理,然后根据弯曲密度和线划密度等特征,进一步过滤掉不满足点状符号特征的线划。为了更准确地度量图像间的相似性,提出了加权距离函数,并用该函数值为度量标准进行模板匹配以识别符号。该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字线粘连、背景复杂等情况下的点状符号提取和识别问题,识别准确率较高。
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变换提取和识别点状符号的新方法。首先对分版图的提取结果进行优化处理,然后根据弯曲密度和线划密度等特征,进一步过滤掉不满足点状符号特征的线划。为了更准确地度量图像间的相似性,提出了加权距离函数,并用该函数值为度量标准进行模板匹配以识别符号。该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字线粘连、背景复杂等情况下的点状符号提取和识别问题,识别准确率较高。
2007, 32(12): 1176-1179.
摘要:
在总结传统手工晕渲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计算机地貌晕渲的原理,着重研究了坡度和坡向对地貌晕渲中阴影强弱和明暗程度的影响,提出了变比例调整高程和晕渲笔调调整两种方法。实验表明,利用本文方法能有效改善地貌晕渲图的三维立体视觉效果。
在总结传统手工晕渲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计算机地貌晕渲的原理,着重研究了坡度和坡向对地貌晕渲中阴影强弱和明暗程度的影响,提出了变比例调整高程和晕渲笔调调整两种方法。实验表明,利用本文方法能有效改善地貌晕渲图的三维立体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