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 第14卷 第3期
1989, 14(3): 1-8.
摘要:
研究GPS在动力学环境下的网定位,对我国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GPS定位实践中,动力法及半动力法的轨道改进定位方式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前者概括了卫星定位中最一般的动力学问题。因此,本文归纳和建立了相应的动力法定位模型,包括轨道状态方程、地面测站的状态方程及观测方程。简要介绍了更能反映卫星定位问题统计和力学本质的最优滤波和最优控制的估计方法。最后给出了事后轨道估计的最佳平滑方程。
研究GPS在动力学环境下的网定位,对我国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GPS定位实践中,动力法及半动力法的轨道改进定位方式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前者概括了卫星定位中最一般的动力学问题。因此,本文归纳和建立了相应的动力法定位模型,包括轨道状态方程、地面测站的状态方程及观测方程。简要介绍了更能反映卫星定位问题统计和力学本质的最优滤波和最优控制的估计方法。最后给出了事后轨道估计的最佳平滑方程。
1989, 14(3): 9-17.
摘要:
经济建设的发展必然对公路建设的发展规划、测设手段、装备等提出变革的要求。加快公路设计速度主要靠自动化,而地形资料的数字化(即数字地面模型DTM)是公路设计自动化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文建立了在取样及数据处理上始终考虑到公路设计及线型工程特点的DTM;编制了人-机配合设计纵断面程序,计算各种地质类型的土、石方程序,利用计算机联绘图机绘制任意长度的纵断面图、平面图、指定桩号的横断面图、透视图绘制程序,并用实际资料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研究与试验表明:DTM用于公路设计不仅可行,且大有潜力可挖。
经济建设的发展必然对公路建设的发展规划、测设手段、装备等提出变革的要求。加快公路设计速度主要靠自动化,而地形资料的数字化(即数字地面模型DTM)是公路设计自动化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文建立了在取样及数据处理上始终考虑到公路设计及线型工程特点的DTM;编制了人-机配合设计纵断面程序,计算各种地质类型的土、石方程序,利用计算机联绘图机绘制任意长度的纵断面图、平面图、指定桩号的横断面图、透视图绘制程序,并用实际资料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研究与试验表明:DTM用于公路设计不仅可行,且大有潜力可挖。
1989, 14(3): 18-3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数学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利用一些简单例子叙述其定义、逻辑变换和形态变换的基本算子及其作用。文中对数学形态学在二值影象如汉字和栅格扫描的地图的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可能性也进行了探讨。这些讨论对于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测量数据库是有益的。
本文介绍了数学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利用一些简单例子叙述其定义、逻辑变换和形态变换的基本算子及其作用。文中对数学形态学在二值影象如汉字和栅格扫描的地图的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可能性也进行了探讨。这些讨论对于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测量数据库是有益的。
1989, 14(3): 35-45.
摘要:
本文讨论了卫星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中随机模型误差及其对联合平差结果的影响,应用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对卫星网和地面网的随机模型进行了估计,并对模拟网与实测网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本文讨论了卫星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中随机模型误差及其对联合平差结果的影响,应用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对卫星网和地面网的随机模型进行了估计,并对模拟网与实测网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1989, 14(3): 46-58.
摘要:
当法方程的系数矩阵呈病态时,平差参数的统计性质就要变坏。为改善最小二乘估计,本文介绍岭估计和压缩估计,在一定条件下,岭估计和压缩估计的均方误差要小于最小二乘估计的均方误差。本文提出了各种求岭系数和压缩系数的方法,并对它们的使用提出了一些意见。
当法方程的系数矩阵呈病态时,平差参数的统计性质就要变坏。为改善最小二乘估计,本文介绍岭估计和压缩估计,在一定条件下,岭估计和压缩估计的均方误差要小于最小二乘估计的均方误差。本文提出了各种求岭系数和压缩系数的方法,并对它们的使用提出了一些意见。
1989, 14(3): 59-67.
摘要:
本文首先建立了先后对残差和未知数施加一次范数最小约束的观测值残差和未知数一次范数(以下简称L-X-1范数)最小平差模型然后提出了可以较好地解决L-1范数最小解不唯一性的L-X-1范数最小平差的平均极点解;接着讨论了一次范数最小解的精度评定问题;最后将L-X-1范数最小平差用于观测值中含粗差的变形分析,并给出了若干算例。
本文首先建立了先后对残差和未知数施加一次范数最小约束的观测值残差和未知数一次范数(以下简称L-X-1范数)最小平差模型然后提出了可以较好地解决L-1范数最小解不唯一性的L-X-1范数最小平差的平均极点解;接着讨论了一次范数最小解的精度评定问题;最后将L-X-1范数最小平差用于观测值中含粗差的变形分析,并给出了若干算例。
1989, 14(3): 68-76.
摘要:
本文在区域数字地形模型(DTM)的基础上,引入多边形覆盖的概念,研究了由数字化仪从地图上获取的各种非地形信息的矢量数据到DTM规则阵列的网格数据的转换,提供了从转换到求交、配准、叠加的系列算法设计,从而实现了由DTM提供的地形要素与多边形的非地形要素间的匹配覆盖。
本文在区域数字地形模型(DTM)的基础上,引入多边形覆盖的概念,研究了由数字化仪从地图上获取的各种非地形信息的矢量数据到DTM规则阵列的网格数据的转换,提供了从转换到求交、配准、叠加的系列算法设计,从而实现了由DTM提供的地形要素与多边形的非地形要素间的匹配覆盖。
1989, 14(3): 77-86.
摘要:
地学数据库的数学基础是统一且分散建立和使用地学数据库的基础,是建立大中型地学信息系统的前提。本文提出了对该数学基础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入库变换方法的必须要求,提出了大、中、小3类实用建制方案和相应方法。它们是相互衔接且统一的。
地学数据库的数学基础是统一且分散建立和使用地学数据库的基础,是建立大中型地学信息系统的前提。本文提出了对该数学基础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入库变换方法的必须要求,提出了大、中、小3类实用建制方案和相应方法。它们是相互衔接且统一的。
1989, 14(3): 87-94.
摘要:
本文提出等晕代数法用于三组元长出瞳距目镜的初始结构求解及其象差设计。分析结构型式,建立等晕代数方程,并阐述了应用微机编程实现象差平衡的基本原则。文中最后给出两个数字例子的结构参数和象差结果。
本文提出等晕代数法用于三组元长出瞳距目镜的初始结构求解及其象差设计。分析结构型式,建立等晕代数方程,并阐述了应用微机编程实现象差平衡的基本原则。文中最后给出两个数字例子的结构参数和象差结果。
1989, 14(3): 95-100.
摘要:
本文应用局部等效性原理分析无限长圆锥等角螺旋天线中的波型模式,论述了T-1波的有效辐射区。提出适当压缩T-1波的有效辐射区,把小锥角双臂圆锥等角螺旋天线应用于GPS天线的设计思想。文章阐述了该天线的工程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其实测指标及使用情况。为GPS正式投入运行,提供了一种性能良好的接收天线。
本文应用局部等效性原理分析无限长圆锥等角螺旋天线中的波型模式,论述了T-1波的有效辐射区。提出适当压缩T-1波的有效辐射区,把小锥角双臂圆锥等角螺旋天线应用于GPS天线的设计思想。文章阐述了该天线的工程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其实测指标及使用情况。为GPS正式投入运行,提供了一种性能良好的接收天线。
1989, 14(3): 101-10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如何应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和光电传感器组成人工心肺机(或称体外循环机)流量计。该仪器对人工心肺机的泵的各种转速能够准确地采集,对不同的患者能够精确地计算出所需血液流量,从而定量地控制输送给病人的血液流量,以保证心脏手术顺利进行,改变了临床手术时手工计算的落后情况。流量计是一台新型的智能化仪表。
本文介绍了如何应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和光电传感器组成人工心肺机(或称体外循环机)流量计。该仪器对人工心肺机的泵的各种转速能够准确地采集,对不同的患者能够精确地计算出所需血液流量,从而定量地控制输送给病人的血液流量,以保证心脏手术顺利进行,改变了临床手术时手工计算的落后情况。流量计是一台新型的智能化仪表。
1989, 14(3): 107-116.
摘要:
我们知道,对n维常系数线性系统X=AX,X(0)=η;其解可表达为。其中λj是A的nj重特征根,vj是(A-λj I)nj u=0的解空间中的元素,且η=v1+…+vk,由此可得到线性系统的基解矩阵expAt。直接使用这种方式计算不太方便,因为确定vj的过程很繁。本文给出了三维系统的基解矩阵的直接算法,expAt可直接由A的元素表出,从而为三维线性系统的分析计算带来方便。
我们知道,对n维常系数线性系统X=AX,X(0)=η;其解可表达为。其中λj是A的nj重特征根,vj是(A-λj I)nj u=0的解空间中的元素,且η=v1+…+vk,由此可得到线性系统的基解矩阵expAt。直接使用这种方式计算不太方便,因为确定vj的过程很繁。本文给出了三维系统的基解矩阵的直接算法,expAt可直接由A的元素表出,从而为三维线性系统的分析计算带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