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卫新, 王光霞, 吕晓华, 张锦明, 游天.
基于过渡投影面的室内地图统一数学基础转换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4): 509-515.
doi: 10.13203/j.whugis20160034
|
[2] |
李绍俊, 杨海军, 黄耀欢, 周芹.
基于NoSQL数据库的空间大数据分布式存储策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2): 163-169.
doi: 10.13203/j.whugis20140774
|
[3] |
王育红, 陈军.
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信息传播实施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9): 1116-1120.
|
[4] |
董晓梅, 田跃萍, 李晓华, 于戈.
非数值型数据的数据库水印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0): 1026-1029.
|
[5] |
王育红, 陈军.
基于实例的GIS数据库模式匹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 46-50.
|
[6] |
李宗华, 彭明军.
基于关系数据库技术的遥感影像数据建库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2): 166-169.
|
[7] |
黎展荣, 杨如军, 周新忠.
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的方式下数据查询方法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2): 1104-1106.
|
[8] |
易尧华, 龚健雅, 秦前清.
大型影像数据库中的色调调整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3): 311-314.
|
[9] |
王密, 龚健雅, 李德仁.
大型遥感影像数据库的空间无缝数据组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5): 419-424.
|
[10] |
胡鹏, 吴艳兰, 杨传勇, 李国建.
大型GIS与数字地球的空间数学基础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4): 296-302.
|
[11] |
罗德安, 廖丽琼.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地籍空间数据存储结构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6): 516-520.
|
[12] |
贺华中, 樊红, 吴凡.
模糊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特点和完整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2): 174-176,187.
|
[13] |
李爱勤, 龚健雅, 李德仁.
大型GIS地理数据库的无缝组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1): 57-61.
|
[14] |
陈珉, 王铁军.
ORACLE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效率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2): 184-187.
|
[15] |
曾平.
数据库逻辑设计的E-S-C转换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2): 178-183.
|
[16] |
郭庆胜.
基于地图数据库的复合目标的建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S1): 59-62.
|
[17] |
胡鹏, 陈成永.
微机地学数据库HG-DB3的并库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2, 17(1): 34-41.
|
[18] |
李德仁, 龚健雅.
面向目标数据模型在地理属性数据库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1, 16(4): 1-8.
|
[19] |
叶少棠, 刘有华, 桑吉章.
论柴达木盆地成图的数学基础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1): 96-102.
|
[20] |
胡鹏, 艾自兴, 郭庆胜.
地学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GIS-dB3的基本结构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1): 48-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