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党亚民, 蒋涛, 陈俊勇.
全球高程基准研究进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10): 1576-1586.
doi: 10.13203/j.whugis20220234
|
[2] |
肖峰, 李斐, 张胜凯, 袁乐先, 朱婷婷.
联合CryoSat-2测高数据和地面高程数据建立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DEM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0): 1417-1422.
doi: 10.13203/j.whugis20160011
|
[3] |
顾国华, 王武星.
2016年新西兰7.8级大地震GPS观测结果与弹性回跳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1): 1673-1680.
doi: 10.13203/j.whugis20170286
|
[4] |
张胜军, 金涛勇, 褚永海, 孔祥雪.
Cryosat-2数据的大地水准面分辨能力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6): 759-764.
doi: 10.13203/j.whugis20140829
|
[5] |
夏敬潮, 叶世榕, 刘炎炎, 赵亮.
Wi-Fi辅助下附有高程信息的GPS定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 52-55.
|
[6] |
翟振和, 孙中苗, 王兴涛, 刘晓刚.
利用级数展开法确定区域大地水准面的重力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2): 1425-1429.
|
[7] |
李志才, 张鹏, 温扬茂, 廖瑛.
利用GPS和海底基准点观测形变反演日本大地震(Mw 9.0)同震断层滑动分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 40-43.
|
[8] |
程芦颖, 许厚泽.
顾及测站点上重力场信息的大地水准面高的拟合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701-705.
|
[9] |
李建成, 范春波, 褚永海, 张胜凯.
ICESAT卫星确定南极冰盖高程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3): 226-228.
|
[10] |
陈俊勇, 郭春喜, 程传录, 张世娟.
利用GPS技术测定珠峰高程变化及其北坡地壳形变的初步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 1-5.
|
[11] |
赵建虎, 张红梅, JohnEHughesClarke, 王胜平.
多波束测量中换能器瞬时精密高程的确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1): 983-986.
|
[12] |
党亚民, 程传录, 陈俊勇, 张鹏.
2005珠峰测高GPS测量及其数据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4): 297-300.
|
[13] |
楼立志, 许厚泽.
模拟大地水准面应用于GPS水准内插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 47-50.
|
[14] |
郭海荣, 焦文海, 杨元喜, 刘光明.
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系统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8): 715-719.
|
[15] |
曾旭平.
GPS滑坡高程监测的数据处理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3): 201-204.
|
[16] |
许才军, 李志才.
轮回搜索-贝叶斯法及其在大地测量反演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658-662.
|
[17] |
申文斌, 宁津生, 李建成, 晁定波.
论大地水准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683-687.
|
[18] |
韩英, 符养.
GPS高程数据时间序列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4): 425-428.
|
[19] |
赵建虎, 刘经南, 张红梅.
顾及非格网数据考虑地形改正的GPS水准高程拟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4): 346-350.
|
[20] |
杨沾吉, 於宗俦, 于正林, 陈永奇.
GPS水准、天文重力水准与重力大地水准面多种数据联合处理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4): 330-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