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第26卷 第6期
2001, 26(6): 471-474,486.
摘要:
比较系统、扼要地叙述了笔者所在单位40余年来坚持跟踪世界发展动态,致力于地球重力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从教学和生产需要出发,在地球重力场研究方面所获得的一些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成果
比较系统、扼要地叙述了笔者所在单位40余年来坚持跟踪世界发展动态,致力于地球重力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从教学和生产需要出发,在地球重力场研究方面所获得的一些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成果
2001, 26(6): 475-482.
摘要:
概述了大地测量学作为测绘基准提供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框架作用。回顾了我国大地测量在建立国家平面基准、国家高程基准、国家重力基准等方面的实践,介绍了大地测量学当前发展的国际背景,提出了我国大地测量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如建立现代大地坐标框架和现代重力基准的目标和任务,以及改善国家高程基准等方面的考虑
概述了大地测量学作为测绘基准提供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框架作用。回顾了我国大地测量在建立国家平面基准、国家高程基准、国家重力基准等方面的实践,介绍了大地测量学当前发展的国际背景,提出了我国大地测量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如建立现代大地坐标框架和现代重力基准的目标和任务,以及改善国家高程基准等方面的考虑
2001, 26(6): 483-486.
摘要:
对CHAMP卫星星历恢复引力位模型的精度,使用3种方法和不同积分弧长作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正则化方法并扩展积分弧长将有助于提高解算位系数的精度,预期CHAMP卫星观测将使现有引力位模型低阶位系数的精度提高1~2个数量级
对CHAMP卫星星历恢复引力位模型的精度,使用3种方法和不同积分弧长作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正则化方法并扩展积分弧长将有助于提高解算位系数的精度,预期CHAMP卫星观测将使现有引力位模型低阶位系数的精度提高1~2个数量级
2001, 26(6): 487-490.
摘要:
首先对文献[2]中的EFP法光束法平差的数学模型作了必要的修改,然后利用模拟数据按EFP法进行光束法平差。试验中,按外方位元素不同的精度分别计算了光束法平差与直接前方交会高程精度,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外方位元素达到很高的精度,光束法平差依然必要。
首先对文献[2]中的EFP法光束法平差的数学模型作了必要的修改,然后利用模拟数据按EFP法进行光束法平差。试验中,按外方位元素不同的精度分别计算了光束法平差与直接前方交会高程精度,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外方位元素达到很高的精度,光束法平差依然必要。
2001, 26(6): 491-499.
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和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复杂多变的空间数据日益膨胀,远远超出了人的解译能力,迫切需要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为其提供知识。本文研究了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含义、可发现的空间的关联、特征、分类和聚类等知识,以及它与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机器学习、地学数据分析、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仓库、数字地球等相关学科的关系,概述了SDMKD的产生和发展,分析和展望了SDMKD的应用开发
随着现代科技和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复杂多变的空间数据日益膨胀,远远超出了人的解译能力,迫切需要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为其提供知识。本文研究了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含义、可发现的空间的关联、特征、分类和聚类等知识,以及它与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机器学习、地学数据分析、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仓库、数字地球等相关学科的关系,概述了SDMKD的产生和发展,分析和展望了SDMKD的应用开发
2001, 26(6): 500-503,508.
摘要:
基于现有的GPS观测值,将多面函数拟合法用于速度场模型的建立,得到了目前中国覆盖范围最广、分布最均匀、有实用价值的中国地壳平面运动整体速度场图像和NNR_NUVEL1A全球板块运动模型下的平面运动速度场图像
基于现有的GPS观测值,将多面函数拟合法用于速度场模型的建立,得到了目前中国覆盖范围最广、分布最均匀、有实用价值的中国地壳平面运动整体速度场图像和NNR_NUVEL1A全球板块运动模型下的平面运动速度场图像
2001, 26(6): 504-508.
摘要:
阐述了反演问题参数估计的质量要求,将反演理论中的分辨率和精度与平差中的良好统计性质作了对比分析,为使反演参数得到良好估计,提出平差处理对策。针对反演问题经常是非线性模型,提出了非线性平差的几种方法,最后给出参数筛选的原则和相应的统计检验方法。
阐述了反演问题参数估计的质量要求,将反演理论中的分辨率和精度与平差中的良好统计性质作了对比分析,为使反演参数得到良好估计,提出平差处理对策。针对反演问题经常是非线性模型,提出了非线性平差的几种方法,最后给出参数筛选的原则和相应的统计检验方法。
2001, 26(6): 509-513.
摘要:
不同坐标系统的相似变换法一般不足以将两坐标系统间的差异纳入坐标转换模型,因而低精度的坐标框架到高精度的坐标转换往往不能保证统一后的坐标框架的高精度。本文试图将相似变换与回归逼近相结合,以便顾及低精度大地网中的局部误差积累和变形,从而提高统一后的坐标框架的精度
不同坐标系统的相似变换法一般不足以将两坐标系统间的差异纳入坐标转换模型,因而低精度的坐标框架到高精度的坐标转换往往不能保证统一后的坐标框架的高精度。本文试图将相似变换与回归逼近相结合,以便顾及低精度大地网中的局部误差积累和变形,从而提高统一后的坐标框架的精度
2001, 26(6): 514-517,532.
摘要:
研究了利用GPS定位技术所确定的相对大地高差,联合精确的大地水准面差距进行高程传递的方法。在洋山岛地区,利用该方法将黄海高程由陆地传递到距离上海芦潮港30km的洋山岛上。传递后的高程与两种独立的潮位观测结果比较差值分别为1cm和6cm,传递后的两段高程差与洋山岛三等水准测量结果的独立高差比较为0.2cm和0.7cm。
研究了利用GPS定位技术所确定的相对大地高差,联合精确的大地水准面差距进行高程传递的方法。在洋山岛地区,利用该方法将黄海高程由陆地传递到距离上海芦潮港30km的洋山岛上。传递后的高程与两种独立的潮位观测结果比较差值分别为1cm和6cm,传递后的两段高程差与洋山岛三等水准测量结果的独立高差比较为0.2cm和0.7cm。
2001, 26(6): 518-523.
摘要:
介绍基于GPS基准网进行GPS快速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算基准网改正数及其空间分布,利用内插方法求出用户站的模型误差改正数,不仅可以提高GPS整周模糊度的可靠性,而且能够大大改善GPS测量的精度。利用香港GPS基准网2001年3月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解算,发现香港地区在该时间段内受强电离层活动的影响,采用常规GPS测量方法很难确定整周模糊度。利用传统的快速静态定位方法对香港GPS基准网其中一条边(9.2km) 24h的观测数据按每15min计算,模糊度确定的准确率仅为45%。采用基准网内插改正数后,仅利用L1的观测数据模糊度确定的准确率提高到100%。点位精度平面位置由2cm提高到5mm,高程精度由4cm提高到3cm。
介绍基于GPS基准网进行GPS快速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算基准网改正数及其空间分布,利用内插方法求出用户站的模型误差改正数,不仅可以提高GPS整周模糊度的可靠性,而且能够大大改善GPS测量的精度。利用香港GPS基准网2001年3月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解算,发现香港地区在该时间段内受强电离层活动的影响,采用常规GPS测量方法很难确定整周模糊度。利用传统的快速静态定位方法对香港GPS基准网其中一条边(9.2km) 24h的观测数据按每15min计算,模糊度确定的准确率仅为45%。采用基准网内插改正数后,仅利用L1的观测数据模糊度确定的准确率提高到100%。点位精度平面位置由2cm提高到5mm,高程精度由4cm提高到3cm。
2001, 26(6): 524-528.
摘要:
详细推导出利用GPS双频码距及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电离层电子密度求定的Klobuchar模型以及Georgiadou模型,给出了求定这两种模型参数的数学表达,从理论上指出该两种模型适合单历元解算的基本条件,通过实例进行了两种模型的电离层修正误差及误差频率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证明,与Klobuchar模型相比,Georgiadou模型具有表达形式简单,对模型参数的初值精度要求较低,数据利用率较高,参数估计精度较高等优点。
详细推导出利用GPS双频码距及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电离层电子密度求定的Klobuchar模型以及Georgiadou模型,给出了求定这两种模型参数的数学表达,从理论上指出该两种模型适合单历元解算的基本条件,通过实例进行了两种模型的电离层修正误差及误差频率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证明,与Klobuchar模型相比,Georgiadou模型具有表达形式简单,对模型参数的初值精度要求较低,数据利用率较高,参数估计精度较高等优点。
2001, 26(6): 529-532.
摘要:
介绍了我国第一套海洋重力测量实时处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技术性能、与其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试验、应用情况。
介绍了我国第一套海洋重力测量实时处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技术性能、与其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试验、应用情况。
2001, 26(6): 533-538.
摘要:
提出了以测线为单位的测线网误差结构模型,发现和揭示了海洋测线网平差的秩亏特性,在此基础上,导出了海洋测线网系统误差处理的统一秩亏网平差模型,为测线网数据处理提供了实施方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目前常用的半系统误差调整方式仅是本文秩亏网模型的特例。实例计算表明,该秩亏网平差模型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
提出了以测线为单位的测线网误差结构模型,发现和揭示了海洋测线网平差的秩亏特性,在此基础上,导出了海洋测线网系统误差处理的统一秩亏网平差模型,为测线网数据处理提供了实施方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目前常用的半系统误差调整方式仅是本文秩亏网模型的特例。实例计算表明,该秩亏网平差模型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
2001, 26(6): 539-543.
摘要:
利用Chandler摆动周期作为约束,估计了地幔滞弹性对地球二阶带谐响应系数κ、带谐位系数J2和卫星轨道升交点Ω的影响,理论预测的长周期潮汐参数被用来与人卫激光测距(SLR)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LR确定的长周期潮汐解已能检测到地幔滞弹性的影响。考虑地幔滞弹性和非平衡海洋潮汐效应后,理论预测的18.6a潮汐参数与SLR潮汐解基本相符。
利用Chandler摆动周期作为约束,估计了地幔滞弹性对地球二阶带谐响应系数κ、带谐位系数J2和卫星轨道升交点Ω的影响,理论预测的长周期潮汐参数被用来与人卫激光测距(SLR)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LR确定的长周期潮汐解已能检测到地幔滞弹性的影响。考虑地幔滞弹性和非平衡海洋潮汐效应后,理论预测的18.6a潮汐参数与SLR潮汐解基本相符。
2001, 26(6): 544-548,554.
摘要:
仅根据邻近点的重力与高程资料,采用了4种有关公式,有效地推估了珠穆朗玛峰顶上的重力值,该值为(976970±7)×10-5m·s-2。这一结果为精确推求珠峰大地水准面和正高提供了必要的数据
仅根据邻近点的重力与高程资料,采用了4种有关公式,有效地推估了珠穆朗玛峰顶上的重力值,该值为(976970±7)×10-5m·s-2。这一结果为精确推求珠峰大地水准面和正高提供了必要的数据
2001, 26(6): 549-554.
摘要:
基于扰动水平加速度的正弦运动模型,对平台失准角和水平加速度改正的频谱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某航空重力测量试验的实测数据,计算了平台失准角和水平加速度改正。
基于扰动水平加速度的正弦运动模型,对平台失准角和水平加速度改正的频谱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某航空重力测量试验的实测数据,计算了平台失准角和水平加速度改正。
2001, 26(6): 555-561.
摘要:
综述了10多年来国内外大地测量反演问题研究的成果及最新进展,特别是大地测量联合反演模型、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算法以及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理论和方法在研究地壳运动、地球构造等中的应用成果,讨论了联合卫星测高、声纳测深及海洋激光雷达遥感信息反演海洋环境参量,联合INSAR、GPS和水准资料反演研究地壳运动和联合各种观测数据反演研究地球内部构造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理论和方法研究将在监测全球变化、防灾减灾、发展地球科学理论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综述了10多年来国内外大地测量反演问题研究的成果及最新进展,特别是大地测量联合反演模型、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算法以及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理论和方法在研究地壳运动、地球构造等中的应用成果,讨论了联合卫星测高、声纳测深及海洋激光雷达遥感信息反演海洋环境参量,联合INSAR、GPS和水准资料反演研究地壳运动和联合各种观测数据反演研究地球内部构造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理论和方法研究将在监测全球变化、防灾减灾、发展地球科学理论方面取得更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