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立福, 王飒, 刘华亮, 林昱坤, 王晋年, 朱曼, 高了然, 童庆禧.
从光谱到时谱——遥感时间序列变化检测研究进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4): 451-468.
doi: 10.13203/j.whugis20200666
|
[2] |
戴海亮, 孙付平, 姜卫平, 肖凯, 朱新慧, 刘婧.
小波多尺度分解和奇异谱分析在GNSS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3): 371-380.
doi: 10.13203/j.whugis20190107
|
[3] |
吴浩, 卢楠, 邹进贵, 郭世泰.
GNSS变形监测时间序列的改进型3σ粗差探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9): 1282-1288.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38
|
[4] |
马洪磊, 刘成龙, 宋韬, 邹浜, 杨雪峰.
一种铁路既有线纵断面圆曲线拟合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2): 1696-1700.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12
|
[5] |
姚宜斌, 黄书华, 孔建, 何军泉.
空间直线拟合的整体最小二乘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5): 571-574.
doi: 10.13203/j.whugis20120104
|
[6] |
裴媛媛, 廖明生, 王寒梅.
时间序列SAR影像监测堤坝形变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266-269.
|
[7] |
魏二虎, 李智强, 龚光裕, 张帅.
极移时间序列模型的拟合与预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2): 1420-1424.
|
[8] |
张燕, 吴云, 段维波, 吕品姬.
GPS长趋势变化与大地震的关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6): 675-678.
|
[9] |
何敏, 何秀凤.
利用时间序列干涉图叠加法监测江苏盐城地区地面沉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2): 1461-1465.
|
[10] |
王忠武, 刘顺喜, 陈晓东.
IKONOS图像融合中自动拟合低分辨率全色图像的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1): 1283-1287.
|
[11] |
程芦颖, 许厚泽.
顾及测站点上重力场信息的大地水准面高的拟合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701-705.
|
[12] |
王解先.
工业测量中一种二次曲面的拟合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 47-50.
|
[13] |
付建红, 袁修孝.
基准站设置对POS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5): 398-401.
|
[14] |
张鹏, 蒋志浩, 秘金钟, 党亚民.
我国GPS跟踪站数据处理与时间序列特征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3): 251-254.
|
[15] |
刘飞, 王新洲, 张鹏林, 余旭.
基于Lebesgue积分理论的时间序列信号中的背景重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5): 462-465.
|
[16] |
张诗玉, 钟敏, 唐诗华.
我国GPS基准站地壳垂直形变的大气负荷效应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2): 1090-1093.
|
[17] |
杜国明, 龚健雅, 朱家松.
时间序列中反向查询算法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 52-54,62.
|
[18] |
秘金钟, 李毓麟, 张鹏, 蒋志浩.
GPS基准站坐标与速度场精度及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9): 763-767,782.
|
[19] |
夏林元, 刘经南, 胡振东.
GPS基准站中等效观测值的实时合成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3): 277-279.
|
[20] |
徐培亮.
应用时间序列方法作大坝变形预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3): 2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