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汪昭义, 何晓业, 王巍, 张海艇, 陈义华, 陈佳鑫.
激光跟踪仪的高精度预准直方法和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4): 555-560.
doi: 10.13203/j.whugis20190143
|
[2] |
赵文豪, 闫利, 王成义, 马昕, 李松, 马跃.
基于三维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大气颗粒物污染探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0): 1436-1441.
doi: 10.13203/j.whugis20190105
|
[3] |
范百兴, 李广云, 周维虎, 易旺民, 杨振, 杨再华.
激光跟踪仪空间联合平差模型及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 120-126.
doi: 10.13203/j.whugis20130536
|
[4] |
张继贤, 段敏燕, 林祥国, 臧艺.
激光雷达点云电力线三维重建模型的对比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1): 1565-1572.
doi: 10.13203/j.whugis20150385
|
[5] |
陈金磊, 康志忠.
高分辨率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微小变形统计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6): 744-750.
doi: 10.13203/j.whugis20130358
|
[6] |
李振, 王辉, 蒋宇雯.
相位式地面三维激光雷达实验室检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8): 987-991.
doi: 10.13203/j.whugis20130112
|
[7] |
杨荣华, 花向红, 邱卫宁, 耿涛.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角度分辨率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7): 851-853.
|
[8] |
赵煦, 周克勤, 闫利, 邓非.
基于激光点云的大型文物景观三维重建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684-687.
|
[9] |
张剑清, 翟瑞芳, 郑顺义.
激光扫描多三维视图的全自动无缝镶嵌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00-103.
|
[10] |
郭唐永, 李欣, 谭业春, 李翠霞.
中国新一代流动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 31-34.
|
[11] |
王刃, 张本昀, 朱新慧.
视频激光干涉牛顿环中心的实时提取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1): 1031-1033.
|
[12] |
刘春, 吴杭彬.
基于真三维TIN的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压缩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0): 908-911.
|
[13] |
冯文灏, 李欣, 樊启斌.
三旋转自由度激光经纬仪的扫描数学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2): 179-183.
|
[14] |
何平安, 唐务浩, 余长明, 杨晋陵.
激光扫平仪光束水平误差的检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2): 180-182.
|
[15] |
何平安, 余长明, 杨晋陵, 许忠保.
激光扫平仪在线自动检测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3): 276-278.
|
[16] |
李树楷, 薛永祺.
机载扫描式激光测距-多光谱成像制图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4): 340-344.
|
[17] |
冯文灏, 李欣.
基于三旋转自由度激光经纬仪的结构光工程测量原理与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4): 345-350,393.
|
[18] |
王新华.
双频激光干涉仪用于水准标尺检测中的阿贝误差补偿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1): 91-94.
|
[19] |
孔祥元.
用力学原理进行工测三维测边网平差和精度评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3): 126-135.
|
[20] |
雷玉堂.
G171人卫激光测距仪跟踪随动系统的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4): 7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