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俊, 曹成度, 姜卫平, 周吕.
利用小波包系数信息熵去除GNSS站坐标时间序列有色噪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9): 1309-1317.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53
|
[2] |
孙文舟, 殷晓冬, 李树军.
基于熵权重的水下载体导航信息融合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0): 1465-1471.
doi: 10.13203/j.whugis20160550
|
[3] |
陈西江, 张小平, 章涛, 吴浩, 安庆.
利用误差熵确定激光点云变形可监测指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1): 1681-1687.
doi: 10.13203/j.whugis20170045
|
[4] |
陈西江, 花向红, 章光, 吴浩, 安庆.
利用误差熵评价光斑中点云不确定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6): 864-86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799
|
[5] |
张国峰, 杨立荣.
基于Copula的降水量不确定性建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6): 805-809.
doi: 10.13203/j.whugis20130497
|
[6] |
宋奂寰, 王树宗.
信息熵在潜艇作战系统多目标任务调度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2): 1477-1481.
|
[7] |
包磊, 罗兵, 秦小麟.
利用灰集进行空间区域拓扑关系不确定性定量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6): 731-733.
|
[8] |
闫丽丽, 高井祥, 孙久运, 许长辉.
利用CRLB的数字摄影测量人工标志定位不确定性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106-109.
|
[9] |
程涛, 邓敏, 李志林.
空间目标不确定性的表达方法及其在GIS中的应用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5): 389-393.
|
[10] |
蔡剑红, 李德仁.
多尺度下的不确定性空间方向锥形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8): 735-739.
|
[11] |
舒红, 齐翠红.
地理信息时态不确定性的语义与计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7): 633-636.
|
[12] |
林宗坚, 张永红.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信息量及不确定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7): 569-572.
|
[13] |
史玉峰, 史文中, 靳奉祥.
GIS中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混合熵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 82-85.
|
[14] |
刘春, 史文中, 刘大杰.
GIS空间数据面元与线元不确定性的关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 65-68.
|
[15] |
胡圣武, 王新洲, 潘正风, 陶本藻.
GIS中的模糊不确定性以及处理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5): 417-420.
|
[16] |
朱长青, 张国芹, 王光霞.
GIS中三维空间直线的误差熵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5): 405-407.
|
[17] |
郭庆胜, 杜晓初.
不确定性线状目标之间拓扑关系的描述与判别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9): 827-831.
|
[18] |
柳宗伟, 王新洲, 陈顺清.
城市人口GIS中数据的不确定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6): 627-631.
|
[19] |
刘文宝.
GIS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理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86-186.
|
[20] |
张景雄, 杜道生.
基于模糊场的ε-误差带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3): 212-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