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子强, 辛洁, 郭睿, 李晓杰, 唐成盼, 田翌君.
基于北斗星间链路的卫星自主导航可行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1): 55-60.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38
|
[2] |
白燕, 卢晓春, 高天.
基于单点伪距归算的星间链路时间同步改进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7): 1044-1052.
doi: 10.13203/j.whugis20190256
|
[3] |
唐桂芬, 杨伟锋, 苏冉冉, 夏爱民.
基于星地/星间联合观测的时间比对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2): 183-187.
doi: 10.13203/j.whugis20140266
|
[4] |
高晓, 杨志强, 康军梅, 王君.
基于三频SNR数据探测北斗GEO卫星多径效应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2): 213-218.
doi: 10.13203/j.whugis20150313
|
[5] |
楼益栋, 龚晓鹏, 辜声峰, 郑福, 易文婷.
北斗卫星伪距码偏差特性及其影响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8): 1040-1046.
doi: 10.13203/j.whugis20150107
|
[6] |
张倩倩, 韩松辉, 杜兰, 归庆明.
星地时间同步钟差异常处理的Bayesian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6): 772-777.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66
|
[7] |
孟轶男, 樊士伟, 李罡, 高为广.
利用GNSS星间链路对中高轨航天器测定轨的可行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4): 445-449.
doi: 10.13203/j.whugis20120215
|
[8] |
宋小勇, 毛悦, 任锴, 贾小林.
两种机动力建模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0): 1196-1200.
|
[9] |
毛悦, 宋小勇, 贾小林, 吴显兵.
星间链路观测数据归化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0): 1201-1206.
|
[10] |
李瑞锋, 王元明.
星地双向时间同步技术在COMPASS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7): 842-844.
|
[11] |
石磊玉, 周益, 王东会, 欧钢.
一种适用于卫星导航系统星间链路的可抢占时隙TDMA体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6): 714-718.
|
[12] |
韩松辉, 归庆明, 李建文, 杜院录.
混合星座星间链路的建立以及连通性和稳健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9): 1014-1019.
|
[13] |
宋敏, 袁运斌.
利用信息融合进行月球卫星自主导航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3): 257-260.
|
[14] |
黄飞江, 卢晓春, 吴海涛, 边玉敬.
基于星间距离变化的动态双向时间同步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13-16.
|
[15] |
杨涛, 王玮, 朱智勤.
GPS/SINS组合系统时间同步误差的分析与验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0): 1181-1184.
|
[16] |
肖云, 王兴涛, 焦文海.
星地双向伪距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实验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7): 766-769.
|
[17] |
章红平, 杨蜀江.
接收机五参数定位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1): 1312-1315.
|
[18] |
郑作亚, 陈永奇, 卢秀山.
UKF算法及其在GPS卫星轨道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3): 249-252.
|
[19] |
陈刘成, 李建文, 唐波.
区域卫星导航系统GEO卫星定轨观测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7): 609-613.
|
[20] |
阚昊宇, 胡志刚, 吕逸飞, 谢新, 周仁宇, 赵齐乐.
利用不同时间同步体制钟差评估北斗三号星载原子钟性能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10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