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立龙, 陈雨田, 黎峻宇, 田祥雨, 贺朝双.
活跃期区域电离层总电子短期预报及适用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2): 1757-1764.
doi: 10.13203/j.whugis20180145
|
[2] |
张鹏, 陈晓玲, 陆建忠, 张伟, 肖雄武.
基于遥感的鄱阳湖丰水期悬浮泥沙数值模拟预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3): 369-376.
doi: 10.13203/j.whugis20140880
|
[3] |
靳华安, 李爱农, 边金虎, 雷光斌.
HJ-1B CCD2与SPOT4 HRVIR数据在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中的比较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1): 1483-1490.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94
|
[4] |
李建, 陈晓玲, 刘子潇, 田礼乔.
HJ-1光学遥感影像船只检测——以鄱阳湖为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6): 727-731.
doi: 10.13203/j.whugis20130095
|
[5] |
刘志平, 赵自强, 郭广礼.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时空特征分析及分区建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1): 1360-1363.
|
[6] |
杨杰, 史磊, 李平湘.
基于极化相干最优与极化总功率的Wishart-H/Alpha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 22-25.
|
[7] |
邱凤, 陈晓玲, 田礼乔, 冯炼.
HJ-1A/B卫星CCD影像辅助的MODIS水色大气校正产品质量改进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9): 1083-1086.
|
[8] |
陈建群, 吴勰, 王振兴, 朱建军.
鄱阳湖湿地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8): 888-891.
|
[9] |
陈萍, 王兴玲, 陈晓玲.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壤侵蚀脆弱性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6): 750-755.
|
[10] |
张鹏, 陆建忠, 陈晓玲, 田礼乔.
MODIS遥感数据辅助的鄱阳湖水体范围变化数值模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9): 1087-1091.
|
[11] |
于之锋, 陈晓玲, 田礼乔, 周斌.
鄱阳湖HJ-1A/B卫星CCD影像大气校正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9): 1078-1082.
|
[12] |
陈莉琼, 田礼乔, 邱凤, 陈晓玲.
HJ-1A/B卫星CCD影像的武汉市东湖水色三要素遥感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1): 1280-1283.
|
[13] |
杜聪, 王世新, 周艺, 阎福礼.
太湖悬浮物浓度的MODIS影像估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97-101.
|
[14] |
齐述华, 顾中宇, DanielBrown, 姜鲁光.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鄱阳湖淹水范围制图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7): 857-862.
|
[15] |
温兴平, 胡光道, 杨晓峰.
基于准不变目标物下CBERS-02星CCD图像的交叉定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4): 409-413.
|
[16] |
张健钦, 龚建华, 林珲, 刘纯波.
基于智能体的鄱阳湖区钉螺生长模型及其模拟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1): 1186-1189.
|
[17] |
蔡昌盛, 高井祥, 李征航.
利用GPS监测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5): 451-453.
|
[18] |
邬国锋, 刘耀林, 纪伟涛.
利用Landsat 5 TM影像估算沉水植物地上生物量的研究——以江西省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1): 953-957.
|
[19] |
吕恒, 李新国, 曹凯.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太湖悬浮物浓度遥感定量提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8): 683-686.
|
[20] |
张良培, 李德仁.
鄱阳湖地区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定标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1): 3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