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顾国华, 王武星.
GPS测得的2018年夏威夷6.9级地震与火山喷发地壳运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8): 1191-1197, 1204.
doi: 10.13203/j.whugis20180463
|
[2] |
张睿, 杨元喜, 张勤, 黄观文, 王乐, 燕兴元, 瞿伟.
BDS/GPS联合定轨的贡献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5): 600-608.
doi: 10.13203/j.whugis20150081
|
[3] |
王泽民, 车国伟, 安家春.
南极威德尔海电离层异常的综合观测及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1): 1421-1427.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70
|
[4] |
陈鹏, 陈家君.
2012-04-11苏门答腊地震同震电离层异常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7): 882-886.
doi: 10.13203/j.whugis20130616
|
[5] |
马洋, 欧吉坤, 袁运斌, 霍星亮, 丁文武.
导航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变化估计及对LEO精密定轨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7): 894-900.
doi: 10.13203/j.whugis20130626
|
[6] |
李金岭, 张津维.
利用GPS测量监测VLBI天线参考点的仿真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2): 1387-1391.
|
[7] |
杨凯, 刘鸿飞, 赵倩, 姜卫平.
绝对天线相位改正模型对GPS精密数据处理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6): 694-697.
|
[8] |
秦显平, 杨元喜.
平方根滤波/平滑/双向滤波在LEO星载GPS定轨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0): 1176-1180.
|
[9] |
秦显平, 杨元喜.
LEO星载GPS双向滤波定轨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2): 231-235.
|
[10] |
孟泱, 王泽民, 鄂栋臣.
基于GPS数据的地震前电离层TEC异常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 81-84.
|
[11] |
戴吾蛟, 丁晓利, 朱建军.
基于载噪比及参数先验信息的抗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8): 834-837.
|
[12] |
耿江辉, 施闯, 赵齐乐, 刘经南.
联合地面和星载数据精密确定GPS卫星轨道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0): 906-909.
|
[13] |
卢昕, 熊昌仑, 郑建生, 宗战华.
基于DSP技术的GPS接收机天线自适应抗干扰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7): 654-657.
|
[14] |
高文武, 贺赛先.
基于GPS的CCD相机同步控制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8): 744-746.
|
[15] |
蔡昌盛, 李征航, 赵晓峰.
太阳耀斑的GPS监测方法及实例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4): 422-424.
|
[16] |
许才军, 王华, 黄劲松.
GPS与INSAR数据融合研究展望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58-61,78.
|
[17] |
张永军, 徐绍铨, 王泽民, 张小红.
GPS/GLONASS组合定位中模糊度的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1): 58-63.
|
[18] |
陈武, 胡丛玮, 陈永奇, 丁晓利.
基于GPS基准网的GPS快速静态定位及动态定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6): 518-523.
|
[19] |
施品浩.
GPS接收机天线装置定向标志线及平均相位中心参数的检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1): 28-38.
|
[20] |
张植民.
GPS接收天线的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3): 9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