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39卷 第4期
2014, 39(4): 379-385.
doi: 10.13203/j.whugis20140210
摘要:
目的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科学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当前,基于各种测量传感网络来感知人类个体和群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关系的泛在测绘所产生的位置大数据是大数据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位置大数据已经成为当前用来感知人类社群活动规律、分析地理国情和构建智慧城市的重要战略资源。通过对位置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可从单纯的定位数据引申出人的社会属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这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数据科学技术与测绘科学技术的联系,形成了一种智能化、社会化的泛在测绘计算。在定义位置大数据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位置大数据进行了介绍和分析:1)位置大数据的分类、特征、作用与意义,以及涉及的研究方法体系;2)从社会感知、群体智能系统的建设和地理国情分析三个方面对位置大数据的应用分析进行了具体阐述;3)针对位置大数据的混杂型、复杂性、稀疏性以及研究需求,介绍了常用的位置大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地图、轨迹数据的预处理以及降维分析、协同挖掘等方面。
目的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科学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当前,基于各种测量传感网络来感知人类个体和群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关系的泛在测绘所产生的位置大数据是大数据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位置大数据已经成为当前用来感知人类社群活动规律、分析地理国情和构建智慧城市的重要战略资源。通过对位置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可从单纯的定位数据引申出人的社会属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这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数据科学技术与测绘科学技术的联系,形成了一种智能化、社会化的泛在测绘计算。在定义位置大数据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位置大数据进行了介绍和分析:1)位置大数据的分类、特征、作用与意义,以及涉及的研究方法体系;2)从社会感知、群体智能系统的建设和地理国情分析三个方面对位置大数据的应用分析进行了具体阐述;3)针对位置大数据的混杂型、复杂性、稀疏性以及研究需求,介绍了常用的位置大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地图、轨迹数据的预处理以及降维分析、协同挖掘等方面。
2014, 39(4): 386-389.
doi: 10.13203/j.whugis20140118
摘要:
目的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不仅是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还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必须走商业化运营的道路。本文分析了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商业化运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商业化运营方式提出了具体建议。
目的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不仅是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还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必须走商业化运营的道路。本文分析了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商业化运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商业化运营方式提出了具体建议。
2014, 39(4): 390-396.
doi: 10.13203/j.whugis20130633
摘要:
目的 众源地理数据是由大量非专业人员志愿获取并通过互联网向大众或相关机构提供的一种开放地理数据,是有别于传统测绘产品的一种新型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和研究了众源地理数据的概念与特点;介绍了众源地理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方法;讨论了众源地理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关键技术,包括众源地理数据的质量评价方法,众源地理数据的信息提取与更新方法,众源地理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方法等;指出了众源地理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目的 众源地理数据是由大量非专业人员志愿获取并通过互联网向大众或相关机构提供的一种开放地理数据,是有别于传统测绘产品的一种新型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和研究了众源地理数据的概念与特点;介绍了众源地理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方法;讨论了众源地理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关键技术,包括众源地理数据的质量评价方法,众源地理数据的信息提取与更新方法,众源地理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方法等;指出了众源地理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2014, 39(4): 397-400.
doi: 10.13203/j.whugis20120209
摘要:
目的 将模糊逻辑中隶属度函数的概念应用到图像分割中,改变现有分割方法中由一个分割阈值决定一个像元属于哪个类别的问题,而由在一定范围内的隶属度函数值来决定像元的类别,这种方法称为模糊逻辑图像分割方法(FLIS)。通过对真实航空影像的图像分割实验,同时将实验结果与现有方法作了对比,结果表明FLIS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的 将模糊逻辑中隶属度函数的概念应用到图像分割中,改变现有分割方法中由一个分割阈值决定一个像元属于哪个类别的问题,而由在一定范围内的隶属度函数值来决定像元的类别,这种方法称为模糊逻辑图像分割方法(FLIS)。通过对真实航空影像的图像分割实验,同时将实验结果与现有方法作了对比,结果表明FLIS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2014, 39(4): 401-405.
doi: 10.13203/j.whugis20120642
摘要:
目的 在认为不同类别地物的光谱响应值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线性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像斑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相对辐射校正方法。首先以相关系数为基础将像斑划分为变化像斑和未变化像斑两大类,再对未变化像斑利用随机数据一致性算法解求增益和偏移参数,对于变化像斑则将与其最相似的未变化像斑的增益和偏移参数作为该像斑的校正参数,最后利用各像斑的校正参数进行线性校正。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目的 在认为不同类别地物的光谱响应值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线性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像斑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相对辐射校正方法。首先以相关系数为基础将像斑划分为变化像斑和未变化像斑两大类,再对未变化像斑利用随机数据一致性算法解求增益和偏移参数,对于变化像斑则将与其最相似的未变化像斑的增益和偏移参数作为该像斑的校正参数,最后利用各像斑的校正参数进行线性校正。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2014, 39(4): 406-410.
doi: 10.13203/j.whugis20120362
摘要:
目的 针对传统算法过于强调机器推理等弱点,将基于元胞自动机分割图像的思想移植到GIS平台上,作为解决遥感影像分割问题的一种新思路,实现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遥感影像分割算法。这一分割方法将人的判断融入分割过程中,有着很强的灵活性。
目的 针对传统算法过于强调机器推理等弱点,将基于元胞自动机分割图像的思想移植到GIS平台上,作为解决遥感影像分割问题的一种新思路,实现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遥感影像分割算法。这一分割方法将人的判断融入分割过程中,有着很强的灵活性。
2014, 39(4): 411-416.
doi: 10.13203/j.whugis20121134
摘要:
目的 为了准确快速地获取高分辨率影像中橡胶林的分布信息,设计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和多光谱特征的信息提取方法。方法选取合适的植被指数,将多光谱和植被指数的影像进行地统计半方差分析,获得最佳纹理提取窗口并实现各种纹理信息的提取,将纹理信息和光谱信息一起作为参考特征构建地物的分类规则并用C5决策树分类算法实现。选取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区域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橡胶树林提取的生产者精度为81.00%,提取用户精度为82.65%,总精度为83.50%,Kappa系数为0.78。与其他方法分类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橡胶林提取方法。
目的 为了准确快速地获取高分辨率影像中橡胶林的分布信息,设计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和多光谱特征的信息提取方法。方法选取合适的植被指数,将多光谱和植被指数的影像进行地统计半方差分析,获得最佳纹理提取窗口并实现各种纹理信息的提取,将纹理信息和光谱信息一起作为参考特征构建地物的分类规则并用C5决策树分类算法实现。选取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区域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橡胶树林提取的生产者精度为81.00%,提取用户精度为82.65%,总精度为83.50%,Kappa系数为0.78。与其他方法分类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橡胶林提取方法。
2014, 39(4): 417-421.
doi: 10.13203/j.whugis20120177
摘要:
目的 线阵全景相机通过线阵旋转来获取水平角可达360°场景的影像,将其应用于近景摄影测量可减少摄站数,避免影像拼接问题。分析了线阵全景相机检校的几何成像模型,推导了平差函数模型,并分别用模拟和实际全景控制场数据验证了该平差函数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参数选择合理,正确描述了线阵全景相机的内部结构关系,是线阵全景相机的一种实用检校模型。
目的 线阵全景相机通过线阵旋转来获取水平角可达360°场景的影像,将其应用于近景摄影测量可减少摄站数,避免影像拼接问题。分析了线阵全景相机检校的几何成像模型,推导了平差函数模型,并分别用模拟和实际全景控制场数据验证了该平差函数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参数选择合理,正确描述了线阵全景相机的内部结构关系,是线阵全景相机的一种实用检校模型。
2014, 39(4): 422-427.
doi: 10.13203/j.whugis20120013
摘要:
目的 基于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BEMD-自适应滤波的干涉图抑制噪声算法,并对自适应滤波的窗口进行了改进。根据窗内特征自适应调节窗口大小,并通过门限来决定是否需要改变窗口尺寸,达到在同性质区增大窗口来抑制噪声,在异性质区减小窗口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图像细节的目的。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地抑制干涉图的噪声,增强滤波的局部自适应性,而且能很好地保持条纹的细节信息。
目的 基于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BEMD-自适应滤波的干涉图抑制噪声算法,并对自适应滤波的窗口进行了改进。根据窗内特征自适应调节窗口大小,并通过门限来决定是否需要改变窗口尺寸,达到在同性质区增大窗口来抑制噪声,在异性质区减小窗口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图像细节的目的。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地抑制干涉图的噪声,增强滤波的局部自适应性,而且能很好地保持条纹的细节信息。
2014, 39(4): 428-434.
doi: 10.13203/j.whugis20120115
摘要:
目的 针对重力匹配定位精度与适配区特性及载体的航向有关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先由移动窗口计算重力场局部特征并优选适配区的方法,并证实匹配定位精度受适配区特性及载体航向的影响。引入快速欧氏距离场算法和简化方法提取适配区简化骨架,并由简化骨架点及其距离值生成局部适配区域。通过统计局部适配区重力特征为航向选择提供依据。仿真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目的 针对重力匹配定位精度与适配区特性及载体的航向有关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先由移动窗口计算重力场局部特征并优选适配区的方法,并证实匹配定位精度受适配区特性及载体航向的影响。引入快速欧氏距离场算法和简化方法提取适配区简化骨架,并由简化骨架点及其距离值生成局部适配区域。通过统计局部适配区重力特征为航向选择提供依据。仿真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2014, 39(4): 435-440.
doi: 10.13203/j.whugis20120163
摘要:
目的 探测深圳市地下断层参数对该地区的规划建设、抗震设防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人机联作选择法反演了深圳市两条测线的断层参数,反演结果表明:两条测线的正演模型与观测值之间相对误差分别为4.51%和4.26%,计算结果可靠;断层从地下4km 附近开始出现破裂信号,至17km 附近消失,倾角约为70°,属于倾角较大的正断层;断层位置与深圳市地形起伏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与地质及地球物理勘探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剖面重力测量数据反演深圳市地下断层参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目的 探测深圳市地下断层参数对该地区的规划建设、抗震设防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人机联作选择法反演了深圳市两条测线的断层参数,反演结果表明:两条测线的正演模型与观测值之间相对误差分别为4.51%和4.26%,计算结果可靠;断层从地下4km 附近开始出现破裂信号,至17km 附近消失,倾角约为70°,属于倾角较大的正断层;断层位置与深圳市地形起伏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与地质及地球物理勘探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剖面重力测量数据反演深圳市地下断层参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4, 39(4): 441-444.
doi: 10.13203/j.whugis20120439
摘要:
目的 利用120°E、45°N上空的2008年年积日101~150d时间段内共600个电离层格网TEC数据,分析了该点上空电离层 TEC参数的混沌特性,发现其关联维数为2.263 2,嵌入维数 m=5,最大 Lyapunov指数为0.083 3,该 TEC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的特征,存在混沌现象。利用加权一阶局域法对 TEC时间序列进行预测时,提出了利用夹角余弦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相似相点进行选择的方法,结果表明,在5维相空间中,该方法除在第4分向量略不及欧氏距离和夹角余弦方法外,其余4个分向量均优于后两种方法。利用该方法选择的相似相点进行一阶局域预测时,得到的标准差STD(0.618TECU)和 RMS(0.623TECU)均小于欧氏距离和夹角余弦得到的STD和 RMS,说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搜索到与基准点相关性更强的相似相点,预测精度更高。
目的 利用120°E、45°N上空的2008年年积日101~150d时间段内共600个电离层格网TEC数据,分析了该点上空电离层 TEC参数的混沌特性,发现其关联维数为2.263 2,嵌入维数 m=5,最大 Lyapunov指数为0.083 3,该 TEC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的特征,存在混沌现象。利用加权一阶局域法对 TEC时间序列进行预测时,提出了利用夹角余弦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相似相点进行选择的方法,结果表明,在5维相空间中,该方法除在第4分向量略不及欧氏距离和夹角余弦方法外,其余4个分向量均优于后两种方法。利用该方法选择的相似相点进行一阶局域预测时,得到的标准差STD(0.618TECU)和 RMS(0.623TECU)均小于欧氏距离和夹角余弦得到的STD和 RMS,说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搜索到与基准点相关性更强的相似相点,预测精度更高。
2014, 39(4): 445-449.
doi: 10.13203/j.whugis20120215
摘要:
目的 目前中高轨航天器精密轨道确定普遍采用地面跟踪测量体制,面临跟踪弧段不够、跟踪精度不高、无载体自主定位能力的问题。GNSS星间链路网络的建立为中高轨航天器定轨提供了新思路。介绍了基于GNSS星间链路的中高轨航天器定轨新方法,设计仿真模型分析了其可见性、定位精度、链路预算,并进行了自主定轨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以 GNSS星间链路实现中高轨航天器测定轨,可见星数目多、定位精度好、链路余量高,对中高轨航天器在径向的定轨精度可以达到6m 以内,切向和法向在2m 以内。本文测定轨方案可行,为GNSS在新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目的 目前中高轨航天器精密轨道确定普遍采用地面跟踪测量体制,面临跟踪弧段不够、跟踪精度不高、无载体自主定位能力的问题。GNSS星间链路网络的建立为中高轨航天器定轨提供了新思路。介绍了基于GNSS星间链路的中高轨航天器定轨新方法,设计仿真模型分析了其可见性、定位精度、链路预算,并进行了自主定轨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以 GNSS星间链路实现中高轨航天器测定轨,可见星数目多、定位精度好、链路余量高,对中高轨航天器在径向的定轨精度可以达到6m 以内,切向和法向在2m 以内。本文测定轨方案可行,为GNSS在新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2014, 39(4): 450-456.
doi: 10.13203/j.whugis20120184
摘要:
目的 针对三频几何无关相位组合无法修复三个频点周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GPS三频非差观测值探测并修复周跳的方法。按照适当的原则组合三频伪距/载波观测值,形成多个有效的几何无关检测量,并推导其各自发生周跳的阈值条件,系统地分析和验证新方法探测大周跳、小周跳和特殊组合周跳的性能;对大周跳取整修复观测值后,采用空间搜索的方法修复小周跳;最后用 GPS数据进行算法测试与分析。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够简单实时地探测并修复所有频率上可能发生的周跳组合。
目的 针对三频几何无关相位组合无法修复三个频点周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GPS三频非差观测值探测并修复周跳的方法。按照适当的原则组合三频伪距/载波观测值,形成多个有效的几何无关检测量,并推导其各自发生周跳的阈值条件,系统地分析和验证新方法探测大周跳、小周跳和特殊组合周跳的性能;对大周跳取整修复观测值后,采用空间搜索的方法修复小周跳;最后用 GPS数据进行算法测试与分析。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够简单实时地探测并修复所有频率上可能发生的周跳组合。
2014, 39(4): 457-461.
doi: 10.13203/j.whugis20120086
摘要:
目的 从Kriging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推导了 Kriging球面应变计算公式,通过在模拟和实际 GPS数据中的试算,讨论了该方法在区域 GPS速度场网格化和应变率计算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Kriging方法对 GPS速度场滤波和网格插值是可行的,交叉检验及残差分析结果亦表明了 Kriging方法的有效性。对比 Kriging方法与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对中国大陆1999~2004期 GPS速度场处理结果,发现两种方法的滤波和网格化效果相当;而应变率场结果总体分布相近,但 Kriging结果自身一致性不佳,最大剪应变率的高值区是一致的,但量级上差别显著;Kriging应变率计算方法在抗差性和边缘效应处理方面不如最小二乘配置方法。
目的 从Kriging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推导了 Kriging球面应变计算公式,通过在模拟和实际 GPS数据中的试算,讨论了该方法在区域 GPS速度场网格化和应变率计算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Kriging方法对 GPS速度场滤波和网格插值是可行的,交叉检验及残差分析结果亦表明了 Kriging方法的有效性。对比 Kriging方法与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对中国大陆1999~2004期 GPS速度场处理结果,发现两种方法的滤波和网格化效果相当;而应变率场结果总体分布相近,但 Kriging结果自身一致性不佳,最大剪应变率的高值区是一致的,但量级上差别显著;Kriging应变率计算方法在抗差性和边缘效应处理方面不如最小二乘配置方法。
2014, 39(4): 462-466.
doi: 10.13203/j.whugis20120015
摘要:
目的 混合总体最小二乘(mixed LS-TLS)合理地顾及了系数矩阵和观测向量误差,却没有考虑数据中可能存在的粗差。利用IGGII方案,提出一种稳健的混合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并通过平面拟合进行验证。结合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通过与最小二乘(LS)、总体最小二乘(TLS)和混合总体最小二乘的对比分析,证实这种稳健混合总体最小二乘的平面拟合结果最为可靠。
目的 混合总体最小二乘(mixed LS-TLS)合理地顾及了系数矩阵和观测向量误差,却没有考虑数据中可能存在的粗差。利用IGGII方案,提出一种稳健的混合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并通过平面拟合进行验证。结合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通过与最小二乘(LS)、总体最小二乘(TLS)和混合总体最小二乘的对比分析,证实这种稳健混合总体最小二乘的平面拟合结果最为可靠。
2014, 39(4): 467-470.
doi: 10.13203/j.whugis20120216
摘要:
目的 小波消噪分解尺度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消噪效果。针对变形序列的消噪,将时序分析建模定价的信息准则与高斯白噪声在小波变换下的特性相结合,提出了用 Akaike信息准则作为量化指标,确定小波消噪最佳分解尺度的方法。模拟数据和工程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在 Akaike信息准则计算值达到最小时,所确定的分解尺度符合信噪分布规律,达到了较好的消噪效果,实现了作为小波消噪最佳分解尺度确定的量化指标作用,提升了小波消噪在变形数据处理中应用的便捷性。
目的 小波消噪分解尺度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消噪效果。针对变形序列的消噪,将时序分析建模定价的信息准则与高斯白噪声在小波变换下的特性相结合,提出了用 Akaike信息准则作为量化指标,确定小波消噪最佳分解尺度的方法。模拟数据和工程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在 Akaike信息准则计算值达到最小时,所确定的分解尺度符合信噪分布规律,达到了较好的消噪效果,实现了作为小波消噪最佳分解尺度确定的量化指标作用,提升了小波消噪在变形数据处理中应用的便捷性。
2014, 39(4): 471-475.
doi: 10.13203/j.whugis20120141
摘要:
目的 GPS变形监测数据的采样频率逐渐提高,对数据预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即在小波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频系数加权中值滤波以及整体加权均值滤波的混合滤波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实验证明,该方法能简单快速且最大程度地去除大量数据中的随机非随机噪声、粗差等无用信息,同时突出了监测目标中趋势项、周期项等有用信息,适用于处理采样频率较高的变形监测数据,是一种实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目的 GPS变形监测数据的采样频率逐渐提高,对数据预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即在小波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频系数加权中值滤波以及整体加权均值滤波的混合滤波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实验证明,该方法能简单快速且最大程度地去除大量数据中的随机非随机噪声、粗差等无用信息,同时突出了监测目标中趋势项、周期项等有用信息,适用于处理采样频率较高的变形监测数据,是一种实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2014, 39(4): 476-480.
doi: 10.13203/j.whugis20120117
摘要:
目的 针对增量更新过程中只对变化对象进行更新的特点,从更新对象的邻域空间相似性入手,以居民地要素为例,对更新对象和源对象的几何相似性及其邻域内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相似性进行了形式化表达和计算,基于评估可信度最大化原则确定了对象评估顺序,并根据邻近对象的不同特点设计了两阶段评估流程。实验表明,该方法将评估区域限定在了更新对象邻域范围内,能够有效地发现尺度变换过程中实体及其空间关系错误,提高了更新系统的可用性。
目的 针对增量更新过程中只对变化对象进行更新的特点,从更新对象的邻域空间相似性入手,以居民地要素为例,对更新对象和源对象的几何相似性及其邻域内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相似性进行了形式化表达和计算,基于评估可信度最大化原则确定了对象评估顺序,并根据邻近对象的不同特点设计了两阶段评估流程。实验表明,该方法将评估区域限定在了更新对象邻域范围内,能够有效地发现尺度变换过程中实体及其空间关系错误,提高了更新系统的可用性。
2014, 39(4): 481-485.
doi: 10.13203/j.whugis20120155
摘要:
目的 当前大量空间数据的位置信息多采用文本描述而非地理坐标,导致地理信息系统无法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查询和分析,估算位置描述对应的地理坐标有助于提高空间数据的应用价值。针对已有方法在处理线状位置描述时缺少参考位置之间空间关系约束分析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线状位置文本描述的估算方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顾及了局部空间走向计算线状特征在参考位置处的空间分布,并引入了模糊可见性概念模糊估算线状特征在参考位置之间的空间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估算线状位置文本描述的空间分布范围。
目的 当前大量空间数据的位置信息多采用文本描述而非地理坐标,导致地理信息系统无法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查询和分析,估算位置描述对应的地理坐标有助于提高空间数据的应用价值。针对已有方法在处理线状位置描述时缺少参考位置之间空间关系约束分析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线状位置文本描述的估算方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顾及了局部空间走向计算线状特征在参考位置处的空间分布,并引入了模糊可见性概念模糊估算线状特征在参考位置之间的空间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估算线状位置文本描述的空间分布范围。
2014, 39(4): 486-491.
doi: 10.13203/j.whugis20120562
摘要:
目的 空间关联模式的分析和发现是空间数据挖掘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介绍了Q 统计的概念,并将距离测度定义为网络最短路径。应用 Q统计对一种网络空间现象———酒店的空间关联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从空间数据挖掘的角度验证了酒店间的聚集效应。同时,也说明了 Q 统计在进行网络空间现象关联模式分析中是有效的。最后对欧式空间与网络空间下的 Q统计进行了比较。
目的 空间关联模式的分析和发现是空间数据挖掘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介绍了Q 统计的概念,并将距离测度定义为网络最短路径。应用 Q统计对一种网络空间现象———酒店的空间关联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从空间数据挖掘的角度验证了酒店间的聚集效应。同时,也说明了 Q 统计在进行网络空间现象关联模式分析中是有效的。最后对欧式空间与网络空间下的 Q统计进行了比较。
2014, 39(4): 492-495.
doi: 10.13203/j.whugis20120154
摘要:
目的 首先分析了大范围有源洪水淹没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然后面向三维虚拟地球应用,基于全球地形数据组织方法,提出了一种以地形瓦片为单元的有源洪水淹没分析算法,实现了三维虚拟地球中的大范围有源洪水淹没分析。最后基于开放式三维虚拟地球集成共享平台软件 GeoGlobe进行了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目的 首先分析了大范围有源洪水淹没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然后面向三维虚拟地球应用,基于全球地形数据组织方法,提出了一种以地形瓦片为单元的有源洪水淹没分析算法,实现了三维虚拟地球中的大范围有源洪水淹没分析。最后基于开放式三维虚拟地球集成共享平台软件 GeoGlobe进行了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4, 39(4): 496-499.
doi: 10.13203/j.whugis20120507
摘要:
目的 基于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为巷道与地层交切建模的理论基础,提出一种巷道与地层交切建模方法。考虑到交切模型的复杂性,对交切模型进行剖分,依次构建出含巷道断面的地层剖面模型、巷道与地层剖面的交切模型及巷道与地层模型的交切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交切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保证了地层与巷道模型的空间拓扑关系,为相关三维地质建模提供借鉴。
目的 基于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为巷道与地层交切建模的理论基础,提出一种巷道与地层交切建模方法。考虑到交切模型的复杂性,对交切模型进行剖分,依次构建出含巷道断面的地层剖面模型、巷道与地层剖面的交切模型及巷道与地层模型的交切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交切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保证了地层与巷道模型的空间拓扑关系,为相关三维地质建模提供借鉴。
2014, 39(4): 500-504.
doi: 10.13203/j.whugis20120024
摘要:
目的 提出了基于弯曲的线要素几何信息量的度量方法。首先利用拐点识别线要素弯曲,将线要素几何结构分解为一组有序弯曲。进而基于地图信息产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征本质,从元素层次的弯曲形态、邻域层次的弯曲拓扑和整体层次的弯曲分布来描述弯曲序列的空间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几何信息分类,即弯曲几何形状信息、弯曲几何拓扑信息和弯曲几何分布信息。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几何信息,分别建立各层次空间特征描述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信息量度量方法。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目的 提出了基于弯曲的线要素几何信息量的度量方法。首先利用拐点识别线要素弯曲,将线要素几何结构分解为一组有序弯曲。进而基于地图信息产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征本质,从元素层次的弯曲形态、邻域层次的弯曲拓扑和整体层次的弯曲分布来描述弯曲序列的空间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几何信息分类,即弯曲几何形状信息、弯曲几何拓扑信息和弯曲几何分布信息。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几何信息,分别建立各层次空间特征描述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信息量度量方法。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