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 第13卷 第4期
1988, 13(4): 1-12.
摘要:
王之卓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老一辈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是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委测绘专业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第5、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湖北省第6、7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第5、6届政协常委会常委,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名誉校长,湖北省遥感中心主任委员,全国科协第4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王之卓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老一辈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是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委测绘专业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第5、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湖北省第6、7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第5、6届政协常委会常委,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名誉校长,湖北省遥感中心主任委员,全国科协第4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8, 13(4): 13-18.
摘要:
在我国进行测绘方面科技研究的单位除专设的机构如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西安测绘科学研究所外,主要在有关的大专院校,如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郑州测绘学院、同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和一些测绘生产单位,如各省测绘局以及有关的勘测设计单位,如地质矿产部测绘队、煤炭部航测遥感公司、铁道部专业设计院以及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等部门。
在我国进行测绘方面科技研究的单位除专设的机构如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西安测绘科学研究所外,主要在有关的大专院校,如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郑州测绘学院、同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和一些测绘生产单位,如各省测绘局以及有关的勘测设计单位,如地质矿产部测绘队、煤炭部航测遥感公司、铁道部专业设计院以及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等部门。
1988, 13(4): 19-27.
摘要:
本文研究与讨论了一种新的核线相关算法——跨接法。它是基于特征匹配的算法,即将两个"特征"连接起来构成匹配窗。由于此算法能预先消除匹配窗口之几何变形,然后再判断其灰度分布之相似性,因而它能有效地考虑由于地形起伏等原因引起的变形,提高了影象相关的可靠性。
本文研究与讨论了一种新的核线相关算法——跨接法。它是基于特征匹配的算法,即将两个"特征"连接起来构成匹配窗。由于此算法能预先消除匹配窗口之几何变形,然后再判断其灰度分布之相似性,因而它能有效地考虑由于地形起伏等原因引起的变形,提高了影象相关的可靠性。
1988, 13(4): 28-36.
摘要:
SPOT立体影象具有良好的基高比和空间分辨率,可以利用解析摄影测量仪器对之进行精确而有效的处理,以求解外方位元素,测制或修测地形图,获取数字高程模型以及制作正射影象。本文分析了SPOT影象的几何特性,建立了SPOT立体象对求解的数学模型。利用作者研制的SPOT影象光束法平差程序、C-100解析测图仪上SPOT象对测图软件和在OR-1正射投影仪上制作SPOT正射影象的相应软件,对法国马赛地区的一对SPOT立体象对进行了试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SPOT立体影象具有良好的基高比和空间分辨率,可以利用解析摄影测量仪器对之进行精确而有效的处理,以求解外方位元素,测制或修测地形图,获取数字高程模型以及制作正射影象。本文分析了SPOT影象的几何特性,建立了SPOT立体象对求解的数学模型。利用作者研制的SPOT影象光束法平差程序、C-100解析测图仪上SPOT象对测图软件和在OR-1正射投影仪上制作SPOT正射影象的相应软件,对法国马赛地区的一对SPOT立体象对进行了试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1988, 13(4): 37-41.
摘要:
摄影测量影象匹配(相关)是计算机视觉(机器视觉)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影象匹配的各种算法只限于采用局部影象灰度和单一判据,这是造成匹配结果不可靠的重要原因。本文引入信息理论,对影响匹配可靠性的诸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类视觉理论研完成果及摄影测量立体观测的经验,提出了多重信息多重判据影象匹配的理论,并阐述了采用影象结构信息辅助局部灰度和自适应控制措施予以具体实现的方法。
摄影测量影象匹配(相关)是计算机视觉(机器视觉)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影象匹配的各种算法只限于采用局部影象灰度和单一判据,这是造成匹配结果不可靠的重要原因。本文引入信息理论,对影响匹配可靠性的诸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类视觉理论研完成果及摄影测量立体观测的经验,提出了多重信息多重判据影象匹配的理论,并阐述了采用影象结构信息辅助局部灰度和自适应控制措施予以具体实现的方法。
1988, 13(4): 42-50.
摘要:
本文研究了幂函数型权函数的参数与定位粗差能力的关系。提出了权函数基本变量的幂取值范围为-2.5~-4.0;计算权的基本变量对于第1,2次迭代用"放大余差",以后则用余差;对余差进行统计判断的统计量采用"标准化余差"。
本文研究了幂函数型权函数的参数与定位粗差能力的关系。提出了权函数基本变量的幂取值范围为-2.5~-4.0;计算权的基本变量对于第1,2次迭代用"放大余差",以后则用余差;对余差进行统计判断的统计量采用"标准化余差"。
1988, 13(4): 51-59.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既可用于从图象上提取具有某种用途的一维边缘,又可用于提取具有多种用途的二维边缘的序贯一维型边缘检测新算法。由于构成该算法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算子的作用,以及将二维问题化为一维问题求解而使其明显具有简单,快速、有效的特点。该算法还具有Abdou[1]等所建议的边缘检测算子应具有的两个特性。
本文提出一种既可用于从图象上提取具有某种用途的一维边缘,又可用于提取具有多种用途的二维边缘的序贯一维型边缘检测新算法。由于构成该算法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算子的作用,以及将二维问题化为一维问题求解而使其明显具有简单,快速、有效的特点。该算法还具有Abdou[1]等所建议的边缘检测算子应具有的两个特性。
1988, 13(4): 60-70.
摘要:
本文对平行排列的三行线性阵列扫描仪获取的数据,按不同的平差方案做了大量实验和理论分析,找到了平差系统不定解条件和使平差系统有最佳几何状态的参数选择方案。
本文对平行排列的三行线性阵列扫描仪获取的数据,按不同的平差方案做了大量实验和理论分析,找到了平差系统不定解条件和使平差系统有最佳几何状态的参数选择方案。
1988, 13(4): 71-75.
摘要:
本文介绍影象遮蔽区的自动搜索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取得动态规划影象匹配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利用象元对误差分布图上"影象遮蔽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方便地检测出影象遮蔽区。经模拟影象对试验表明,这种搜索方法是令人满意的。
本文介绍影象遮蔽区的自动搜索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取得动态规划影象匹配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利用象元对误差分布图上"影象遮蔽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方便地检测出影象遮蔽区。经模拟影象对试验表明,这种搜索方法是令人满意的。
1988, 13(4): 76-81.
摘要:
本文从王之卓教授关于"数字图象处理将是摄影测量的一个新的作业领域"的观点出发,介绍了用数字图象处理的方法解决摄影测量问题方面的某些进展,主要是:快速数字微分纠正,影象增强与镶嵌,数字立体正射影象图,LANDSAT和SPOT卫星图象的参量估计与星历数据的利用。
本文从王之卓教授关于"数字图象处理将是摄影测量的一个新的作业领域"的观点出发,介绍了用数字图象处理的方法解决摄影测量问题方面的某些进展,主要是:快速数字微分纠正,影象增强与镶嵌,数字立体正射影象图,LANDSAT和SPOT卫星图象的参量估计与星历数据的利用。
1988, 13(4): 82-90.
摘要:
本文对SODAMS中采用的新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特征的最小二乘匹配的精度以及特征的信噪比、特征检测的若干阈值、特征的倾斜度与精度的关系、特征线方向与精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分析表明,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基于特征的最小二乘匹配的精度可达1μm以下。
本文对SODAMS中采用的新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特征的最小二乘匹配的精度以及特征的信噪比、特征检测的若干阈值、特征的倾斜度与精度的关系、特征线方向与精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分析表明,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基于特征的最小二乘匹配的精度可达1μm以下。
1988, 13(4): 91-98.
摘要:
本文从目视解译信息空间的模拟、模式维数对模式样本集线性可分性的影响、模式空间各模式类别可分性测度OIF指数及迹准则判断原理等模式识别原理出发,初步讨论了在遥感影象自动分类中利用辅助数据的理论依据,并以藏北西扎地区草资源调查中利用辅助数据进行自动分类的实例说明辅助数据提高自动分类精度的有效性。
本文从目视解译信息空间的模拟、模式维数对模式样本集线性可分性的影响、模式空间各模式类别可分性测度OIF指数及迹准则判断原理等模式识别原理出发,初步讨论了在遥感影象自动分类中利用辅助数据的理论依据,并以藏北西扎地区草资源调查中利用辅助数据进行自动分类的实例说明辅助数据提高自动分类精度的有效性。
1988, 13(4): 99-104.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因素模糊加权综合评价的模式,介绍了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将城市多因素的点、线、面数据转换成相应的栅格定位数据的基本方法,并用于完成了湖北省黄石市城市用地和环境质量的定量综合评价和分析。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因素模糊加权综合评价的模式,介绍了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将城市多因素的点、线、面数据转换成相应的栅格定位数据的基本方法,并用于完成了湖北省黄石市城市用地和环境质量的定量综合评价和分析。
1988, 13(4): 105-111.
摘要:
本文引入了摄影测量与非摄影测量观测值联合平差中大地测量观测值的严密数学模型——三维大地测量模型和常规的近似模型,针对这两种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适合于联合平差的准三维大地测量模型。
本文引入了摄影测量与非摄影测量观测值联合平差中大地测量观测值的严密数学模型——三维大地测量模型和常规的近似模型,针对这两种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适合于联合平差的准三维大地测量模型。
1988, 13(4): 112-121.
摘要:
在不与物空间之实体接触条件下,遥感探测能够侦测到该实物之几何形状和辐射特性。遥测科技主要的课题在辐射方面是数位影象处理,如影象增强和自动化影象相关等,在几何方面是综合定位,即按最小二乘平差法同时合并处理遥测影象中所有的未知参数,包括摄影瞬间之位置和姿态及三维数位(地面)模型中待定点之坐标。遥感资讯的处理已渐渐仰赖功能强之工作站。经介绍数位影象处理和遥测综合定位后,将遥测科技在土木工程上的可能应用分三节加以阐述,并列举文献例:(一)数位地面模型可应用在土木工程选线及土方计算;(二)近景目标物变形多用来推算地面物体之形状,精确度可达0.09‰(站到物之距离);(三)自然、人文环境监视是大区域环境保护工作的要项。为确如污染的属性,需要费时费力之地面真象调查。在下结论之前,亦申述遥测科技在解析力方面力图之改善和用资料库进行管理之必要性。
在不与物空间之实体接触条件下,遥感探测能够侦测到该实物之几何形状和辐射特性。遥测科技主要的课题在辐射方面是数位影象处理,如影象增强和自动化影象相关等,在几何方面是综合定位,即按最小二乘平差法同时合并处理遥测影象中所有的未知参数,包括摄影瞬间之位置和姿态及三维数位(地面)模型中待定点之坐标。遥感资讯的处理已渐渐仰赖功能强之工作站。经介绍数位影象处理和遥测综合定位后,将遥测科技在土木工程上的可能应用分三节加以阐述,并列举文献例:(一)数位地面模型可应用在土木工程选线及土方计算;(二)近景目标物变形多用来推算地面物体之形状,精确度可达0.09‰(站到物之距离);(三)自然、人文环境监视是大区域环境保护工作的要项。为确如污染的属性,需要费时费力之地面真象调查。在下结论之前,亦申述遥测科技在解析力方面力图之改善和用资料库进行管理之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