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任福, 侯宛玥.
面向机器阅读的地图名称注记类别识别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2): 273-280.
doi: 10.13203/j.whugis20180503
|
[2] |
刘文轩, 祁昆仑, 吴柏燕, 吴华意.
基于多任务联合稀疏和低秩表示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2): 297-303.
doi: 10.13203/j.whugis20160044
|
[3] |
王毅, 李季.
基于SVM的高光谱遥感图像亚像元定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2): 198-201.
doi: 10.13203/j.whugis20150443
|
[4] |
郑肇葆, 郑宏.
利用数据引力进行图像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1): 1604-1607.
doi: 10.13203/j.whugis20160457
|
[5] |
白璘, 刘盼芝, 惠萌.
利用小波核最小噪声分离进行高光谱影像SVM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5): 624-628,644.
doi: 10.13203/j.whugis20140209
|
[6] |
郑肇葆, 郑宏.
带有确定度的模糊图像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4): 482-486.
doi: 10.13203/j.whugis20150712
|
[7] |
王云艳, 何楚, 赵守能, 陈东, 廖明生.
基于多层反卷积网络的SAR图像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0): 1371-1376.
doi: 10.13203/j.whugis20140366
|
[8] |
巫兆聪, 欧阳群东, 胡忠文.
应用分水岭变换与支持向量机的极化SAR图像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 7-10.
|
[9] |
何楚, 刘明, 许连玉, 刘龙珠.
利用特征选择自适应决策树的层次SAR图像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 46-49.
|
[10] |
张斌, 杨然, 谢兴, 秦前清.
利用极化目标分解和WMRF的全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297-300.
|
[11] |
徐侃, 杨文, 陈丽君, 孙洪.
利用主题模型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5): 540-543.
|
[12] |
刘梦玲, 何楚, 苏鑫, 孙洪.
基于pLSA和Topo-MRF模型的SAR图像分类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 122-125.
|
[13] |
张中山, 燕琴, 余洁, 李岩.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全极化SAR图像非监督分类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8): 941-945.
|
[14] |
杨露菁, 王德石, 李煜.
利用边界链编码和HMM进行SAR图像阴影建模和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2): 215-218.
|
[15] |
张海剑, 杨文, 邹同元, 孙洪.
基于四分量散射模型的多极化SAR图像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 122-125.
|
[16] |
邹同元, 杨文, 代登信, 孙洪.
一种新的极化SAR图像非监督分类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8): 910-913.
|
[17] |
李新双, 张良培, 李平湘, 吴波.
基于小波分量特征值匹配的高光谱影像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3): 274-277.
|
[18] |
罗红霞, 龚健雅.
UFCLS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法在遥感图像分类识别中的效果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7): 615-618.
|
[19] |
邸凯昌, 李德仁, 李德毅.
基于空间数据发掘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1): 42-48.
|
[20] |
梁益同, 胡江林.
NOAA卫星图像神经网络分类方法的探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2): 148-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