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祝会忠, 路阳阳, 徐爱功, 李军.
长距离GPS/BDS双系统网络RTK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2): 252-261.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52
|
[2] |
顾国华, 王武星.
2016年新西兰7.8级大地震GPS观测结果与弹性回跳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1): 1673-1680.
doi: 10.13203/j.whugis20170286
|
[3] |
柯灝, 李 斐, 赵建虎, 王泽民.
利用潮汐性质相似性的长江口水域深度基准面传递精度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6): 767-771.
doi: 10.13203/j.whugis20130055
|
[4] |
谢树明, 潘鹏飞, 周晓慧.
大空间尺度GPS网共模误差提取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0): 1168-1173.
|
[5] |
柯灝, 张红梅, 鄂栋臣, 赵建虎, 王胜平.
利用调和常数内插的局域无缝深度基准面构建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5): 616-620.
doi: 10.13203/j.whugis20120201
|
[6] |
郭爱智, 王勇, 苏晓庆, 李建勇.
利用小波分解重构提取高频GPS数据静态永久性变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0): 1192-1195.
|
[7] |
李志才, 张鹏, 温扬茂, 廖瑛.
利用GPS和海底基准点观测形变反演日本大地震(Mw 9.0)同震断层滑动分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 40-43.
|
[8] |
柯灏, 赵建虎, 张红梅.
短潮位序列系统误差的探测及修复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7): 843-846.
|
[9] |
赵建虎, 柯灏, 张红梅.
长期验潮站潮位观测误差的综合探测及修复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2): 1490-1494.
|
[10] |
赵建虎, 王胜平, 张红梅, 闻卫东.
基于GPSPPK/PPP的长距离潮位测量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9): 910-913.
|
[11] |
马飞虎, 赵建虎, 王胜平, 鄂栋臣.
近岸海域GPS在航潮位解算中潮位的提取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2): 1279-1282.
|
[12] |
刘友文, 姜卫平, 鄂栋臣, 周晓惠.
南极国际GPS联测的海潮位移改正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0): 899-901.
|
[13] |
暴景阳, 刘雁春, 晁定波, 肖付民.
中国沿岸主要验潮站海图深度基准面的计算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3): 224-228.
|
[14] |
赵建虎, 张红梅, JohnE.HughesClarke.
测船处瞬时潮位的GPS精密确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2): 1067-1070.
|
[15] |
韩保民, 欧吉坤, 曲国庆.
GPS观测数据的模拟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3): 246-250.
|
[16] |
王坚, 高井祥, 苗李莉.
强污染单历元GPS形变信号的提取和粗差识别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5): 416-419.
doi: 10.13203/j.whugis2004.05.010
|
[17] |
郑祎, 伍吉仓, 王解先, 顾国华.
GPS精密定位中的海潮位移改正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4): 405-408,421.
|
[18] |
黄声享, 刘经南.
GPS监测系统基准形变分析与动态随机模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6): 485-490.
|
[19] |
夏林元, 刘经南, 胡振东.
GPS基准站中等效观测值的实时合成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3): 277-279.
|
[20] |
王乐洋, 孙龙翔, 许光煜.
利用GPS观测数据反演震源参数的单纯形组合加权距离灰狼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