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希, 刘峡, 秦姗兰, 贾鹏.
芦山Ms 7.0地震前的跨断层形变亚失稳前兆特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1): 1669-1677.
doi: 10.13203/j.whugis20190467
|
[2] |
王乐洋, 赵雄, 高华.
大地测量地震断层同震滑动分布反演的两步解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9): 1265-1273, 1311.
doi: 10.13203/j.whugis20170382
|
[3] |
陈俊平, 周建华, 严宇, 陈倩, 王彬.
GNSS数据处理时空参数的相关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1): 1649-1657.
doi: 10.13203/j.whugis20170278
|
[4] |
李水平, 王琪, 陈刚, 乔学军, 杨少敏, 何平, 陈超.
尼泊尔Mw 7.9级地震同震垂直位移与断层运动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0): 1489-1496.
doi: 10.13203/j.whugis20160057
|
[5] |
李智广, 谢顺平, 都金康, 郑文龙, 左天惠.
华南沿海地区海啸影响数值模拟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2): 1818-1825.
doi: 10.13203/j.whugis20150354
|
[6] |
徐克科, 伍吉仓, 雷伟伟.
基于GNSS观测网络的断层滑移时空反演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0): 1391-1397.
doi: 10.13203/j.whugis20140400
|
[7] |
邓敏, 陈倜, 杨文涛.
融合空间尺度特征的时空序列预测建模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2): 1625-1632.
doi: 10.13203/j.whugis20130842
|
[8] |
许闯, 罗志才, 汪海洪, 宁津生.
利用剖面重力测量数据反演深圳市地下断层参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4): 435-440.
doi: 10.13203/j.whugis20120163
|
[9] |
李志才, 许才军, 张鹏, 温扬茂.
顾及地壳粘弹性结构的地震断层震后形变反演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12): 1477-1481.
|
[10] |
李志才, 张鹏, 温扬茂, 廖瑛.
利用GPS和海底基准点观测形变反演日本大地震(Mw 9.0)同震断层滑动分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 40-43.
|
[11] |
韩英, 符养.
利用卫星星座对GNSS-R海洋遥感时空特性进行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2): 208-211.
|
[12] |
刁法启, 熊熊, 李军, 郑勇.
利用GPS观测反演Tokachi-Oki地震(日本)及强余震的同震滑移分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3): 270-273.
|
[13] |
李志才, 许才军, 张鹏, 温扬茂.
基于地壳分层的地震断层同震变形反演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3): 229-232.
|
[14] |
金培权, 岳丽华, 龚育昌.
基于Informix数据刀片的时空数据管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7): 646-649.
|
[15] |
尹章才, 李霖.
基于Petri网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8): 740-743.
|
[16] |
孟令奎, 赵春宇, 林志勇, 黄长青.
基于地理事件时变序列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2): 202-207.
|
[17] |
伍吉仓, 许才军.
利用GPS资料反演华北块体运动的负位错模型参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4): 352-357.
|
[18] |
舒红, 陈军, 杜道生, 周勇前.
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3): 229-233.
|
[19] |
赵少荣.
多断层和障碍体作用的应力场、应变场和位移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2): 55-62.
|
[20] |
张兴飞.
跨断层形变测量动态数据模型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2, 17(2): 7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