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钟何平, 唐劲松, 马梦博, 田振, 吴浩然.
异构环境下的多子阵合成孔径声呐精确后向投影快速成像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3): 405-411.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73
|
[2] |
张学波, 应文威.
阵元指向性对合成孔径声呐成像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1): 133-140.
doi: 10.13203/j.whugis20190148
|
[3] |
楼益栋, 王昱升, 涂智勇, 张毅, 宋伟伟.
融合多棱镜式雷达/IMU/RTK的轨道车辆高精度实时定位与建图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2): 1802-1807.
doi: 10.13203/j.whugis20210478
|
[4] |
黄攀, 唐劲松, 钟何平.
干涉合成孔径声呐复图像配准分段曲面拟合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8): 1259-1264.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06
|
[5] |
李兵权, 李永生, 姜文亮, 蔡建伟, 甘俊.
基于地基真实孔径雷达的边坡动态监测研究与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7): 1093-1098.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49
|
[6] |
钟何平, 唐劲松, 马梦博, 吴浩然.
共享内存环境下的干涉合成孔径声呐复图像配准及优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8): 1169-1173.
doi: 10.13203/j.whugis20180051
|
[7] |
张学波, 代勋韬, 方标.
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距离-多谱勒成像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11): 1667-1673.
doi: 10.13203/j.whugis20180076
|
[8] |
吴星辉, 马海涛, 张杰.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7): 1073-1081.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58
|
[9] |
许炎义, 钟何平, 唐劲松.
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后向投影成像快速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0): 1409-1413.
doi: 10.13203/j.whugis20130816
|
[10] |
余凡, 赵英时.
合成孔径雷达反演裸露地表土壤水分的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3): 318-321.
|
[11] |
曾齐红, 毛建华, 李先华, 刘学锋.
激光雷达点云平面拟合过滤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 25-28.
|
[12] |
姚宜斌.
GPS轨道合成原理及其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6): 510-514.
|
[13] |
韩保民.
精密卫星钟差加密方法及其对星载GPS低轨卫星定轨精度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2): 1075-1078.
|
[14] |
袁修孝, 付迎春, 张过, 付建红.
多级空间信息网格间的平面坐标变换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2): 110-114.
|
[15] |
邓祥, 龚金岭.
软盘额外磁道接缝加密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4): 363-366.
|
[16] |
李德仁, 袁修孝.
航测在高精度地籍加密点位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3): 44-51.
|
[17] |
徐根才.
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平面位置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2): 59-68.
|
[18] |
李德仁, 程家瑜, 许妙忠, 王树根.
SPOT影象的解析摄影测量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4): 28-36.
|
[19] |
陈军.
DTM在改善遥感影象分类精度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4, 9(1): 69-81.
|
[20] |
黄运明.
数字影象复原的状态空间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3, 8(1): 11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