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兆辉, 张双喜, 刘金钊, 张品, 朱传东.
地震重力网经典平差与拟稳平差综合分析与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1): 1693-1702.
doi: 10.13203/j.whugis20200053
|
[2] |
聂建亮, 刘晓云, 田婕, 李秀明, 赵大江, 黄功文, 张海平.
利用自适应水准网动态平差建立山东垂直运动速度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4): 620-625.
doi: 10.13203/j.whugis20180296
|
[3] |
王密, 杨博, 李德仁, 龚健雅, 皮英冬.
资源三号全国无控制整体区域网平差关键技术及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4): 427-433.
doi: 10.13203/j.whugis20160534
|
[4] |
李德仁, 张过, 江万寿, 袁修孝.
缺少控制点的SPOT-5 HRS影像RPC模型区域网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5): 377-381.
|
[5] |
张松林, 张正禄, 罗年学.
GPS平面控制网的模拟设计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8): 711-714.
|
[6] |
袁修孝, 朱武, 武军郦, 王瑞幺.
无地面控制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0): 852-857.
|
[7] |
刘大杰, 冯延明.
动态大地测量的平差基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69-72,109.
|
[8] |
陶本藻.
地球重力场平差模型误差的控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668-670,709.
|
[9] |
李明峰, 於宗俦, 李延兴, 于正林.
动态平差概括模型与假设检验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3): 234-239.
|
[10] |
江在森, 巩守文.
水准监测网的分段速率整体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2): 157-162.
|
[11] |
周忠谟, 晁定波.
论卫星网与地面网在高斯平面坐标系统中的联合平差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1, 16(4): 65-71.
|
[12] |
盛乐山.
三维网平差的方差分量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1): 91-98.
|
[13] |
徐晖.
平面监测网的动态滤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1): 1-11.
|
[14] |
余井泉.
复测水准网动态平差中动态参数的筛选及其形变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1): 71-81.
|
[15] |
周忠谟, 晁定波.
GPS空间基线向量网与地面控制网的联合平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2): 20-28.
|
[16] |
崔希璋, 刘大杰.
从平差问题的基准看秩亏自由网平差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2): 1-7.
|
[17] |
唐炳燮.
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FORTRAN程序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3): 69-76.
|
[18] |
于正林.
多期复测水准网的动态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2): 66-76.
|
[19] |
于正林.
自由水准网的动态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1): 72-82.
|
[20] |
于宗俦, 陶本藻, 陈恒禄, 黄加纳.
全国复测水准网的动态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0, 5(1): 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