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兆辉, 张双喜, 刘金钊, 张品, 朱传东.
地震重力网经典平差与拟稳平差综合分析与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1): 1693-1702.
doi: 10.13203/j.whugis20200053
|
[2] |
范百兴, 李广云, 李佩臻, 易旺民, 杨再华, 杨振.
利用激光干涉测距三维网的加权秩亏自由网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2): 222-226+232.
|
[3] |
罗三明, 薄万举, 黄曲红, 王西宁.
修正的Gram-Schmidt正交化广义逆平差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2): 174-177.
|
[4] |
姚宜斌, 刘经南, 陶本藻, 施闯.
基于坐标模式的广义网平差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 16-18.
|
[5] |
刘雁春, 李明叁, 黄谟涛.
海洋测线网系统误差调整的秩亏网平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6): 533-538.
|
[6] |
王新洲.
广义平差的概括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3): 257-260.
|
[7] |
许才军.
卫星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中随机模型的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3): 35-45.
|
[8] |
刘丁酉.
秩亏网伪逆平差值的修正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3): 90-100.
|
[9] |
刘经南, 刘大杰, 崔希璋.
卫星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的理论和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4): 1-9.
|
[10] |
周忠谟, 晁定波.
GPS空间基线向量网与地面控制网的联合平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2): 20-28.
|
[11] |
章迈.
红外测距仪参数的监测与亏秩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1): 116-128.
|
[12] |
崔希璋, 刘大杰.
从平差问题的基准看秩亏自由网平差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2): 1-7.
|
[13] |
贺国宏.
应用正交相似变换法讨论秩亏网平差中的几个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2): 82-91.
|
[14] |
黄斌夫.
广义权逆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2): 92-105.
|
[15] |
丁怀日.
加(位移)权亏秩自由网平差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4, 9(1): 82-93.
|
[16] |
吴子安.
广义逆平差与工程监测网变形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4, 9(2): 49-62.
|
[17] |
黄斌夫.
最小权逆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3, 8(1): 64-76.
|
[18] |
崔希璋, 刘大杰.
我国天文大地网与卫星多普勒网联合平差的初步方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2, 7(1): 1-6.
|
[19] |
吕言, 陈纪椿.
关于用伪观测法作亏秩平差的一点看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1): 83-90.
|
[20] |
刘大杰.
论亏秩自由网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1): 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