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晨辉, 郭伟, 孟庆佳, 刘炎炎, 毕逢东.
基于虚拟参考站的GNSS滑坡变形监测方法及性能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6): 990-996.
doi: 10.13203/j.whugis20220102
|
[2] |
刘国祥, 张波, 张瑞, 蔡嘉伦, 符茵, 刘巧, 于冰, 李志林.
联合卫星SAR和地基SAR的海螺沟冰川动态变化及次生滑坡灾害监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7): 980-995.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77
|
[3] |
陈西江, 张小平, 章涛, 吴浩, 安庆.
利用误差熵确定激光点云变形可监测指标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1): 1681-1687.
doi: 10.13203/j.whugis20170045
|
[4] |
李昕, 郭际明, 章迪, 杨飞.
基于多普勒测速的GPS单历元动态定位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7): 1036-1041.
doi: 10.13203/j.whugis20160247
|
[5] |
舒宝, 刘晖, 张晋升, 潘国富, 蒋军.
基于BDS/GPS组合定位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效果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7): 989-994, 1001.
doi: 10.13203/j.whugis20150017
|
[6] |
叶世榕, 赵乐文, 陈德忠, 潘小波, 杜仲进, 李志.
基于北斗三频的实时变形监测数据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6): 722-728.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22
|
[7] |
王德军, 熊永良, 徐韶光.
利用窗口小波去噪的高精度动态单历元定位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6): 779-784.
doi: 10.13203/j.whugis20130636
|
[8] |
刘 宁, 熊永良, 王德军, 徐韶光.
一种新的GPS整周模糊度单历元求解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3): 291-294.
|
[9] |
文汉江, 刘焕玲, 常晓涛, 程鹏飞.
利用GPS测量检核ICESAT卫星激光测高数据精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3): 262-266.
|
[10] |
孙红星, 付建红, 袁修孝, 唐卫明.
基于多历元递推最小二乘卡尔曼滤波方法的模糊度解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7): 735-739.
|
[11] |
王新洲, 花向红, 邱蕾.
GPS变形监测中整周模糊度解算的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 24-26.
|
[12] |
戴吾蛟, 朱建军, 丁晓利, 陈永奇.
GPS建筑物振动变形监测中的单历元算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3): 234-237.
|
[13] |
黄声享, 李沛鸿, 杨保岑, 向东.
GPS动态监测中多路径效应的规律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0): 877-880.
|
[14] |
余学祥, 徐绍铨, 吕伟才.
三峡库区滑坡体变形监测的似单差方法与结果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5): 451-455.
|
[15] |
邱卫宁, 陈永奇.
用载波相位宽巷组合高精度确定大数值变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0): 889-892.
|
[16] |
曾旭平.
GPS滑坡高程监测的数据处理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3): 201-204.
|
[17] |
刘根友, 欧吉坤.
GPS单历元定向和测姿算法及其精度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732-735.
|
[18] |
刘经南, 刘晖.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城市空间数据的基础设施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3): 259-264.
|
[19] |
熊永良, 黄丁发, 张献洲.
一种可靠的含约束条件的GPS变形监测单历元求解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1): 51-57.
|
[20] |
陈永奇, James Lutes.
单历元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4): 324-328,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