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孟永昌, 杨赛霓, 史培军.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路网应急疏散多目标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2): 201-205.
doi: 10.13203/j.whugis20120584
|
[2] |
朱莉, 沈未名, 李锐, 徐胜勇.
利用遗传算法的网络GIS集群服务器动态负载均衡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6): 721-725.
|
[3] |
王志军, 顾冲时, 张治军.
GIS支持下基于遗传优化神经网络的溃坝生命损失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64-68.
|
[4] |
谷川, 潘国荣, 施贵刚, 陈兴权.
基于遗传算法的曲面拟合参数辨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8): 983-986.
|
[5] |
邓红艳, 武芳, 翟仁健, 刘薇薇.
基于遗传算法的道路网综合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2): 164-167.
|
[6] |
刘艳芳, 李兴林, 龚红波.
基于遗传算法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4): 288-292.
|
[7] |
柯小平, 王勇, 许厚泽.
用遗传算法反演地壳的变密度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1): 981-984.
|
[8] |
朱家松, 龚健雅, 郑皓.
遗传算法在管网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3): 363-367.
|
[9] |
樊红, 刘开军, 张祖勋.
基于遗传算法的点状要素注记的整体最优配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6): 560-565.
|
[10] |
郑肇葆.
协同模型与遗传算法的集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5): 381-386.
|
[11] |
张正禄, 罗年学, 黄全义, 梅文胜.
一种基于可靠性的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4): 354-360.
|
[12] |
孙海燕, 李斐, 晁定波.
国家重力基本网的优化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6): 496-499.
|
[13] |
郑肇葆, 郑宏.
基于遗传算法的影像纹理分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4): 337-339.
|
[14] |
邓跃进, 张正禄.
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专家系统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05-110.
|
[15] |
孟令奎, 边馥苓, 陈晓宁.
基于GIS的城市雨水管网优化设计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4): 361-365.
|
[16] |
王新生.
线性规划原理在城市道路控制点标高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3): 269-272.
|
[17] |
虞定麒, 金日守.
形变监测网的二类优化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2): 71-76.
|
[18] |
彭先进.
论测量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3, 18(3): 89-94.
|
[19] |
李德仁, 周勇前.
顾及精度与可靠性的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1, 16(2): 47-54.
|
[20] |
张正禄, 李晓东.
变形监测网优化设计的一种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9, 14(2):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