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谢萍, 张双喜, 周吕, 李庆隆, 肖家豪, 蔡剑锋.
武汉市中心城区地表形变与洪涝灾害防治新策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7): 1015-1024.
doi: 10.13203/j.whugis20190439
|
[2] |
刘洋, 许才军, 温扬茂, 李志才.
杂多Mw 5.9级地震断层滑动的InSAR反演及边界元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1): 1678-1686.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68
|
[3] |
徐斌, 张艳.
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区的GIS空间分析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6): 866-874.
doi: 10.13203/j.whugis20170295
|
[4] |
刘洋, 许才军, 温扬茂.
门源Mw5.9级地震形变InSAR观测及区域断裂带深部几何形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7): 1035-1042.
doi: 10.13203/j.whugis20190069
|
[5] |
温扬茂, 冯怡婷.
地震破裂模型约束的中国阿里地震三维形变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9): 1369-1375.
doi: 10.13203/j.whugis20160450
|
[6] |
李水平, 王琪, 陈刚, 乔学军, 杨少敏, 何平, 陈超.
尼泊尔Mw 7.9级地震同震垂直位移与断层运动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0): 1489-1496.
doi: 10.13203/j.whugis20160057
|
[7] |
刘海燕, 庞小平.
利用GIS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南极考察站选址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2): 249-252+257.
|
[8] |
许才军, 何平, 温扬茂, 张磊.
日本2011 Tohoku-Oki Mw 9.0级地震的同震形变及其滑动分布反演:GPS和InSAR约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12): 1387-1391.
|
[9] |
周志伟, 鄢子平, 刘苏, 李振洪.
永久散射体与短基线雷达干涉测量在城市地表形变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8): 928-931.
|
[10] |
刘国林, 郝华东, 陶秋香.
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及其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0): 1174-1178.
|
[11] |
殷硕文, 邵茜.
基于地形匹配的InSAR地形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 118-121.
|
[12] |
刘国林, 郝晓光, 薛怀平, 独知行.
影响InSAR测高精度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 55-58.
|
[13] |
张晓东, 李德仁, 龚健雅, 秦前清.
遥感影像与GIS分析相结合的变化检测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3): 266-269.
|
[14] |
李振洪, 刘经南, 许才军.
InSAR数据处理中的误差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 72-76.
|
[15] |
许才军, 王华.
InSAR相位解缠算法比较及误差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 67-71.
|
[16] |
陈军, 赵仁亮, 乔朝飞.
基于Voronoi图的GIS空间分析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32-37.
|
[17] |
陈斐, 杜道生.
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4): 391-396.
|
[18] |
边馥苓, 王喜春, 孟令奎.
面向元功能的GIS分析与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3): 203-207.
|
[19] |
王喜春, 边馥苓, 何勇.
域分析、域模型在GIS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5): 437-442.
|
[20] |
邸凯昌, 李德仁, 李德毅.
Rough集理论及其在GIS属性分析和知识发现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1):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