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鲍金, 王解先, 黄帆, 吴廷, 李维涛, 丁阳.
单圆盾构隧道移动激光扫描收敛值计算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3): 353-359.
doi: 10.13203/j.whugis20190119
|
[2] |
孙文舟, 殷晓冬, 曾安敏, 刘强.
海底控制点定位初始入射角迭代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0): 1588-1593.
doi: 10.13203/j.whugis20180465
|
[3] |
赵俊, 郭飞霄.
利用L1范数和中位数选取拟准观测值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8): 1242-1248.
doi: 10.13203/j.whugis20160156
|
[4] |
胡敏章, 李建成, 徐新禹, 金涛勇, 吴云龙.
全球1°×1°海洋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5): 575-58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933
|
[5] |
张胜军, 李建成, 褚永海, 孔祥雪.
基于Cryosat和Jason1GM数据的垂线偏差计算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8): 1012-1017.
doi: 10.13203/j.whugis20130796
|
[6] |
唐利民.
GM(1,1)病态问题求解的调整计量单位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9): 1038-1042.
doi: 10.13203/j.whugis20130012
|
[7] |
柯宏发, 何可, 陈永光.
运动目标的MGM(1,N)轨迹预测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6): 662-666.
|
[8] |
孔建, 姚宜斌, 吴寒.
整体最小二乘的迭代解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6): 711-714.
|
[9] |
张绪冰, 关泽群, 虞欣, 胡守庚.
一种结合整型最佳谱间预测与SPIHT的MODIS影像无损压缩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3): 304-307.
|
[10] |
徐新禹, 李建成, 姜卫平, 邹贤才.
由重力场模型快速计算沿轨重力梯度观测值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2): 226-230.
|
[11] |
姬晓波, 陈蜀宇, 田东, 王荣斌.
高效可扩展的网格系统动态故障检测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0): 1046-1050.
|
[12] |
刘进, 闫利.
图像相关匹配算法的快速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8): 684-687.
|
[13] |
艾廷华, 郭宝辰, 黄亚峰.
1∶5万地图数据库的计算机综合缩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4): 297-300.
|
[14] |
汪孔政.
时变参数PGM(1,1)变形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5): 456-459.
|
[15] |
刘耀林, 刘艳芳, 张玉梅.
基于灰色-马尔柯夫链预测模型的耕地需求量预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7): 575-579,596.
|
[16] |
朱庆, 李志林, 龚健雅, 眭海刚.
论我国“1:1万数字高程模型的更新与建库”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2): 129-133.
|
[17] |
贾华, 祝国瑞.
土地利用规划中农作物单产预测的灰色-马尔可夫链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49-152.
|
[18] |
尹晖, 丁窘, 张琰, 邓康伟.
灰色动态预测方法及其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1): 31-35.
|
[19] |
蓝悦明, 王新洲.
灰色预测用于大坝水平变形预测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4): 350-354.
|
[20] |
耿继进.
灰色预测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1): 57-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