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伍冠滨, 陈俊平, 白天阳, 伍晓勐, 胡金林.
非差非组合PPP的广域星间单差天顶电离层模型及其验证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6): 928-937.
doi: 10.13203/j.whugis20190319
|
[2] |
杨惠, 胡伍生, 余龙飞, 聂檄晨, 李航.
一种新的区域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Ghop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2): 226-232.
doi: 10.13203/j.whugis20180167
|
[3] |
潘文超, 郝金明, 张辉, 杨勇.
雾霾与GPS对流层天顶延迟相关性探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5): 609-615.
doi: 10.13203/j.whugis20140693
|
[4] |
姚宜斌, 郭健健, 张豹, 胡羽丰.
湿延迟与可降水量转换系数的全球经验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 45-51.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85
|
[5] |
姚朝龙, 罗志才, 刘立龙, 周波阳.
顾及地形起伏的中国低纬度地区湿延迟与可降水量转换关系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7): 907-912.
doi: 10.13203/j.whugis20130409
|
[6] |
刘宁, 张永志, 熊永良.
GPS参考站对流层湿延迟近实时估计的三步滤波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7): 918-923.
doi: 10.13203/j.whugis20130600
|
[7] |
张小红, 朱锋, 李盼, 翟广.
区域CORS网络增强PPP天顶对流层延迟内插建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6): 679-683.
|
[8] |
毛健, 朱长青, 郭继发.
一种新的全球对流层天顶延迟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6): 684-688.
|
[9] |
李盼, 李星星, 王磊, 陈远.
对流层湿延迟估计方法对PPP数据处理的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7): 850-853.
|
[10] |
张瑞, 宋伟伟, 朱爽.
地基GPS遥感天顶水汽含量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6): 691-693.
|
[11] |
毛悦, 宋小勇.
脉冲星时间模型精化及延迟修正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5): 581-584.
|
[12] |
朱庆林, 赵振维, 吴振森.
精密单点定位方法测量对流层天顶延迟的精度改善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9): 1098-1101.
|
[13] |
李征航, 陈锴, 刘万科, 王文丽.
GNSS电离层延迟模型的数学统一与方法扩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8): 699-703.
|
[14] |
殷海涛, 黄丁发, 熊永良, 王贵文.
GPS信号对流层延迟改正新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5): 454-457.
|
[15] |
李征航, 陈锴, 刘万科, 黄欢.
顾及f~3项的电离层延迟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2): 139-143.
|
[16] |
曲建光, 刘基余, 韩中元.
利用天顶对流层延迟数据直接推算水汽含量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7): 625-628.
|
[17] |
李征航, 徐晓华, 罗佳, 朱智勤.
利用GPS观测反演三峡地区对流层湿延迟的分布及变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4): 393-396.
|
[18] |
张小红, 李征航, 蔡昌盛.
用双频GPS观测值建立小区域电离层延迟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2): 140-143,159.
|
[19] |
周茂, 金涛勇, 姜卫平.
利用最优插值法改正宽刈幅高度计对流层湿延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10008
|
[20] |
黎峻宇, 李浩杰, 姚宜斌, 刘立龙, 张豹, 黄良珂.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0, 0(0): 0-0.
doi: 10.13203/j.whugis20220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