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小科, 贾庆仁, 杨泉, 金星, 李军.
一种面向三维WebGIS的空间数据加载优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2): 1997-2004.
doi: 10.13203/j.whugis20200184
|
[2] |
李锐, 沈雨奇, 蒋捷, 刘朝辉, 吴华意.
公共地图服务中访问热点区域的时空规律挖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9): 1408-1415.
doi: 10.13203/j.whugis20160424
|
[3] |
唐丽玉, 杨怡斐, 侯璨, 陈崇成.
利用三维体素遍历和GPU进行辐射度加速计算——以虚拟植物冠层辐射模拟为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8): 1256-1263.
doi: 10.13203/j.whugis20160319
|
[4] |
熊汉江, 郑先伟, 龚健雅.
面向虚拟地球的海陆地形多尺度TIN建模及可视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1): 1597-1603.
doi: 10.13203/j.whugis20150678
|
[5] |
陈静, 邹成, 黄吴蒙, 刘博洋.
面向虚拟地球的三维气象场可视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2): 1563-1569.
doi: 10.13203/j.whugis20140520
|
[6] |
魏勇, 丁雨淋, 龚桂荣, 杜莹, 周艳.
一种利用SSE2多重纹理混合的大范围虚拟地形可视化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4): 510-515.
doi: 10.13203/j.whugis20130362
|
[7] |
陈 静, 刘婷婷, 侯小波.
面向虚拟地球的多尺度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9): 1195-1200.
doi: 10.13203/j .whu g is20130532
|
[8] |
胡自和, 刘坡, 龚建华, 王群.
基于虚拟地球的台风多维动态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0): 1299-1305.
doi: 10.13203/j.whugis20130669
|
[9] |
刘金硕, 程力, 王丽娜, 郑勇.
利用CUDA的剪切波数据三维可视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1): 1271-1275.
|
[10] |
岳利群, 夏青, 柳佳佳, 陈轲.
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三维可视化系统的硬件影响因素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6): 746-749.
|
[11] |
唐丽玉, 陈崇成, 林定.
利用HLA的分布式虚拟森林环境构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3): 353-355.
|
[12] |
康志忠, 张祖勋, 张剑清.
城市街道景观三维可视化的快速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2): 205-208.
|
[13] |
王世海, 岳天祥.
高精度曲面建模的三维地形可视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 64-67.
|
[14] |
.
一种基于空间虚拟场景的森林冠层雷达相干散射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2): 120-123.
|
[15] |
舒娱琴, 祝国瑞, 陈崇成.
虚拟森林场景的构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6): 540-543.
|
[16] |
杜国明, 龚健雅, 熊汉江, 王鹏新.
城市三维管网的可视化及其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5): 534-537.
|
[17] |
李飞鹏, 廖孟扬, 徐振勤, 王思贤.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中的快速表面绘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2): 153-157.
|
[18] |
孙洪君, 杜道生, 李征航, 周勇前.
关于地球形状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2): 158-162.
|
[19] |
朱庆.
三维动态交互式可视化模型——-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三维表示与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24-127.
|
[20] |
朱英浩, 张祖勋, 张剑清.
顾及地形的城市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3): 199-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