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余鹏飞, 陈威, 乔学军, 赵斌, 李刚, 熊维.
基于多源SAR数据的2022年门源Ms 6.9地震同震破裂模型反演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2, 47(6): 898-906.
doi: 10.13203/j.whugis20220093
|
[2] |
吴文豪, 李陶, 龙四春, 周志伟.
实时轨道条件下Sentinel-1卫星影像干涉配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5): 745-750.
doi: 10.13203/j.whugis20170098
|
[3] |
李振洪, 李鹏, 丁咚, 王厚杰.
全球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12): 1927-1942.
doi: 10.13203/j.whugis20180295
|
[4] |
熊新, 靳国旺, 张红敏, 王岩.
基于史赖伯规则的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9): 1292-1299, 1305.
doi: 10.13203/j.whugis20150803
|
[5] |
董玉森, ChangHsing-Chung, 张奎, 马娇, 汪舒, 孙攀.
CryoSat-2 SARIn数据干涉处理及DEM获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6): 803-809.
doi: 10.13203/j.whugis20150568
|
[6] |
肖峰, 李斐, 张胜凯, 袁乐先, 朱婷婷.
联合CryoSat-2测高数据和地面高程数据建立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DEM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10): 1417-1422.
doi: 10.13203/j.whugis20160011
|
[7] |
张胜凯, 肖峰, 李斐, 鄂栋臣, 程晓.
基于CryoSat-2测高数据的南极局部地区DEM的建立与精度评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11): 1434-1439.
doi: 10.13203/j.whugis20150274
|
[8] |
张红敏, 靳国旺, 徐青, 秦志远.
利用差分滤波进行多基线InSAR相位解缠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9): 1030-1034.
|
[9] |
蒋厚军, 廖明生, 张路, 王腾.
高分辨率雷达卫星COSMO-SkyMed干涉测量生成DEM的实验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9): 1055-1058.
|
[10] |
胡海, 游涟, 胡鹏, 彭会琨.
数字高程模型内插方法的分析和选择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 82-85.
|
[11] |
许才军, 林敦灵, 温扬茂.
利用InSAR数据的汶川地震形变场提取及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0): 1138-1142.
|
[12] |
陈楠, 王钦敏.
基于地形因子信息量的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的选择——以黄土高原的研究为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692-695.
|
[13] |
胡鹏, 高俊.
数字高程模型的数字综合原理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8): 940-942.
|
[14] |
胡鹏, 白轶多, 胡海.
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中的高程序同构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3): 352-357.
|
[15] |
刘水强, 陈继业, 朱鸿鹏.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伪装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6): 652-655.
|
[16] |
白建军, 赵学胜, 陈军.
基于椭球面三角格网的数字高程建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5): 383-387.
|
[17] |
江文萍, 毋河海, 杜清运, 郭礼珍.
大型彩色地貌晕渲图的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6): 496-499.
|
[18] |
杨杰, 廖明生, 江万寿, 杨文.
从单幅雷达影像提取地面高程信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6): 537-541.
|
[19] |
朱庆, 李志林, 龚健雅, 眭海刚.
论我国“1:1万数字高程模型的更新与建库”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2): 129-133.
|
[20] |
邱卫宁.
根据等高线建立数字高程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3): 199-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