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第29卷 第7期
2004, 29(7): 565-569.
摘要:
阐述了深空网的概念、主要任务、发展简史、主要构成和关键技术手段,概括总结了深空网在天文观测和空间探测中的意义及应用过程,展望了深空网的发展前景。
阐述了深空网的概念、主要任务、发展简史、主要构成和关键技术手段,概括总结了深空网在天文观测和空间探测中的意义及应用过程,展望了深空网的发展前景。
2004, 29(7): 570-574.
摘要:
从射影几何的角度深入分析了OpenGL成像机理,并且分析了OpenGL与摄影测量相关的内外方位元素的表达。推导出了两种成像过程的转换公式,并建立了一套用摄影测量方法构造OpenGL透视成像矩阵的公式。实验验证了摄影测量学中共线方程与OpenGL的透视成像机理的一致性。
从射影几何的角度深入分析了OpenGL成像机理,并且分析了OpenGL与摄影测量相关的内外方位元素的表达。推导出了两种成像过程的转换公式,并建立了一套用摄影测量方法构造OpenGL透视成像矩阵的公式。实验验证了摄影测量学中共线方程与OpenGL的透视成像机理的一致性。
2004, 29(7): 575-579,596.
摘要:
讨论了耕地总量预测的方法,在分析现有耕地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灰色GM(1,1)预测与马尔柯夫链预测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基于灰色马尔柯夫链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模型,并以湖北省耕地需求量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和应用。
讨论了耕地总量预测的方法,在分析现有耕地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灰色GM(1,1)预测与马尔柯夫链预测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基于灰色马尔柯夫链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模型,并以湖北省耕地需求量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和应用。
2004, 29(7): 580-583.
摘要:
以开放、通用为指导思想,提出了建立一个具有良好可扩展性公路空间数据库的建议,阐述了公路实体网络和分析公路数据库结构数据实体的关系;使用数据字典设计了专题属性标准数据表,从而实现公路管理专题的扩展;提出了灵活可变的图形的属性结构,实现公路实体属性扩展;运用动态分段理论完成网络图的建立和维护,实现了核心层图形数据的动态更新。
以开放、通用为指导思想,提出了建立一个具有良好可扩展性公路空间数据库的建议,阐述了公路实体网络和分析公路数据库结构数据实体的关系;使用数据字典设计了专题属性标准数据表,从而实现公路管理专题的扩展;提出了灵活可变的图形的属性结构,实现公路实体属性扩展;运用动态分段理论完成网络图的建立和维护,实现了核心层图形数据的动态更新。
2004, 29(7): 584-587.
摘要:
就土地利用变化可视化这一实例,对时间序列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图形关系分析和图形内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土地利用变化中图形关系变化的四种基本形式,并针对这四种基本图形的变化情形研究出了相应的内插策略;在对现有的图形内插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物理场模型的整体内插算法,该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文中的图形内插问题。
就土地利用变化可视化这一实例,对时间序列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图形关系分析和图形内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土地利用变化中图形关系变化的四种基本形式,并针对这四种基本图形的变化情形研究出了相应的内插策略;在对现有的图形内插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物理场模型的整体内插算法,该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文中的图形内插问题。
2004, 29(7): 588-591.
摘要:
在描述地籍管理中时间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籍信息依据变更频度对历史数据进行分割存贮的分频基态修正法,并在对时态信息处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事件的时空数据模型。
在描述地籍管理中时间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籍信息依据变更频度对历史数据进行分割存贮的分频基态修正法,并在对时态信息处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事件的时空数据模型。
2004, 29(7): 592-596.
摘要:
通过对现有的商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剖析了传统的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GIS工具,建立油气储层评价空间数据库,整合各种与储层相关的多学科油田图形信息及其相关属性信息,利用GIS与储层评价模型集成解决油气储层评价问题,扩展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了油气储层评价的科学性和完备性,并以西部某油田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
通过对现有的商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剖析了传统的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GIS工具,建立油气储层评价空间数据库,整合各种与储层相关的多学科油田图形信息及其相关属性信息,利用GIS与储层评价模型集成解决油气储层评价问题,扩展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了油气储层评价的科学性和完备性,并以西部某油田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
2004, 29(7): 597-301.
摘要:
以TSP问题为例,对蚁群算法中参数α、β、ρ的作用作了理论上的研究,同时对最优的参数配置问题作了分析。在保证获得解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计算速度,对基本蚁群算法中的选择路线策略进行了调整。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这种调整是切实可行的,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以TSP问题为例,对蚁群算法中参数α、β、ρ的作用作了理论上的研究,同时对最优的参数配置问题作了分析。在保证获得解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计算速度,对基本蚁群算法中的选择路线策略进行了调整。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这种调整是切实可行的,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2004, 29(7): 602-307.
摘要:
以地质体三维建模为目的,结合地质勘探工程数据的特点,对以似三棱柱体为体元的三维数据模型和基本算法进行了研究,并以内蒙古某矿区的实际钻孔资料进行了验证。
以地质体三维建模为目的,结合地质勘探工程数据的特点,对以似三棱柱体为体元的三维数据模型和基本算法进行了研究,并以内蒙古某矿区的实际钻孔资料进行了验证。
2004, 29(7): 608-610,627.
摘要:
提出了滑坡监测数据挖掘视角,研究了宝塔滑坡监测数据挖掘的视角及其泛层次关系,从宝塔滑坡监测数据中挖掘得到定量、定性和可视化的知识。
提出了滑坡监测数据挖掘视角,研究了宝塔滑坡监测数据挖掘的视角及其泛层次关系,从宝塔滑坡监测数据中挖掘得到定量、定性和可视化的知识。
2004, 29(7): 611-614.
摘要:
采用Kriging插值方法建立水文地质层三维模型,并利用体绘制技术进行可视化表达,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体数据的任意剖切与三维交互。
采用Kriging插值方法建立水文地质层三维模型,并利用体绘制技术进行可视化表达,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体数据的任意剖切与三维交互。
2004, 29(7): 615-618.
摘要:
用非监督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对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了反演,通过获得各像元组分的面积比图像来达到对各像元分类的目的。将非监督全约束最小二乘法的分类结果与有限光谱混合分析法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论从分类效果还是计算时间上看,前者都优于后者。
用非监督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对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了反演,通过获得各像元组分的面积比图像来达到对各像元分类的目的。将非监督全约束最小二乘法的分类结果与有限光谱混合分析法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论从分类效果还是计算时间上看,前者都优于后者。
2004, 29(7): 619-623.
摘要:
利用1996年ERS 1/2tandem方式的雷达影像数据进行了生成Grove山数字高程模型的试验研究,并与实测的DEM进行比较分析,论证了利用InSAR技术进行南极测图的可行性。试验证明,在南极研究中,InSAR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不仅可用于地图制图,而且在冰川动力学、冰貌环境变化等研究领域也有巨大的潜力。
利用1996年ERS 1/2tandem方式的雷达影像数据进行了生成Grove山数字高程模型的试验研究,并与实测的DEM进行比较分析,论证了利用InSAR技术进行南极测图的可行性。试验证明,在南极研究中,InSAR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不仅可用于地图制图,而且在冰川动力学、冰貌环境变化等研究领域也有巨大的潜力。
2004, 29(7): 624-627.
摘要:
探讨了雷达在获取数字高程中的应用,在研究雷达成像余弦散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常用的利用余弦散射模型提取高程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区域增长的余弦散射单幅雷达测图的新算法。并以河北张北地区的ERS1卫星雷达影像为例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探讨了雷达在获取数字高程中的应用,在研究雷达成像余弦散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常用的利用余弦散射模型提取高程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区域增长的余弦散射单幅雷达测图的新算法。并以河北张北地区的ERS1卫星雷达影像为例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4, 29(7): 628-631,634.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五株采样的提升算法,实现了一分为二的分解与重构。通过此算法可以构造非线性的形态小波变换,保持图像的几何信息。
提出了一种基于五株采样的提升算法,实现了一分为二的分解与重构。通过此算法可以构造非线性的形态小波变换,保持图像的几何信息。
2004, 29(7): 632-634.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DCT变换的盲图像水印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对典型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DCT变换的盲图像水印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对典型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2004, 29(7): 635-637,657.
摘要:
在球近似下,顾及到庞大复杂的边界数据,借助重力场随机模型框架,直接给出了调和重力随机场Dirichlet问题解的随机积分表达式——随机Poisson积分式,并讨论了这个广义随机泛函与经典Poisson积分表达式的关系。
在球近似下,顾及到庞大复杂的边界数据,借助重力场随机模型框架,直接给出了调和重力随机场Dirichlet问题解的随机积分表达式——随机Poisson积分式,并讨论了这个广义随机泛函与经典Poisson积分表达式的关系。
2004, 29(7): 638-641.
摘要:
采用地球重力场模型,考虑区域重力异常和地形改正,建立了西藏墨脱地区1'×1'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实际检测结果表明,该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相对精度达到了±0.025m,可代替几何水准测量,满足该地区工程建设的要求。
采用地球重力场模型,考虑区域重力异常和地形改正,建立了西藏墨脱地区1'×1'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实际检测结果表明,该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相对精度达到了±0.025m,可代替几何水准测量,满足该地区工程建设的要求。
2004, 29(7): 642-645.
摘要:
在提出单历元解算GPS模糊度技术的基础上,使用INS间接法误差模型,提出了一种GPS双差载波相位多普勒/INS全组合Kalman滤波的新方法,高精度直接解算机载TLS中的外方位元素。仿真数据试验表明,其姿态精度高于10",位置精度高于10cm。
在提出单历元解算GPS模糊度技术的基础上,使用INS间接法误差模型,提出了一种GPS双差载波相位多普勒/INS全组合Kalman滤波的新方法,高精度直接解算机载TLS中的外方位元素。仿真数据试验表明,其姿态精度高于10",位置精度高于10cm。
2004, 29(7): 646-650.
摘要:
分析了星载GPS动力学短弧定轨中的偶然误差、GPS星历误差和采样间隔对卫星初始状态参数估计结果的影响。仿真计算表明,在非力学模型误差综合影响下,利用双频P码无电离层组合进行动力学短弧定轨的精度优于10m;弧段较短时法方程严重病态,条件数高达109,此时宜寻求有效的算法。
分析了星载GPS动力学短弧定轨中的偶然误差、GPS星历误差和采样间隔对卫星初始状态参数估计结果的影响。仿真计算表明,在非力学模型误差综合影响下,利用双频P码无电离层组合进行动力学短弧定轨的精度优于10m;弧段较短时法方程严重病态,条件数高达109,此时宜寻求有效的算法。
2004, 29(7): 651-653.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L-曲线法确定平滑因子。通过确定合适的平滑因子,更好地控制了残差部分 V T PV 与光滑度部分 S T RS 之间的平衡,得到了更准确的参数估值。通过算例,将基于L-曲线法确定平滑因子的半参数模型解算方法和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L-曲线法确定平滑因子后,提高了半参数模型计算结果的精度,可以更好地将观测值中的系统误差分离出来。
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L-曲线法确定平滑因子。通过确定合适的平滑因子,更好地控制了残差部分 V T PV 与光滑度部分 S T RS 之间的平衡,得到了更准确的参数估值。通过算例,将基于L-曲线法确定平滑因子的半参数模型解算方法和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L-曲线法确定平滑因子后,提高了半参数模型计算结果的精度,可以更好地将观测值中的系统误差分离出来。
2004, 29(7): 654-657.
摘要:
对于半参数回归模型yi= X iTβ+s(ti)+ei,在文献[1]的基础上考虑其非参数信号s(t)的推估?(t),从而有利于研究非参数信号;接着给出了s(t)与?(t)的偏差大小,从而为推估的准确性提供理论依据;并以实例加以证明。
对于半参数回归模型yi= X iTβ+s(ti)+ei,在文献[1]的基础上考虑其非参数信号s(t)的推估?(t),从而有利于研究非参数信号;接着给出了s(t)与?(t)的偏差大小,从而为推估的准确性提供理论依据;并以实例加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