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眭海刚, 陈光, 胡传文, 宋志娜.
光学遥感影像与GIS数据一体化的水体分割、配准与提取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9): 1145-1150.
doi: 10.13203/j.whugis20140460
|
[2] |
胡圣武, 王育红.
基于事件树和模糊理论的GIS动态地质灾害评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7): 983-989.
doi: 10.13203/j.whugis20130473
|
[3] |
李清泉, 李德仁.
大数据GIS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6): 641-644.
doi: 10.13203/j.whugis20140150
|
[4] |
李青元, 李洪省, 刘皓晨.
GIS符号库数据模型抽象及其交换格式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6): 565-568.
|
[5] |
朱海军, 吴华意, 李德仁.
基于DCT变换的GIS矢量数据压缩技术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12): 1123-1126.
|
[6] |
陈鹏, 孟令奎, 宋杨.
三维GIS中基于空间拓扑约束条件的R树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4): 347-349.
|
[7] |
胡将军, 李勇, 甘复兴.
基于GIS的武汉市街道汽车尾气扩散模式试验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6): 537-539.
|
[8] |
熊庆文, 边馥苓.
基于嵌入式数据库系统的移动GIS应用体系结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 86-89.
|
[9] |
龚建华, 林珲.
面向地理环境主体GIS初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8): 704-708.
|
[10] |
马荣华, 黄杏元.
GIS认知与数据组织研究初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6): 539-543.
|
[11] |
王涛, 蔡晓斌, 陈晓玲, 吴玮.
基于RS/GIS技术与数值计算的库岸边坡稳定性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0): 917-920.
|
[12] |
黄慧.
基于边-节点和原子属性的多比例尺GIS数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2): 1067-1070.
|
[13] |
王少华, 边馥苓.
GIS数据库自动更新机制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2): 1059-1062.
|
[14] |
王晏民, 李德仁, 龚健雅.
一种多比例尺GIS方案及其数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4): 458-462.
|
[15] |
郭菁, 郭薇, 胡志勇.
大型GIS空间数据库的有效索引结构QR-树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3): 306-310.
|
[16] |
高文秀, 毋河海, 龚健雅, 杜道生.
GIS中专题属性数据综合的若干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5): 505-510.
|
[17] |
陈江平, 傅仲良, 边馥苓, 沙宗尧.
基于特征数据的VRML建模在Web GIS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2, 27(5): 538-542.
|
[18] |
童小华, 史文中, 刘大杰.
GIS中数字化数据误差的分布检验与处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1): 79-84.
|
[19] |
张保钢, 朱凌, 朱光.
GIS中位置信息的通用数据质量模型及其质量控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2): 134-137,141.
|
[20] |
陈军, 陈尚超, 唐治锋.
用非第一范式关系表达GIS时态属性数据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1): 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