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潘少明, 赖新果, 种衍文, 李红.
用户访问驱动的空间数据存储组织策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2): 296-301, 309.
doi: 10.13203/j.whugis20170019
|
[2] |
潘少明, 徐正全, 刘小俊.
空间数据访问规律的动态统计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6): 734-736.
|
[3] |
应申, 李霖, 刘万增, 王红.
版本数据库中基于目标匹配的变化信息提取与数据更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752-755.
|
[4] |
喻占武, 郑胜, 李忠民, 胡滨.
基于对象存储的海量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5): 528-532.
|
[5] |
胡春春, 孟令奎, 谢文君, 周新忠.
空间数据模糊聚类的有效性评价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7, 32(8): 740-743.
|
[6] |
朱庆, 周艳.
分布式空间数据存储对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5): 391-394.
|
[7] |
史玉峰, 史文中, 靳奉祥.
GIS中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混合熵模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1): 82-85.
|
[8] |
刘春, 史文中, 刘大杰.
GIS空间数据面元与线元不确定性的关系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 65-68.
|
[9] |
胡鹏, 李圣权, 亢江妹.
空间数据问题与GIS发展的思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9): 796-800.
|
[10] |
黎展荣, 杨如军, 周新忠.
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的方式下数据查询方法的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12): 1104-1106.
|
[11] |
朱庆, 陈松林, 黄铎.
关于空间数据质量标准的若干问题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10): 863-867.
|
[12] |
王永尚.
国家大地测量数据库网络化建设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S1): 41-43,47.
|
[13] |
朱欣焰, 龚健雅, 黄俊韬, 熊汉江.
GeoStar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2): 122-126.
|
[14] |
粟松廷.
单级比例尺电子地图数据库多级表现系统的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2): 158-161.
|
[15] |
徐爱功, 刘经南.
面向自动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的数字地图数据库系统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8, 23(2): 158-162,174.
|
[16] |
许贤泽.
齿轮减速器CAD系统中滚动轴承数据库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4): 362-365.
|
[17] |
张巍, 许云涛, 龚健雅.
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1): 18-22.
|
[18] |
曾平.
数据库逻辑设计的E-S-C转换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2): 178-183.
|
[19] |
陈珉, 王铁军.
ORACLE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效率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2): 184-187.
|
[20] |
徐庆荣, 郑兆进.
地理数据库的关系模型及其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3): 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