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钱方明, 姜挺, 楼良盛, 陈刚, 刘薇.
星载分布式InSAR基线定标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0, 45(1): 126-133.
doi: 10.13203/j.whugis20180199
|
[2] |
杨梦诗, 廖明生, 史绪国, 张路.
联合多平台InSAR数据集精确估计地表沉降速率场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7, 42(6): 797-802.
doi: 10.13203/j.whugis20140924
|
[3] |
王利朋, 刘成龙, 刘胜, 何林烜.
坐标参数化的平面基准转换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0): 1409-1413.
doi: 10.13203/j.whugis20140416
|
[4] |
孙文川, 暴景阳, 金绍华, 肖付民, 张志伟.
一种多波束换能器横摇角度偏差二次校准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6, 41(11): 1440-1444.
doi: 10.13203/j.whugis20140481
|
[5] |
李晶, 李冬海, 赵拥军.
利用角度和时差的单站外辐射源定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5, 40(2): 227-232.
|
[6] |
师芸.
加乘性混合误差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及其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9): 1033-1037.
doi: 10.13203/j.whugis20130355
|
[7] |
徐亚明, 周建国, 张鹏.
一种WiFi无线接入点位置估计新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3): 279-282.
doi: 10.13203/j.whugis20120051
|
[8] |
陈传法, 蔡乾广.
DEM快速构建的最小二乘配置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 86-89.
|
[9] |
闫利, 胡晓斌.
利用GA求解卫星影像的空间后方交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11): 1286-1289.
|
[10] |
吴炜, 骆剑承, 沈占锋, 王卫红.
分类线性回归的Landsat影像去云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3, 38(8): 983-987.
|
[11] |
柯灏, 赵建虎, 张红梅.
短潮位序列系统误差的探测及修复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7): 843-846.
|
[12] |
黄登山, 杨敏华, 胥海威, 姚学恒.
利用最优估计理论进行多光谱与全色影像融合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9): 1039-1042.
|
[13] |
肖金群, 汪长城, 李志伟, 杨亚夫.
基于配准偏移量的InSAR基线估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0): 1236-1239.
|
[14] |
李国平, 陈娇娜, 黄丁发, 郭洁.
地基GPS水汽实时监测系统及其气象业务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1): 1328-1331.
|
[15] |
邓兴升, 花向红.
动态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学习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11): 1122-1125.
|
[16] |
童小华, 杜道生.
地图数字化中基于点位坐标的统一平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3): 194-198.
|
[17] |
罗红霞, 龚健雅.
UFCLS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法在遥感图像分类识别中的效果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4, 29(7): 615-618.
|
[18] |
陈勇, 邓德祥, 郑宏.
串行Cauchy机引导的影像镶嵌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3): 195-197.
|
[19] |
李军, 林宗坚.
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遥感影像镶嵌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4): 305-309,347.
|
[20] |
吕言.
吉文斯变换及其在序贯最小二乘平差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1): 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