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慧敏, 邓敏, 徐震, 樊子德.
线要素几何信息量度量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 39(4): 500-504.
doi: 10.13203/j.whugis20120024
|
[2] |
尹章才.
Web2.0地图的双向地图信息传递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2, 37(6): 733-736.
|
[3] |
梁丹, 童小华.
利用Kullback-Laible信息量的空间数据几何纠正模型选择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8): 896-899.
|
[4] |
王育红, 陈军.
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信息传播实施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9): 1116-1120.
|
[5] |
胡云岗, 陈军, 赵仁亮, 李志林.
地图数据缩编更新中道路数据匹配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4): 451-456.
|
[6] |
应申, 李霖, 刘万增, 王红.
版本数据库中基于目标匹配的变化信息提取与数据更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752-755.
|
[7] |
陈楠, 王钦敏.
基于地形因子信息量的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的选择——以黄土高原的研究为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6): 692-695.
|
[8] |
李连营, 许小兰, 吴中恒, 周祖浩.
多源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融合更新方法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8, 33(4): 409-412.
|
[9] |
林宗坚, 张永红.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信息量及不确定性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7): 569-572.
|
[10] |
马晨燕, 费立凡.
地图情感信息视觉传达设计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4): 313-316.
|
[11] |
艾廷华, 郭宝辰, 黄亚峰.
1∶5万地图数据库的计算机综合缩编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4): 297-300.
|
[12] |
万幼川, 宋杨.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的地图更新方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2): 105-109.
|
[13] |
李德仁, 朱欣焰, 龚健雅.
从数字地图到空间信息网格——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理论思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3, 28(6): 642-650.
|
[14] |
袁相儒, 陈能成, 龚健雅.
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分布式超地图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4): 299-304.
|
[15] |
毋河海.
地图信息自动综合基本问题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0, 25(5): 377-386.
|
[16] |
方国柱, 张正禄, 章传银.
工程高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信息量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6, 21(4): 344-349.
|
[17] |
陈瑛.
数字地图更新的伪立体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4, 19(3): 216-220.
|
[18] |
何宗宜.
地图信息含量的量测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7, 12(1): 70-80.
|
[19] |
毋河海.
地图信息的拓扑检索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6, 11(3): 62-73.
|
[20] |
祝国瑞, 黄采芝.
一览图上居民地要素语义信息量的测度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5, 10(4): 8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