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颖喆, 陶贤露, 朱锋, 刘万科, 张小红, 吴明魁.
利用智能手机实现GNSS原始观测值的高精度差分定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1, 46(12): 1941-1950.
doi: 10.13203/j.whugis20210280
|
[2] |
刘春阳, 王坚, 王彬, 刘超, 刘纪平.
基于中位参数法相关观测的抗差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算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9, 44(3): 378-384.
doi: 10.13203/j.whugis20160516
|
[3] |
邓彩群, 刘兆礼.
GPS RTK点位测量随机误差二维空间分布模式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8, 43(7): 1056-1062.
doi: 10.13203/j.whugis20160254
|
[4] |
李一鹤, 沈云中.
GPS观测值的时间相关性对基线解算影响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4): 427-430.
|
[5] |
张绍成, 郭际明, 孟祥广.
非差虚拟观测值的网络RTK实现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1, 36(10): 1226-1230.
|
[6] |
易重海, 朱建军, 陈永奇, 戴吾蛟.
顾及卫星钟差插值误差的GPS精密单点定位观测值随机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0, 35(10): 1165-1168.
|
[7] |
蒋涛, 王正涛, 金涛勇, 陈明.
GRACE时变重力场位系数相关误差的滤波消除技术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9, 34(12): 1407-1409.
|
[8] |
童小华, 杜道生.
地图数字化中基于点位坐标的统一平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 31(3): 194-198.
|
[9] |
张宏伟, 张祖勋, 张剑清.
直线摄影测量观测值的冗余度和相关性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5, 30(9): 775-777.
|
[10] |
刘雁春, 李明叁, 黄谟涛.
海洋测线网系统误差调整的秩亏网平差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1, 26(6): 533-538.
|
[11] |
余学祥, 吕伟才.
基于标准化残差的相关观测抗差估计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1): 75-78.
|
[12] |
袁修孝.
GPS辅助光束法平差中观测值的自动定权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9, 24(2): 115-118.
|
[13] |
黄加纳, 吴俊昶.
导线网可靠性分析和粗差探查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7, 22(1): 51-54.
|
[14] |
王金岭, 陈永奇.
粗差数学期望平移模型的理论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5, 20(2): 146-150.
|
[15] |
李德仁, 袁修孝.
航测在高精度地籍加密点位中的应用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3): 44-51.
|
[16] |
单杰, 李德仁.
摄影测量与大地测量观测值联合平差的质量分析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4): 6-15.
|
[17] |
许才军, 刘大杰.
广义相对误差椭球(圆)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90, 15(2): 19-27.
|
[18] |
於宗俦, 于正林.
分组平差与精度评定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3): 32-46.
|
[19] |
单杰.
联合平差中大地测量观测值的数学模型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8, 13(4): 105-111.
|
[20] |
吕言, 陈纪椿.
关于用伪观测法作亏秩平差的一点看法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1981, 6(1): 83-90.
|